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驚蟄:好吃懶做是病 得治

驚蟄:好吃懶做是病 得治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元稹《芳樹》詩云:「春雷一聲發,驚燕亦驚蛇。」——還驚「蟄」。但蟄並不是一種動物,而是動物的一種狀態,即冬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驚蟄」的字面意思是指,驚蟄雷神初降、春雷始發,震醒那些在泥土中越冬的動物,提醒它們出來覓食、談朋友或者繁殖後代。所以,驚蟄又稱「啟蟄」,就是把那些好吃懶做的都給弄起來幹活。

還有「蟄伏」一詞,本義也是指動物冬眠,同時還比喻人、事或者物深藏不露。如諸葛亮耕於,謝安卧於東山,王猛隱於嵩山……他們蟄伏鄉間,身體南陽力行,韜光養晦,厚積薄發。雖然一時籍籍無名,等到一聲春雷,便會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仲春的驚蟄就像是晨起的鐘聲,提醒著我們該動起手腳做一番事業了。曾經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三十歲才開始學習編程,還來得及嗎?問題的答案是: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所以說,好飯不怕晚,就怕你不做。無論是編程還是其他的技術,無論是音樂還是其他的愛好,不會的就從此時開始學,沒有的從此刻開始練——當下,才是最好的年華

前些天看到一條熱點,說是90後的一半工資幾乎都用來養生。90後都開始下大力氣養生了,讓「90前」的人情何以堪?別急,別急,一口吃不出個胖子,一養也不能就長生。注重日常的養護,效果會更好,也用不了一半的工資。

比如說驚蟄前後這段時間,就要多吃梨,這在山西祁縣還有一個代代相傳的故事。晉商渠家第十四世渠百川曾定於驚蟄之日走西口,臨行前,他父親就拿梨給他吃,要他別忘了先祖販梨的艱辛,努力創業,光宗耀祖。

一傳十,十傳百。後來走西口的人幾乎都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也都吃起梨來,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除了這一層比較浪漫的意義,還有更實際的原因。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甦很艱難。「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驚蟄前後氣候比較乾燥,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民間才有驚蟄吃梨的習俗。

好吃懶做是一種病,得治。光吃梨是不行的,還得「聽雷」。驚蟄,就是雷神和我們的一場約會,約著做最好的事情,約著去最愛的天邊。也許,我們還停留在2018年的冬天,而時間已經走到了2019年的3月。

說時遲,那時快。轉眼之間,第一個季度又要過去了。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蟲兒們都開始出來幹活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村小客 的精彩文章:

一種野草渾身是「寶」,它長得好看還是好葯,若遇見請趕緊帶回家
家裡都有吃生薑嗎?現在知道還不遲,趕緊告訴家裡人

TAG:農村小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