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銀屑病俗稱為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特徵性皮損的慢性易於複發的炎症性皮膚病。牛皮癬乃為頑固性疾病,治療起來並非易事,因為病人不僅僅求治於皮膚病專科,也有不少病人求治中醫大夫,特別是鄭盧扶陽醫學治療此病有比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所以說醫者與求醫者只有具備充足的信心才能治癒本病。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本病人開始採用鄭盧醫學中的桂枝法加治皮膚病專葯,如蛇床子、白芷、地膚子、花椒、陳艾等藥物,乃是彭師在《傳道錄》中所傳之寶貴經驗。通過臨床觀察雖然有效果,但本例病人血脈瘀滯與脈管硬象明顯,提示其筋脈柔潤欠缺,以及考慮其風邪寒滯在內,難以排出之邪,故加上息風柔潤血管,以及通達筋脈之品,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鄭盧扶陽醫學治病講究次遞,也就是說我總結出的三句話:有邪去邪,無邪建中,最後填精。本例病人也是遵從該方法,不過具體運用過程中要靈活,本病人開始純用桂枝法加味,期間過度到黃芪党參綜合桂桂枝法,最後過度到附子黃芪綜合填精之法、四逆填精之法,只有這樣步步緊跟,層層深入,最終本病才能得以治癒。

但是,針對每一個疾病來講,應用起來要有更大的靈活性,因疾病的差異、體質不同、時機不一樣等多種因素參與,如何結合到每一個疾病中進行運用,這就體現出鄭盧扶陽醫學脈、法、葯三位一體的治療模式具有更大的系統性與優越性,即把疾病引導入我們所設計好的步伐之內,一步一步引導病人按照我們設計的方案,使疾病達到治療愈之目的。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因為鄭盧扶陽醫學看病的方法,在強調四診合參以脈為主的觀點,為什麼要以脈為主呢?因為以脈才能定法,定什麼法呢?決定選擇三大法中的某一個法,如有外感者,選擇桂枝法,無外感而陽虛者選擇附子法,如果表有邪而里有寒的時候選擇附子桂枝法,而當不適合應用附桂法的時候,就選擇非附桂法。

這種以脈定法,以法選葯,然後組成方子,這樣的治病模式,而不是以病人的意願或感覺為轉移的,而完全是按照醫生以脈定法,法定選葯而組成的處方治病方法。因為疾病的發展是一個縱向過程,而我們過去所謂的辨證論治過程,僅僅是解決了疾病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相橫斷面上的一個點而已,而無法操縱一個疾病發展的全過程之中,所以面對很多的疾病總是跟著病症跑。

而在這一點上,鄭盧扶陽醫學恰恰是一個最大的優勢,因為脈法葯三位一體的立體治病模式,通過脈診而緊緊地抓住了這個疾病自始到終的全部過程,而法是指導這個進程中的具體指導方針,且葯完全是為法與脈來配套服務的,來達到或操縱這個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步變化與進程,也就是鄭盧醫學引導這個疾病按照我們的誘導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下面通過一個治療牛皮癬整個過程,解析一下我是怎樣來運用與把握治療次遞規律的。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李某某,男,45歲,農民。2015年1月23日就診。

患者有牛皮癬病數年余,曾長年中西藥治療數年余,病情始終沒有徹底治癒。現症見:全身性牛皮癬均有,以雙下肢與背部最為大面積的,其餘全身性都是散在性斑點片樣病損,整天瘙癢難忍,夜晚最甚,直到把病變部位抓破血出之後,瘙癢才能緩解,每天晚上都是痛苦難眠,全身皮膚可謂是「體無完膚」形容,二便如常,舌淡胖大滑潤、苔膩厚白,脈診雙浮稍勁,重按尺弱。證屬表邪難去,腎陽虧損,治宜扶陽開表,法用桂枝法,處方用藥:

處方:

桂枝25g,生薑50g,炙甘草10g,蒼朮15g,生白朮25g,小茴香25g,白芷15g,蛇床子30g,地膚子20g,花椒10g,艾葉15g,檀香30g,天麻45g,三七15g,制南星15g,生龍牡各15g,党參25g。6付。

方解:

用桂枝引太陽之氣,由下而上,復降而中而外,使內外六合,陽長而陰消,陽正而陰守,百脈皆得從令。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處方重新排序:

桂枝、蒼朮(或加生白朮)、小茴香、生薑、炙甘草、白芷、蛇床子、地膚子、花椒、艾葉。檀香、天麻、三七、制南星、生龍牡各、党參。

二診(1月30日):

處方:

