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澳區委員陳錦鳴:粵港澳合作培育金融及旅遊業人才

澳區委員陳錦鳴:粵港澳合作培育金融及旅遊業人才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常務副會長陳錦鳴在提案中建議,藉助粵港金融優勢,培育特色金融人才;其次合辦學位課程,培養旅遊業人才。

陳錦鳴

陳錦鳴表示,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關鍵,在於發揮澳門所長,參與灣區建設的同時,也要充分運用粵港兩地的優勢,協助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建設。

近年來,在中央政府的統籌下,三地政府深化交流合作,在多個領域的合作取得顯著成效,如金融、社會服務等方面。但三地合作仍有進一步深化的空間,尤其是人才培養。由於灣區的建設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為此,三地應繼續深化人才培養的合作內容,讓三地的資源共享,共同培養灣區建設所需的人才。

陳錦鳴具體建議如下:

一、藉助粵港金融優勢,培育特色金融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近年,澳門特區政府已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當中,特色金融是澳門特區政府構建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政策之一。發展特色金融需要人才支撐。雖然澳門金融業界已有不少從業人員,但多數為傳統的基本業務人員,具備國際視野和掌握金融科技的高端金融人纔則較為缺乏,阻礙特色金融的發展。為此,需加緊培訓行業人才,推動澳門特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除引進高端金融人才帶動培養行業職工,藉此協助澳門發展特色金融外。也可透過派員往大型金融機構學習,以培養高端金融人才。現時,粵港兩地聚集不少大型的金融機構(如香港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進出口銀行廣東省分行等)。因此,澳門可藉助粵港兩地的金融優勢,協助培養特色金融所需的人才。期望中央政府協助特區政府與粵港兩地的大型金融機構,簽訂長期培訓協議,讓特區政府定期選派人員到協議機構,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為澳門發展特色金融,促進經濟適度多元提供助力。

二、合辦學位課程,培養旅業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且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備,若能加以整合相關資源,將能為旅遊休閑產業提質升級。除依靠旅遊資源外,旅遊業從業人員的素質也是打造旅遊品牌的關鍵。因此,提升從業人員素質,使之與國際接軌,為旅客提供更優質服務,是構築休閑灣區的重要保障。

澳門旅遊學院憑藉辦學特色和與國際的聯繫,早已成為澳門的名牌,且學院課程已獲多間國際知名學府認同,足見學院的優秀。若能充分借用旅遊學院的優勢資源,培養灣區旅遊業從業人員,將有助實現休閑灣區的目標。建議中央政府提供便利措施,以支持旅遊學院與灣區內同類型學院合辦學位課程。透過合辦課程的方式,提高灣區內旅遊專業的教學質量,從而帶動旅遊業從業人員素質提升。

澳門商報2019全國兩會報道組

記者王芳星、王維、吳爾珊北京報道

微信編輯唐克璽、王媛

微博編輯植筱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灣區 的精彩文章:

用一切手段粉碎恐怖勢力,杜特爾特:外國投資者都被嚇跑
第23屆古鎮燈博會快來啦,這些亮點你一定要看!

TAG:大灣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