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德國IFW研發3D列印骨鑽,減少高溫對人體組織損傷

德國IFW研發3D列印骨鑽,減少高溫對人體組織損傷

德國IFW研發3D列印骨鑽,減少高溫對人體組織損傷

前段時間,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的生產工程與機床研究所( IFW )研製出了一款新型 3D 列印的切骨鑽。這款切骨鑽的鑽頭內帶有冷卻孔,可有效避免在手術時產生的免高溫會對人體組織造成損傷(手術時典型的鑽骨操作溫度可達 48 ℃)。

這款新型切骨鑽是 IFW 通過 Toolcraft 公司使用粉末床選擇性激光熔化金屬3D列印設備製造的,設備來自於 Concept Laser 公司。 切骨鑽頭的尺寸與常規的骨鑽相同,但不同之處在與 3D 列印鑽頭內部含有非常細的冷卻通道(直徑為 1.2 mm)。在骨鑽使用過程中,冷卻液在外部裝置的驅動下在鑽頭內部進行循環,從而帶有鑽骨時所產生的熱量。

目前, IFW 已經以水作為冷卻液測試了這種 3D 列印骨鑽,證明其降溫幅度高達70 %。由於鑽頭內冷通道的造型複雜,並且尺寸微小,這種結構通過傳統加工工藝是無法實現的。通過金屬 3D 列印工藝製造這種內冷通道,為骨鑽內冷結構的設計優化帶來了更大的空間。

據了解,基於粉末床選擇性激光熔化的金屬 3D 列印技術已在機械加工刀具製造領域進行了商業轉化,這些刀具同樣帶有複雜內部冷卻通道,金屬 3D 列印技術在其中發揮的價值與骨鑽製造是類似的。 Concept Laser 的金屬 3D 列印設備,就已被德國的機床工具公司瑪帕用於製造 QTD 系列刀具,刀具具有複雜的螺旋冷卻通道,從而提高了冷卻液到鑽頭頂部的流動過程中的熱傳導能力。瑪帕的鑽頭與之前的鑽頭相比使用壽命更長、運轉速度更快。


3D列印的小氚燈,竟然可以連續發光20年!

來自希臘雅典的一位創客,用 3D 列印設計製造了一個多功能氚燈。它的體型小巧,尺寸與一根香煙差不多,但比一根香煙還要短。這款 3D 列印氚燈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需要使用電池,它通過氚同位素髮光,持續發光時長能達到 20 年之久。此外,這款 3D 列印的多功能氚燈還可以被用作開瓶器或越是扣使用,簡單且實用。

這位來自希臘的創客平時就比較喜歡製造各種新穎、獨特而又具有功能性特點的物品。這件 3D 列印的氚燈外形上凸顯了裝飾藝術風格,它的不鏽鋼材料中還添加了40 %的青銅材料,使其看上去增添了一層復古而又神秘的感覺。

為了使氚燈能夠在黑暗中發光,在完成 3D 列印後,作者在上面嵌入了一塊不可拆卸的氚同位素,這是用 3 mm × 22.5 mm 的小瓶盛放的。這個小瓶是樹脂的,並由設計師親手小心翼翼地放入了氚燈裝置中,保存性較好,所以不必擔心會破裂。另外,這款 3D 列印的氚燈共有 8 種顏色可供選擇。

這些密封的氚氣小瓶無需充電即可自動發光。白天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你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而到了黑暗或無光的環境下,它就會像一個小燈籠一樣,發出充足的光亮。

據悉,氚( Tritium )也被稱為超重氫,是氫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市場價每克達到了 3 萬美元。因此,對於這款香煙大小的 3D 列印氚燈 63.58 美元的售價,還是比較物有所值的。


香港創客用3D列印打造複合弓箭

弓箭是古代以弓發射的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它主要用於戰爭或狩獵之用。而現在,弓箭已經成為了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在如今新時代的弓箭愛好者中,使用滑輪結構的複合弓箭尤其受歡迎。由於使用了設計巧妙的機械結構,複合弓在使用時,比其他種類的弓更加省力。來自香港的周先生是一位3D 列印愛好者,同時也非常鍾愛弓箭運動。因此,他決定用3D 列印技術,為自己打造一把獨一無二的弓。

周先生花費了大量時間,打造了許多原型。他進行了反覆的測試,最終製作出了一把滿意的複合弓。這把弓的弓把、握把、弓片拉力調整螺栓和滑輪部分都是 3D 列印而成的。

周先生將自己的最新作品定名為 Mark 3 ,它是前一代設計 Mark 2 的改進版。根據香港法律,所有弓弩的拉力都不能超過 6 公斤(拉滿弓狀態下需要使用的力),否則將被歸類為武器。因此, Mark 3 的拉力重量也被限制在了 6 公斤以下。「但是,在 6 公斤拉力條件下,你只能將一根筷子射到 6 米遠的距離。」周先生表示。

因此,周先生決定通過增加額外的玻璃纖維來增強 Mark 3 的拉力。他使用了 4 根 30/6/600 規格的玻璃纖維,還特別配上了 3D 列印的放箭器,還對副弦張力進行了調整。現在這把弓的拉力重量達到了 13 公斤,這足以讓他射中 10 米開外的物體。不過,雖然是練習,但是使用弓箭畢竟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對於愛好者來說,要練習箭術還是應該去射箭館這樣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造 的精彩文章:

當3D列印設備走進批量化生產的車間,會發生什麼?
一黑一白!兩款3D列印耳機你中意哪一個?

TAG:3D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