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牢記病從口入,寶寶吃飯時做好這4件事,有效預防寶寶生病

牢記病從口入,寶寶吃飯時做好這4件事,有效預防寶寶生病

文 | 齊麗娟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病從口入。很多寶寶因為年紀小,在吃飯時不可能會想到衛生,但是作為家長,自己首先要講究衛生,並注重培養孩子講衛生的習慣。如果能夠做好下面這幾件事,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寶寶生病。

1、餵養孩子之前寶媽要做好個人衛生。孩子入口的食物完全都是家長來提供的,如果是用母乳來餵養,母親哺育孩子前,千萬不能嫌麻煩,要及時清潔自己的乳房和乳頭。

如果是奶粉餵養,在給孩子沖奶粉之前,必須徹底的清潔雙手,同時仔細的用熱水清潔奶瓶。每次用奶瓶喂完寶寶後,也要第一時間清洗乾淨。如果寶寶已經可以吃輔食或者成人飯菜,在加工食材時更要注意自身衛生,力爭從源頭上給寶寶帶來乾淨的食物。

2、給寶寶準備專屬餐具。寶寶年紀幼小,免疫力不強,為了避免細菌交叉感染,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寶寶的餐具與成人餐具一定不能混用。而且孩子在最開始學習獨立吃飯時,使用成年人的餐具也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寶媽必須給孩子準備一套專屬餐具。這樣一來,還能在就餐時,讓寶寶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既然寶寶有自己的專屬餐具,在清洗時也要分開進行,並使用化學成分較少的專用洗潔精。

3、督促孩子飯前洗手。儘管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很多寶媽仍舊會忽視這一點。特別是寶寶剛學會爬行時,兩隻小手經常接觸地面,而且看到什麼都想好奇的摸一摸,手上難免會沾染各種細菌。寶寶在吃東西時,如果沒有提前洗手,就非常容易生病,因此寶媽對這點千萬要留神,在孩子吃飯前一定要督促他們將手洗乾淨。

4、注意飯後衛生習慣。很多家長都有一個思想誤區,就是只注重飯前洗手,其實飯後個人衛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絲毫不能馬虎。寶寶在剛學著自己吃飯的時候並不會使用餐具,經常會用手抓取食物來吃。如此一來,在吃過飯後,他們的兩隻手會粘滿了菜湯,變得黏糊糊的。等吃過飯後他們去玩兒的時候,兩隻手東摸西抓,同樣也會沾染到各種細菌,而孩子又都有瞬吸手指的習慣,這樣細菌就會被他們吃進肚子里。每次吃完飯後,寶媽們千萬不能偷懶,同時督促他們將雙手洗乾淨。

所以說,飲食習慣和講究衛生是十分有必要的,家長多操心,孩子才能少生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孩子如果存在這5種情況,家長就別再嬌慣他了,別心軟該管還得管
《少年說》的真情告白,職業理想和職業尊重,藏在生活的點滴里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