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軍的油料煩惱怎麼解決?斯柯達「蒸汽」了解一下……

德軍的油料煩惱怎麼解決?斯柯達「蒸汽」了解一下……

▔▔▔▔▔

如果說二戰德軍攻城略地,靠的是坦克引領的閃電戰。那麼「石油」就是背後的「糧草」,畢竟鋼軍鐵馬也是要餵食的。但在整個二戰期間,燃料一直都是困擾德軍的一大難題。除了四處搜刮石油和開發「合成油」,尋找其他能源也是德軍考慮的出路之一,特別是在1943年之後尤是如此。

小夥子,把油交出來!

雖然德國缺乏石油,但煤礦總還是有的。既然如此,不如就復古一點,上蒸汽動力吧!也就是我們本期的主角SK-13蒸汽裝甲拖車。再古典一些的還有「畜力」——從佔領區征來的大量牲畜,做一些運輸彈藥、牽引輕型火炮的工作。比如說著名的「反坦克驢」。不過這都是題外話了...

影像素材有限,請先觀賞文字

待湊齊資源後,再進行視頻化

斯柯達製造

二戰尚未打響,捷克斯洛伐克就已經成了德國人的囊中之物,捎帶著捷克斯洛伐克軍工(包括著名的?KD和斯柯達)也就成了德國軍工的下屬產業。著名的Pz.38(t)坦克自不必說,本期的主角SK-13蒸汽裝甲拖車也是出身自捷克斯洛伐克的產品之一。

別人家搶來的德軍坦克

SK-13的研發源自1944年,斯柯達公司決定研發一種不依賴燃油驅動的蒸汽裝甲拖車,以拖行一些相對重要的軍事物資。由於動力選擇了蒸汽機,不僅不用消耗寶貴的燃油,而且除煤炭以外,必要時木材甚至是其他固體可燃物都能作為燃料。所以德軍對這種吃「雜糧」的裝甲拖車也就格外的重視。

Sk-13蒸汽裝甲拖車,雖然有個篷,但仍掩蓋不了它的兩根管子

源自38t的血統

不管怎麼說,研發一款裝甲車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於是,用現成坦克作為基礎改造,就成了一個好的選項。最終中選的就是著名的Pz.38(t)坦克,畢竟在那之前它已經有了多種變形車輛,比如說著名的黃鼠狼III追獵者。而且相同的車身再加上通用性強,對於生產和調整生產線供應的要求也較小,這對於快速研發、批量生產也是件好事。

德國著名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也身具Pz.38(t)的血統

雖然重任落在了38t身上,但是實際上由於蒸汽機體積普遍過大,效率遠不如內燃機,小巧的Pz.38(t)輕型坦克車身很難在體積上滿足研發者需求,尤其是長度方面。為此設計人員專門延長了Pz.38(t)坦克車身的長度,並將4對負重輪增加至6對,以此滿足蒸汽機對於體積的需求。

SK-13早期型的線圖,有6對負重輪

拿來主義蒸汽機

出樣是出於省時間考慮,動力方面斯柯達也選擇了現有蒸汽車輛的蒸汽鍋爐作為動力源。早在20年代中期,捷克斯柯達工廠曾經獲得了英國哨兵貨車廠的授權,在捷克斯洛伐克生產一種稱之為斯柯達「哨兵」蒸汽運載卡車。這種卡車上面裝載的蒸汽機功率約為70匹馬力,可以載重五噸。

斯柯達產的「哨兵」蒸汽運載卡車

截止三十年底中期之前,斯柯達工廠還一直生產斯柯達哨兵蒸汽卡車,隨後因為效率不如內燃機的問題停產。在授權生產時,斯柯達工廠的技術人員對於斯柯達哨兵蒸汽卡車做出了一系列的本土化和現代化技術改進,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卡車的效率和性能。

排放不達標的「哨兵」

SK-13的誕生

車身和動力兩大關鍵部分選擇好後,蒸汽裝甲運輸車的研發也就隨之展開了。項目被命名為「SK-13蒸汽拖車」。在第一個原型試製階段,鑒於蒸汽機巨大的重量龐大的體積,設計人員專門把Pz.38(t)坦克車身延長了約四分之一,還加了兩對負重輪。車頭處也略作修改,增加了一組方便上車的登車梯

SK-13的車前增加了一組登車梯

裝甲方面,SK-13儘可能保留了原Pz.38(t)的設計,並對一些薄弱位置做出了相應加強,整體厚度大約在8-60毫米不等。即能在面對輕武器和小口徑火炮時做到全身而退,也可保證SK-13在承擔與裝甲部隊協同作戰的任務時不至於輕易損壞。

如之前所提,SK-13基本照搬了「哨兵」蒸汽卡車的鍋爐,但是選擇了兩台串聯的方式以彌補動力不足。這套鍋爐燃燒室和煙囪處於一根豎直線上,位於鍋爐中心位置。而周圍則是環形的鍋爐主體,並有一圈細管環繞在煙囪和燃燒室周圍。

SK-13上的蒸汽鍋爐原理圖

使用時煤炭在燃燒室內燃燒,加熱鍋爐內的水。沸騰後蒸汽藉助過熱器細管被進一步加熱,增加熱能提高熱效率,隨後進入到氣缸中驅動蒸汽機運作。像極了鄉村中使用的柴爐燒水壺

與柴爐燒水壺十分相似

到1944年中期,SK-13的設計已經基本完成。此時的SK-13原型車長約7米,總重達到20噸(包括燃料倉水箱),不過有效載荷僅7噸左右。這主要由於坦克底盤(38t是用汽油機的)和蒸汽動力結合後,想要在各方面取得平衡實在有些難。

車體後部設有專門的水箱和燃料倉

整個SK-13裝甲拖車由3名成員負責:包括駕駛員指揮員機械工。其中前者負責通過槓桿和踏板的結合控制車輛的運行與方向,而機械工的工作則更悲催,除了保證車輛機械正常運作之外,還要承擔鍋爐工的活:添煤加水看鍋爐等等。

SK-13最初的原型設計,沒有後期的裝甲車台和頂蓋,就是個敞篷車

坎坷的測試階段

在測試階段當中,20噸車重配140匹動力的SK-13就像個步履蹣跚的「宅」,功率重量比僅有7馬力/噸,尚不如「追獵者」(重15.75噸,馬力160匹)的10馬力/噸。公路時速也僅有12-15km/h,比之追獵者差的就更遠了。雖然,燃料和水足夠支撐續航150公里,但這僅僅是公路行使的數據,如果放到崎嶇山路上,這一數字會極速下降。

測試階段的SK-13

測試結果一目了然,SK-13隻是能開而已。作為動力來源的蒸汽機,無論是在速度、續航或是經濟性上都難以與內燃機抗衡。後來,生產了黃鼠狼III和追獵者的DMM公司也進行了相似的項目,以期通過換裝克虜伯鍋爐和減重的方式來滿足需求。而斯柯達也有改進SK-13的SK-33項目,最終都隨著德軍的崩潰而化為紙上泡影。

哈雷姐姐微信

MilitaryGO

本文封面及圖片素材,均源自於網路圖片及視頻截圖,感謝作者

本文為公眾號軍事編輯部原創,禁止一切未經授權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的轉載、盜用等非法行為,一經發現必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文為原創內容,喜歡的話請多多轉發、留言支持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姐武備空間 的精彩文章:

LCA戰機攜新型導彈高調亮相:這款被印度痴情的戰機究竟啥來頭
遊戲里那桿「炮」是假的,這才是真正的「狙擊炮」!

TAG:雷姐武備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