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2020東京奧運獎牌的金子,竟全部提煉自垃!圾!

2020東京奧運獎牌的金子,竟全部提煉自垃!圾!

來源|益美傳媒(ID:YeeMedia)

和大家分享一個「震驚」的消息:

2020東京奧運會還沒開幕,

日本已經率先拿下一枚金牌!

01

奧運環保冠軍

最近,日本一條新聞,

把全世界都給驚到了。

2月8日,東京奧組委宣布:

他們已基本集齊2020東京奧運會,

5000枚獎牌所需的金銀銅。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

這重達7噸的真金白銀黃銅,

全部提煉自二手手機等電子垃圾!

這不是開玩笑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如果把我們扔掉的舊手機舊電腦,

堆成一座小山,

這座垃圾山裡貴金屬的含量,

比產量最高的礦山還要高!

具體而言,

平均每一部智能手機,

含有0.05g金,0.26g銀,12.6g銅

一部筆記本電腦的含金量,

更是手機的10倍!

歷屆奧運會舉辦國,

都需要動用大量的金銀銅礦

2004年雅典奧運會,

共用了13kg純金+1噸白銀+1噸黃銅。

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

更壕壕地採用「金鑲玉」設計,

額外添加了貴重的和田玉。

如此龐大的貴金屬用量,

通常要向礦產公司採購,

或由財大氣粗的珠寶商們捐贈。

但是日本這個國家嘛,

大家都懂的,

袖珍迷你,啥啥都缺!

So,從2016年開始,

東京奧組委就各種開大會,

最終腦暴出這個「掘金方案」

向1.2億國民發起號召:

「舊手機舊電腦不要扔啊喂,

支持奧運支援國家了解一下!」

這就是2017年4月啟動的

「Tokyo 2020 Medal Project」

東京奧組委的回收目標是

30.3kg黃金+4.1噸白銀+2.7噸銅

當初,日本啟動這一計劃時,

還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簡直是天方夜譚,

根本不可能實現好吧!」

「打著環保的名義省錢,

這屆奧運會怕是窮瘋了吧!」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了,

日本國民眾志成城,

已捐獻出500多萬部舊手機,

4.8噸其他廢舊電子設備。

東京奧組委宣布:

金牌目標已完成93.7%,

銀牌目標已完成85.4%,

銅牌目標已完成100%!

最遲3月底,所有目標將全部達成。

這下子全世界都服氣了!

星球也覺得:

這個環保又省錢的回收計劃,

本身就值得頒發一塊金牌!

想知道這屆奧運選手還會咬金牌嗎?

02

電子垃圾圍城

能順利集齊奧運所需的金銀銅,

與日本的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密不可分。

眾所周知,

日本的垃圾分類制度非常嚴苛。

尤其是冰箱、電視等電子垃圾,

扔掉前還要提前登記。

如果未經登記擅自扔掉,

被發現後不僅會被罰款,

嚴重的還可能判刑。

所以在日本,

電子垃圾和其他垃圾一樣,

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回收再利用。

然而在中國,

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2017年,

中國打敗「電子垃圾第一大國」美國,

奪得又一個羞恥的全球第一。

有數據顯示:

中國人平均每年淘汰1億台電腦,

4000萬台電視,

2000萬台空調,

1000萬台冰箱。

這些電子垃圾,

一方面是金礦銀礦,

一方面是環境殺手。

除了金、銀、銅等貴金屬,

電子垃圾中還含有鉛、貢、

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聯苯醚等

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有害元素,

它們會對空氣、土壤、水源造成永久傷害。

即便是一枚鈕扣電池處理不當,

也會造成1m3土壤的永久破壞。

同時,電子垃圾中富含的貴金屬,

也導致了一條地下產業鏈的形成。

這些地下從業者,

通過粗暴拆解和焚燒提煉貴金屬,

一方面牟取暴利,

一方面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

一方面消耗著自己的健康。

曾有機構調查發現:

在中國著名的「電子垃圾傾倒城」貴嶼鎮,

1-6歲兒童均血鉛超標中毒。

在河北一個電子垃圾集散村,

淺層地表水均無法飲用,

全村人的喝水問題,

只能來自三口深達3000米的鑿井。

我們已感受過塑料垃圾圍城的恐懼,

然而,現在和持續的將來,

中國人還將面臨新的危機:

被電子垃圾圍城支配的恐懼。

03

日本人的惜物情結

和地大物博的中國相比,

日本只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彈丸小國。

但是在垃圾的治理問題上,

日本足以讓中國仰視。

這背後,有制度的強硬規定,

更有全民環保意識的普及。

如果你逛過風靡日本的二手商店,

就不難發現:

「愛物惜物」的理念,

像基因一樣深深烙在日本人思想中。

圖片來源:一部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日本電影《九十九》,講述了一個手藝人修補舊和傘、舊和服讓它們重新煥發生命的故事。

所謂日久生情,物久成精。

對待曾經陪伴過自己的物品,

日本人不是隨手丟棄,

而喜歡送去舊物商店,

為它們找到新的主人。

日本很多舊物商店,

不但沒有二手店的寒磣,

反倒裝修得非常有格調,

和獨立設計師店鋪別無二致。

舊物店通常也會和洗衣店建立合作,

對舊物品認真清洗消毒,

顧客完全不用擔心衛生狀況。

店鋪里的工作人員,

還有的是舊物改造達人。

把舊衣物、器具等加以修補、改造,

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有的舊物店的經營模式,

也非常人性化。

比如京都祇園這家舊物商店,

Pass the Baton

不僅陳設裝修古色古香,

出售的每一件物品都有故事。

一件裙子的原主人寫道:

「蜜月旅行時購於義大利,

可惜我現在不像當時那麼苗條了。

如果有人代替我穿上它,

我會很開心。」

如此一來,

逛二手店就變成像逛博物館一樣有趣,

這些故事也賦予了物品生命,

讓它們從垃圾變成有溫度的商品。

如今,到日本旅行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2020東京奧運會,

想必又會掀起一波日本旅行熱潮。

漫步在日本都市鄉村,

驚嘆於它的美麗和潔凈的同時,

我們或許更應該反思:

中國何時能做到這樣?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剛剛!600歲的故宮驚艷了全世界
這輩子哪本書是屬於自己的?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