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為熟悉納蘭詞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其實後面的詞句更有嚼頭

最為熟悉納蘭詞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其實後面的詞句更有嚼頭

我們提到清朝的納蘭性德,可以想到很多的關鍵詞。一個是他的納蘭詞,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評價。另外一個則是他的人生比較悲劇,22歲就失去了妻子,他的這些詩詞很多都是為了悼念妻子而創作出來的。

另外一個則是很多人認為他就是《紅樓夢》當中賈寶玉的原型。

對於納蘭性德來說,妻子的去世是他一生當中最難以磨滅的痛苦。雖然他才華橫溢,但是在不到30歲的時候,也因為用情太深,就追隨妻子而去。他所留下來的詩詞有很多,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那句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這兩句古詩出自他的一首詞,整首詞的題目是《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這首詞與木蘭花作為詞牌名,但是讀起來好像和普通的七律詩有相似之處。

後來的很多人讀到這首詞的時候,就會認為這是納蘭性德悼念亡妻非常著名的一首詞,詞中所表達出的情感就是納蘭性德對妻子的懷念。但是從這首詞的詞題當中可以看出,這其實是一首模仿古樂府的詞作,是寫給一位朋友的,以一個女子的口吻來控訴男子的薄情,並不是表達對於妻子的懷念之情。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兩句在今天流傳甚廣,而且應用到很多的文學作品當中。其實在人的生活當中,也時常會有這樣的感慨。如果人生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美好,世間也就不會存在那麼多的相離相棄了。

所以這兩句古詩就已經說明了人生當中的一個道理。人和人相伴的時間太長,就會生出嫌棄之心。喜新厭舊那是人之常情,真要是從一而終,那實在是一件非常偉大,非常了不得的了不起的了。因為人性就是喜新厭舊的,這也是人的一種劣根性。

所以後兩句才是這首詞的點睛之筆。「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很多人喜新厭舊,還把責任歸在別人的頭上。原本就是他輕易地變了心,最後反倒說情人間本來就應該是如此的。納蘭性德可謂一針見血,將那種虛偽的人性赤裸裸的寫了出來,讓他們無處遁形。

這首詞的最經典之處就在於前半段,後半段則是引用典故來表達兩人之間就應該相親相愛,而不應該相互嫌棄。唐明皇和楊貴妃原本愛情甜蜜,只不過迫於外界的壓力,最終做出了決別。即便如此,但他們彼此之間的情緣並沒有斷絕。

所以後面的詩句則是進一步反襯前面的定論,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再生出厭煩之後,「卻道故人心易變」則就那麼不厚道了。其實這樣的評價也並不僅限於戀人之間,朋友之間,家庭關係之間也往往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尤其在今天這樣的社會當中,更是如此。

本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送別親兄弟出使他國,蘇軾一首古詩充滿勸勉囑咐,當真是兄弟情深
家世巨富而天生情種,一首小詞寫盡詞人內心深處的傷春之情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