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月8日,這些「科技女神」將閃耀「婦女節」!

3月8日,這些「科技女神」將閃耀「婦女節」!

2019 年 3 月 8 日,在「婦女節」這天,由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主辦、CSDN 承辦,以及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IBM中國研究院、IEEE Beijing Women in Engineering 參與活動支持的「石青雲女科學家-科技沙龍」,將在中科院自動化所隆重舉辦,屆時將為 5 位「科技女神」正式頒獎,並與參會觀眾進行交流。

免費報名:https://www.bagevent.com/event/2317772

為了表彰在圖像圖形學研究事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激發廣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熱情,2018 年,「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石青雲女科學家獎-青年獎」正式設立。

該獎項正是以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老一輩」傑出科學家石青雲女士命名,在她的學術生涯中,其研究工作對我國圖像資料庫模式識別的理論與應用研究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在 1994 年至 2002 年間,她曾擔任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的副理事長,為學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如今,以其名字命名而設立的獎項,希望鼓勵廣大圖像圖形學科技工作者繼承和發揚科學精神。

2018 年 12 月,「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石青雲女科學家獎-青年獎」在經資格審查、同行專家初評和會議終評三個階段後,共評選出了 5 位「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石青雲女科學家獎-青年獎」獲獎人選,並對獲獎名單進行公示。

闞美娜

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主要關注人臉識別、遷移學習、深度學習、弱監督學習等問題,相關成果已發表在TPAMI、IJCV、TIP、CVPR、ICCV、ECCV等相關領域主流國際期刊與會議上面,並多次獲得人臉識別、面部關鍵點定位、年齡估計等人臉感知相關國際競賽的冠亞軍。目前擔任TPAMI、IJCV、TIP、TMM、TSMC、TNN等多個刊物的審稿人。2011年曾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問交流,2014年獲得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以及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6年入選CCF青年人才托舉計劃,2016-2017年兩次獲得華為北研所優秀合作成果獎(核心骨幹)。

李軍

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遙感圖像處理,在地球科學與遙感領域發表論文140 余篇,其中 SCI 論文96篇(一作和通訊作者共 44篇)、39篇發表在IEEE彙刊上(一作和通訊作者共23篇),9篇被收錄為 ESI 高被引/熱點論文(6篇為一作、1篇為通訊作者,1 篇連續 6 年高被引),google 學術引用 4800 多次,SCI 他引 1000 多次,現任遙感領域Top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和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Remote Sensing副編輯,Proceedings of the IEEE 特邀編輯、ISPRS Journal of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特邀編輯。現為SPIE EuropeHPC Confernece大會的聯合主席,同時擔任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成像探測與感知專委會等多個組織和會議委員。獲IEEE GRSS傑出演講者、IEEE GRSS青年成就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劉家瑛

博士,副教授。2010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獲理學博士。同年留校任教,在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承擔教學科研工作,2012年8月晉陞為副教授。2007年至2008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器工程系信號處理研究室任訪問學者。2015年,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任鑄星計劃訪問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圖像/視頻編碼、增強與理解。擔任亞太信號與信息處理協會(APSIPA)傑出講者,IEEE/CSIG/CCF高級會員,IEEE MSA/VSPC技術委員會委員,CCF多媒體技術專委會副秘書長,CSIG視覺大數據專委會常委、副秘書長。累計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IEEE彙刊與CCF A類會議論文4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0項,其中已授權中國專利29項/美國專利4項。擔任ACM ICMR-2021 / IEEE VCIP-2019 會議程序主席,ICCV-2019會議領域主席等多個國際會議組織工作,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大學首屆教學卓越獎, IEEE MMSP-2014 Top10% PaperAward等。主講的全球MOOC課程獲教育部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劉麗

博士,國防科技大學系統工程學院副教授。先後於2003年、2005年和2012年獲國防科技大學工學學士、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於2008.1~2010.4、2015.3~2016.1、2016.11~2018.11先後訪問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芬蘭奧盧大學。曾獲芬蘭奧盧大學機器視覺與信號分析研究中心助理教授(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資格認證。入選國防科大青年拔尖創新人才計劃,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全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湖南省傑青。2018年獲得第一屆CSIG石青雲女科學家獎青年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圖像理解和機器學習。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包括IEEE TPAMI、IJCV、IEEE TIP等國際著名期刊。目前Google Scholar論文總引1788次。擔任IEEE TPAMI和IJCV的客座編輯。在CVPR、ICCV、ECCV等會上組織5次workshop。在CVPR』19上做tutorial講者。

孫瑾秋

博士,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現任微小衛星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入選西北工業大學首批「翱翔新星」人才計劃,陝西高校「青年傑出人才支持計劃」。一直致力於光學目標高精度探測與清晰化重建研究。承擔了973、863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空間碎片計劃、總裝預研等項目,某型號圖像處理系統已列裝。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申請國家/國防發明專利50項,3項專利實現成果轉化;軟體著作權20項。相關研究成果有力支撐了我國首個試驗衛星在軌任務及某型號體系任務的圓滿完成,支撐了後續5個國家系列專項立項,並推廣應用於六個「國家計劃」和10餘家單位。2017年獲國防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屆時,還將有三位重磅受邀嘉賓將做學術報告,她們分別是:

喬紅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研究員,IEEE Fellow。目前擔任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京市機器人「手-眼-腦」融合智能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副主任。喬紅長期從事機器人「手」-「眼」-「腦」融合智能研究與應用,包括工業機器人操作與控制(手)、機器人視覺(眼)、生物啟發式與類腦智能機器人(腦)等。她作為第一完成人獲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2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201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發表學術論文206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5項。她當選並連任全球IEEE RAS (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管理委員會委員(RAS主要理事機構,委員會成員18人,全球會員1萬4千人),為中國籍學者首次當選和連任。她受邀擔任裝配領域國際知名SCI期刊Assembly Automation主編,並擔任包括多種IEEE Trans在內的著名國際SCI期刊編委。

王青

IBM資深研究員。她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系,專註於計算機視覺、Automated AI等領域的工作,是IBM PowerAI Vision產品的關鍵研究人員和演算法負責人,實現了定製化的圖像分類、目標檢測、動作識別等AI自動化功能,因而獲得2018年工業設計大獎「星火獎「的金獎。她的研究興趣還包括視頻分析、Meta Learning、基於學習的數據增強等。在2018年GTC大會上,因為視頻剪輯方面的工作,成為「Featured Speaker」。她是IEEE SeniorMember, ACM, CCF Member,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她發表論文30 余篇,專利30多個。

王蘊紅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智能識別與圖像處理實驗室主任。王蘊紅教授長期從事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研究,具體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特徵識別、智能視頻分析、遙感圖像處理、信息隱藏和隱藏檢測等,已在TPAMI、TIP和CVPR等國際主流期刊和會議上發表文章200餘篇,作為負責人主持了「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級項目,於2005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於2004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勵1項、三等獎1項,於2001年初被科技部授予863計劃先進個人。2003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作為程序委員會委員參與組織本領域的多個權威國際學術會議,是TPAMI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和會議的審稿人。王蘊紅教授長年招收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領域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人員,歡迎報考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科技大本營 的精彩文章:

微軟、中科大開源基於深度高分辨表示學習的姿態估計演算法
「安利」一款debug神器:在AI面前,bug都不是事兒

TAG:AI科技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