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軍在蘇聯遠東凍死幾萬人,為何無所作為,不就地砍柴取暖?

德軍在蘇聯遠東凍死幾萬人,為何無所作為,不就地砍柴取暖?

爆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蘇德戰爭可以說是歐洲戰場上規模最大,死傷最為慘重的一場戰爭,它的結局直接決定了當時整個歐洲的反法西斯戰爭走向。蘇德戰爭初,德國人憑藉引以為傲的閃擊戰將蘇軍壓制的狼狽不堪,最近的時候差點打下莫斯科。好在蘇聯軍隊在斯大林的指揮下臨危不亂,保護了蘇聯人心中最重要的國土,莫斯科戰役結束後,蘇德戰爭的局勢發生逆轉,僅幾年之後,曾經在歐洲翻雲覆雨的納粹德國就滅亡了。

現在很多人提起蘇德戰爭,蘇聯遠東地區的嚴寒氣溫一直是軍迷們口中如「bug」般的存在,事實上,當初打進蘇聯腹地的德軍確實因為準備不充足,在俄羅斯的嚴寒下凍死不少人。如今我們回顧過往,為何彼時的德軍不依靠蘇聯當地的柴火來度過嚴冬呢?

1941年對於莫斯科人來說是個難忘的一年,就是在這一年當地迎來了長達半年的秋雨季節,泥濘的道路使得氣勢洶洶而來的侵略者們,也就是德軍無法在短時間內調動大量的軍事補給。等到嚴冬真正到來的時候,不少德國人因為事先未準備充分而懊惱不已,他們身上的衣服實在單薄,以至於沒有人知道自己能不能挺過這個殘酷的冬季。如今他們已經到達蘇聯腹地,大規模拉長的戰線中顯然無法在一兩個月內拿到大衣和保暖靴,如果說挺過冬季對德軍而言是首要目標的話,那他們不遠萬里來到此地不就沒了意義了嗎?

正如前面所說,德軍面對眼前廣袤的原始森林,為何不就地取材,依靠當地的木材來取暖呢?首先,原始森林地形複雜,恰當時又是風雪嚴寒時節,以小隊為單位很容易失去方向。

若是動用大部隊的兵力去森林砍柴,除了效率低下外還要付出很大的人力,況且就算取得足夠的柴火也無法供用整個軍隊的取暖所需。進一步說,就算坐地生火,取暖問題解決了,那大軍該如何打仗?穿著極為單薄的衣服,在嚴寒地區一手舉火把一手操縱迫擊炮顯然不可能,因此砍柴生火取暖壓根就不是問題,因為它沒有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為了黃金駕機叛逃祖國,卻被人算計下場慘淡,晚年想回到祖國
最瘋狂的一場戰爭,五個月傷亡100萬人,作戰地點如今無人敢進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