桂枝25g,生薑50g,炙甘草10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15g,青皮15g,天麻60g,蛇床子30g,地膚子20g,艾葉15g,花椒10g,檀香30g,三七15g,膽南星15g,党參25g,仙靈脾25g,仙茅15g。6付。

方解:

用青皮,引諸葯歸肝,以使木升而正氣旺。仙茅,益精血,助命火,借淫羊藿協調陰陽之性,使陰陽相守,元陰元陽交流無間,正氣得以源源不斷之意也。

膽南星,降膻中之痰涎,化膽滯之鬱熱,歸於決瀆之變,使濁降而清氣升,十一臟取決於膽也,膽歸中正,一切邪氣而不得客擾也。

三診(2月5日):

處方:

桂枝25g,生薑50g,炙甘草10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15g,青皮15g,天麻60g,蛇床子30g,地膚子20g,艾葉15g,花椒10g,檀香30g,三七15g,膽南星15g,党參25g,仙靈脾25g,仙茅15g。6付。

四診(2月11日):

處方:

桂枝25g,生薑50g,炙甘草10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15g,青皮15g,天麻60g,蛇床子30g,地膚子20g,艾葉15g,花椒10g,檀香30g,三七15g,膽南星15g,党參25g,仙靈脾25g,仙茅15g。14付。

五診(2月26日):

處方:

桂枝45g,生薑50g,炙甘草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15g,青皮15g,天麻60g,蛇床子30g,地膚子30g,艾葉15g,花椒10g,五加皮30g,杜仲20g,三七15g,党參25g,仙靈脾25g,丹參25g。10付。

方解:

丹參色紅而歸心,味苦而離火真陰得以降下,心神得寧,則睡眠可安也。五甲皮達通達於周身筋絡薄膜,無纖毫之蘊余;杜仲柔潤筋脈之能,使全身筋脈皮腠柔潤之動,陰陽易進易出,鬼門開闔得以自然,邪易出而正可守也。

六診(3月5日):

處方:

桂枝25g,生薑50g,炙甘草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25g,青皮15g,天麻25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艾葉15g,花椒10g,山楂15g,炒麥芽20g,杜仲20g,三七15g,党參25g,生黃芪30g,佛手15g,廣木香15g,陳皮15g。5付。

方解:

黃芪引泉水於艮山,由震而巽而離,成為天地交泰,乾坤則有合和之用;且其能迎清陽歸於筋絡骨節,臟腑空隙之際,是大壯元陽之意。木香香能蠲穢,穢去陰消,陰消而陽生,陽生而氣復;佛手理肝脾之氣,導逆氣歸於爐中;陳皮理肺脾,開鬼門而走毛竅,使陰霾污濁之滯消化於無有之鄉,此乃是借古人化濁為清之大法也。此法也稱之為黃芪党參桂枝綜合法也。

處方重新排序:

生黃芪、党參+桂枝、蒼朮、山楂、小茴香、生薑、炙甘草、白芷、蛇床子、地膚子、艾葉、花椒。陳皮+青皮、廣木香+佛手。天麻+三七。炒麥芽、杜仲。

七診(3月13日):

處方:

制附片45g(先煎2小時),生薑50g,桂枝25g,炙甘草15g,青皮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15g,天麻25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花椒10g,刺五加15g,三七15g,陳皮15g,党參25g,生黃芪30g,砂仁15g,杜仲20g。5付。

鄭盧扶陽醫學治療銀屑病驗案解析

方解:

附子大溫腎水,化精為氣,使大氣布滿廊廓,陽氣乃布,陰可得消;其大助真陽,補益先後兩天,溫暖中下,使水熱而氣升,脾溫而運轉,四方之氣逐漸而動,與砂仁同諧於膻中,使臣使自然,天君得其泰然,火土傳其化機,而營衛陰陽,自然協和,升降無不得其暢,何愁其皮膚肌腠污穢不出焉?

處方重新排序:

制附片+生黃芪、党參+桂枝、蒼朮、生薑、小茴香、白芷、炙甘草、蛇床子、地膚子、花椒。陳皮+青皮。天麻+三七、刺五加。砂仁、杜仲。

八診(3月19日):

處方:

制附片45g(先煎2小時),生薑50g,桂枝25g,炙甘草15g,青皮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25g,天麻25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花椒10g,刺五加15g,三七15g,陳皮15g,党參30g,生黃芪40g,砂仁15g,杜仲20g。10付。

方解:

此乃是附子桂枝黃芪党參綜合法也。

九診(3月29日):

處方:

制附片45g(先煎2小時),生薑50g,桂枝25g,炙甘草15g,青皮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25g,天麻25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花椒10g,刺五加15g,三七15g,威靈仙15g,党參30g,制南星15g,杜仲20g。10付。

