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秀才出聯「稻粱菽麥黍稷,這些雜種,哪個是先生」,童子霸氣懟回

秀才出聯「稻粱菽麥黍稷,這些雜種,哪個是先生」,童子霸氣懟回

我們看一些電視劇或者明清時期的書籍時,常會看到一個詞「秀才」。中國一些俗語中,也有和秀才相關的,比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秀才認字兒看半邊」「大姑娘講刺繡,小秀才說文章」等等。

秀才之所以受人矚目,主要在於當時人對秀才刮目相看。

在明清時期,那些讀書準備考試的人,部分年齡、相貌、職業,只要你準備科舉考試,統統稱為童生。童生再往上就是秀才,別以為秀才很容易做,因為考試並不簡單,準確來說得通過三次考試,分別是由知縣主持的縣試,由知府主持的府試和由各省學政主持的院試。

大概就是類似於今天的縣、市和省級考試。

只有通過這三次考試,才算是秀才,否則就還是童生。有些人考到四五十還只是童生,甚至有一位百歲老人童生。也正是因為秀才難做,所以秀才有一定特權,比如可以免除個人徭役,犯了事不能隨便用刑,見到縣令可以不用跪拜,我們看周星馳《九品芝麻官》中,吳啟華扮演的方唐鏡就是比秀才還高一級的舉人,上了縣衙不用跪拜。

可能也是因為這些特權,所以有一些人考上了秀才就很高傲,看不起別人。

清代廣東地區,有一位年輕人,24歲考上秀才,比很多人都早,算得上「出類拔萃」。不過,自從考了秀才後,就像范進一樣,連著幾次鄉試都沒通過,成不了舉人就沒資格做官,但秀才還是很高傲。

有一回,他路過一個私塾,當時有先生正在授課,說到了孔子飲食有豆醬、稻米飯等等。秀才聽到這裡,很不禮貌的打斷先生的話,說了一副對聯:

稻粱菽,麥黍稷,這些雜種,哪個是先生?

所謂菽,就是古代對黃豆的稱呼,而黍和稷都是一種穀物,類似於小米,據說是根據狗尾草和馴化而來的小米和其他農作物雜交而來。

上聯有兩層意思,表面來看,秀才是問,稻子、高粱、黃豆、麥子、黃米、黏米,這幾種雜交作物,哪一個是先培育出來;但後一句「這些雜種,哪個是先生」,卻是罵人,因為先生也暗指教書先生,這是罵先生只是雜種,不配為老師。

誰知道教書先生並不生氣,只是對學生說:既然有人出對聯,你們誰來對一下?正好也算是考考你們了,這種簡單的對聯你們應該都會吧。說完,隨手指出一位學生,讓他來對。

這學生不慌不忙,先回了一句先生,然後挺直腰板,看著秀才,不慌不忙地說出了下聯:

詩書易,禮春秋,許多正經,何必問老子!

這下聯也是一語雙關,表面是說,詩書禮易樂春秋(經書名),這些都是好的經書,何必還去問李耳(老子);實際上也是在罵秀才:這麼多書你不去看,來問老子(自我稱呼)幹嗎?

秀才一聽,滿面羞愧,默默退去,從此發奮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敵國帝王被死死圍困,大將卻放他逃跑,皇帝:做得很對
林沖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今天是什麼職位?我們被水滸傳騙到了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