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你知道嗎?儘管可見光譜的波長範圍約有200納米,但是,人類的三色視覺(紅綠藍)並不能比較全面的覆蓋整個可見光譜。和鳥類、魚類、爬行類等動物的眼睛相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是個色盲。除此之外,由於控制兩種紅綠色視蛋白的基因位置非常靠近,容易出現異常,從而喪失或降低對相應色彩的感受能力。這部分人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所遇到的色盲或者色弱患者,也是,現在要介紹的藝術家,Daniel Arsham。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Daniel Arsham

色弱不是藝術絆腳石

Daniel Arsham,1980年出生在邁阿密,高中就開始對攝影與建築感興趣,橫跨美國大陸遠赴東岸紐約念書,2002年畢業於紐約上東區的Cooper Union。Cooper Union,是藝術學院里的「哈佛」,不僅校區位置好,其本科學科只有3個(建築、藝術、工程學),錄取率極低,在2016年美國大學專業領域排名中,建築學專業位列第1,同時,由於學校的半額獎學金制度,此校被評為性價比第1的美國大學。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洛杉磯Dior Homme store 試衣間

在Cooper Union獲得藝術本科學位的DA,一畢業就搬回邁阿密,跟朋友搞了一個展覽空間「The House」做起了展覽項目,「與其等著別人來找我,還不如做點什麼讓人來找我」,DA認為年輕藝術家被動地等著被發現是困難的。那時剛是邁阿密巴塞爾藝博會成立初期,DA就被來參展的貝浩登老闆發掘,並得到2005年巴黎貝浩登個展的機會。也因為這個個展的機會,DA得到Dior Hedi Slimane的邀請,設計洛杉磯Dior Homme store。同年,他也接到Merce Cunningham的邀請,來設計舞蹈布景。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AD為MC所設計的舞台

Merce Cunningham大DA整整60歲,他們的合作一直持續到MC 2009年過世。DA自言,跟MC工作是他職業生涯中最戰戰兢兢的經驗,一方面Merce Cunningham是一個傳奇人物,也是舞蹈屆的神,另一方面,MC並沒有告訴DA關於舞台的設計方式,DA也不知道MC到底要跳什麼。雙方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情況下合作。這種自由度,跟Dior的合作相當不同,但,這兩個經驗都讓DA對於大型項目更為老練,同時,也讓DA很快地脫貧,成為一位擁有3個公司的老闆。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2018年,DA、建築師Alex Mustonen和Ben Porto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建築博物館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2018年,DA、建築師Alex Mustonen和Ben Porto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建築博物館

天生色弱的DA,在職業生涯初期,作品都是白色,沒有鮮艷的顏色,這讓他的作品有了一種很明確的風格與辨識度。一直到到2015年,他得到一幅矯正他色弱的眼鏡。有了這幅眼鏡,他可以看到正常人看到的顏色色度的80%,也就是當他帶著眼鏡看草地時,他看到的是比平常人稍微不鮮艷的綠色。也因為這種色弱,即使近幾年DA的作品有了「顏色」,但是,顏色的色調與美感卻驚人且不刺眼的悅目。「這幅眼鏡,我只有在調色的使用,當我帶上眼鏡,看到顏色後,確認這是平常人會看到顏色是我想要的時候,我就不會用那眼鏡了」,DA提到他的有色作品。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Erosion by Daniel Arsham for Calico Wallpaper. Pho

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從高中的時候,就很喜歡建築,到了大學之後,又跟建築系的學科訓練緊密相連,畢業之後,很多項目都是跟設計、建築有關。現在身為三家公司(展覽公司、建築設計公司、影片拍攝製作公司)創始人的DA,一開始做作品的時候,也是從建築/空間出發。他早期的作品,在於玩建築的表面,挑戰人們對於建築是堅固的慣性理解,DA認為「沒有什麼是堅不可催的,脆弱的每件事物都可能會被摧毀」。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Hiding Figure, Courtesy of the arti

2010年因為路易威登「旅行」項目,而有機會去到復活島做一個長時間的田野調查式的「旅行」。那次旅行經驗,除了讓DA出了兩本書之外,他還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日常生活接觸不到的物質,例如火山灰、天然石英等等。他開始使用這些不常見自然材料混合石膏粉、顏料作為其各種「考古作品」的基本材料。這些「考古」作品,其實事實上來自於現在我們生活中的物品,種類十分龐雜,有球鞋、斯伯丁籃球、《紐約客》、米奇老鼠與其他卡通人物等等。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殘缺的斯伯丁籃球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殘缺的布魯托

在這些作品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損傷,視覺上並不是一個嚴格作品意義那樣地「完美」,不是表面有裂縫,就是缺角或者有一個洞漏出其中的內陷。同時,從觀念上來說,DA是從未來的角度來創作這些作品,2018年他在紐約貝浩登畫廊個展的名稱「3018」,就是加強了這個「未來」的觀念,提醒觀眾要用1000年後的眼光,來看他創作的作品。藝術家Marc Quinn對這些作品的評價:「看他這些作品,就像是在一百萬年的時間裡看著我們自己的文化,以從現在起到幾個世紀後,別人怎麼看待我們的文化的眼光,這些作品帶來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快感。」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Miami Heat Jacket, Courtesy of the

2019年1月,DA總共有兩個展覽同期在阿姆斯特丹開幕,一個在畫廊,一個在MOCO美術館。這是DA時隔6年再次回到阿姆斯特丹展覽,如此的展覽數量,足以說明DA的重要性與價值。MOCO美術館以11間展間,全面地展示DA過去10年的作品,算是他個人藝術作品觀念最完整的呈現。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Amethyst Ball Cavern, Courtesy of t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Amethyst Ball Cavern(detail), Court

這個名為「連接時間」(Connecting Time)的展覽,意在讓觀者遺忘時間。DA在11間展間中,安排不同的建築奇境與作品,被侵蝕的「考古」作品,讓觀者在想像的未來與現時來來回回地穿梭。其中,最點睛的作品,就是一個由紫色球體形成的洞穴。這是體現DA一直以來對於空間的定義:「我一直把空間想像成一個考古挖掘或隱士的巢穴,讓人可以在其中學習或沉思的地方」,DA甚至在洞里放置了一面鏡子,鼓勵人對鏡子自省——為自己沒有活在當下道歉。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另一方面,在Ron Mandos畫廊的名為「靜態神話」(Static Mythologies)則將一整個畫廊空間,解構為一個令人平靜的粉色日式枯山水花園。藝術家的靈感是來自他遊歷京都著名的枯山水或禪宗花園的經驗。 「每當我造訪時,他們看起來好像時間不曾流逝一樣,但實際上這些庭院是由僧侶可以維護的。在我的作品中,永恆和無常之間的平衡非常重要」,DA說道。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Static Mythologies 展覽現場,致謝:藝術家與畫廊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Static Mythologies 展覽現場,致謝:藝術家與畫廊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Static Mythologies 展覽現場,致謝:藝術家與畫廊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Static Mythologies 展覽現場,致謝:藝術家與畫廊

是的,這些既是未來的,也是當下的作品,時間在Daniel Arsham得以轉化成為一種對於現下的考古,而在其中的人,要面對的問題,則是在永恆與無常中悟出真道。

Daniel Arsham,色弱也有自己一片天地,活在未來里的考古藝術家

Daniel Arsham, Falling Clock, Courtesy of the art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脫去中山裝,揮別中國製造的恐龍,原來隋建國的體系是……
春夏秋冬四季手繪插畫—阿爾豐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

TAG:YT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