方解:

威靈仙通達之性,行走十二脈絡孫絡毛橇之地,通達之處污穢借行走之性以排出體外,陰陽流行與交互無間,元陰元陽刻刻不息。

十診(4月5日):

處方:

制附片45g(先煎2小時),生薑50g,桂枝25g,炙甘草15g,青皮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25g,天麻25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花椒10g,刺五加15g,三七15g,威靈仙15g,党參30g,制南星15g,杜仲20g。10付。

十一診(4月17日):

到今天為至,全身性牛皮癬,已經消失95%以後,只有右小腿前面還有一小片皮膚,沒有恢復到正常皮膚,其餘均恢復到了正常皮膚。

處方:

制附片45g(先煎2小時),生薑50g,桂枝25g,炙甘草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25g,天麻25g,刺五加15g,三七15g,杜仲30g,威靈仙25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花椒10g,党參30g,生黃芪40g,制南星15g,巴戟天20g,葫蘆巴20g,沙苑子20g。10付。

方解:

葫蘆巴其形似腎,引腎中之精交於脾臟,坤土得潤,運化更行,乾之清氣方交達於六合,合之達於五蘊;杭巴戟,迎精血歸於經絡骨節;潼蒺藜(沙苑子),大助腎精,精強而骨乃壯,三者相合,精足而泉水旺,是使陰陽之正氣能藏於宥蜜之處,元陰元陽交互無間,先天壯而後天得助也。此乃是附子黃芪党參綜合填精之法,也是收功之法也。

處方重新排序:

制附片+生黃芪、党參+桂枝、生薑、炙甘草、蒼朮、白芷、小茴香、蛇床子、地膚子、花椒。巴戟天+葫蘆巴、沙苑子。天麻+三七、刺五加。威靈仙、制南星、杜仲。

十二診(4月29日):

服藥到現在,右小腿上一小片已經消失了,只有散在的幾個小點狀沒有消失,皮膚恢復達到了99%的正常。

處方:

制附片45g(先煎2小時),生薑50g,桂枝25g,炙甘草15g,蒼朮15g,白芷15g,小茴香25g,天麻25g,刺五加15g,三七15g,杜仲30g,威靈仙25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花椒10g,党參30g,生黃芪40g,制南星15g,巴戟天30g,葫蘆巴25g,沙苑子20g。10付。

十三診(5月8日):

服藥到現在,皮膚完全恢復正常,要求鞏固治療。

處方:

制附片60g(先煎2小時),生薑50g,桂枝25g,炙甘草15g,白朮25g,小茴香25g,天麻25g,刺五加15g,三七15g,党參30g,生黃芪50g,陳皮15g,砂仁15g,廣木香15g,佛手15g,巴戟天30g,葫蘆巴25g,沙苑子20g。20付。

方解:

廣陳皮開腠理,通皮毛,使腠理之風邪隨桂枝尖鼓盪從皮行而泄。用廣木香,交通五臟,化濁而迎清;再借佛手理肝脾之氣,導逆氣歸於爐中,使陰霾消化於無有之鄉。用砂仁而納氣歸正,使清者正而歸化源之地,濁者降而隨桂附辛甘之性借陳皮而達鬼門由汗外出,清正分明,正氣內守,精氣得充,生生不息而都成自然之勢也。此乃是四逆填精之大法也,也是收功之法也。

十三診(6月2日):

處方:

制附片60g(先煎2小時),生薑50g,炙甘草15g,桂枝25g,白朮15g,小茴香15g,天麻25g,刺五加15g,三七15g,党參30g,生黃芪50g,陳皮15g,砂仁15g,松節20g,杜仲30g,巴戟天30g,葫蘆巴25g,沙菀子20g。10付。

方解:

用松節與杜仲連續,使筋絡與骨節相連,沖任帶三脈,更能有用,以此達之,則桂附之辛更大起作用,並引筋絡之濕,隨桂枝尖交通於皮毛,則邪易出,正則能守,一切污穢之濁皆能隨之外出。

處方重新排序:

制附片+生黃芪、党參+桂枝、生薑、炙甘草、白朮、小茴香、陳皮、砂仁。天麻+刺五加+三七。巴戟天+葫蘆巴、沙菀子。松節+杜仲。

結語:

截止到6月2日,病人目前仍然守十二方,繼續鞏固治療中。

總結按語:

(1)法的專人化

(2)法的過度化

(3)四逆填精法收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論中醫之汗
胸椎正骨解決胸悶、心慌、氣短、胃脹、腹瀉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