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夜間,數千次微小的地震震動著南極的冰層

夜間,數千次微小的地震震動著南極的冰層

在南極冰架上過夜,你可能會感覺到白天融化的冰重新形成時,數千次微小地震的震動。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在麥克默多冰架上放置了地震檢波器,並記錄了數十萬次微小的「冰震」,這些「冰震」似乎是由部分融化的冰池在夜間膨脹和凍結而引起的。這一現象可能有助於科學家追蹤冰川融化的情況,並有助於解釋大冰架斷裂的原因。「在這些地區,我們每晚會記錄下數萬、數百甚至數千個這樣的冰塊,」研究報告的合著者道格拉斯·馬卡耶爾(Douglas MacAyeal)說。「地震檢波器可能是我們遠程監測冰川融化的一種實用方法。」

氣候變化正在導致南極融化,但冰川學家仍在繪製融化的方式、地點和原因。關於這個過程,我們仍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2002年發生的拉爾森B冰架大規模坍塌事件就證明了這一點,令冰川學家感到意外——而了解這些機制是預測未來冰層的關鍵。

MacAyeal和他的團隊對浮冰架上的「地震」的作用很感興趣。(你可能還記得幾周前極地渦旋引發的寒流期間,芝加哥和中西部地區發生冰霜地震的報道,當時居民報告夜間有隆隆聲或破裂聲;這是相同的機理。但是他們想知道這種現象在南極的冰中發生的頻率,以及它在冰的融化和破裂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研究小組在麥克默多冰架上的季節性融水湖附近的兩個地點,在融冰季節設置了60天的地震檢波器。一個是乾燥;另一種是泥漿,融化的水形成並重新凍結。他們發現,較為潮濕的地區夜間地震活動頻繁。MacAyeal解釋說:「在這些池塘里,經常會有一層冰覆蓋在融化的水面上,就像你看到的湖面上只結了冰一樣。」當夜間溫度下降時,頂部的冰會收縮,下面的水在結冰時會膨脹。它會扭曲上蓋,直到最後啪的一聲折斷。

能量振動到周圍環境中,在那裡被地震儀接收。MacAyeal說,有些裂縫會癒合,但有些不會。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冰山在一年中較冷的時候斷裂得更頻繁。MacAyeal說:「也許這種情況發生的時間更長,速度更慢。」

這一發現為我們理解冰架上的融池周圍的物理和過程增添了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如果它能幫助研究人員遠程跟蹤南極的融池的話。MacAyeal說:「將這一技術應用到我們監測冰的其他方法中可能會非常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面手 的精彩文章:

在清潔大腦方面,並不是所有的睡眠都是平等的
聽音樂如何「嚴重損害」創造力

TAG:多面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