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名氣遠不如許褚,卻與馬超惡戰四十多個回合,救了曹操的命

此人名氣遠不如許褚,卻與馬超惡戰四十多個回合,救了曹操的命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發生在潼關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操、曹洪和馬超。原文如下:

左右將校見超趕來,各自逃命,只撤下曹操。超厲聲大叫曰:「曹操休走!」操驚得馬鞭墜地。看看趕上,馬超從後使槍搠來。操繞樹而走,超一槍搠在樹上;急拔下時,操已走遠。超縱馬趕來,山坡邊轉過一將,大叫:「勿傷吾主!曹洪在此!」輪刀縱馬,攔住馬超。操得命走脫。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合,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夏侯淵引數十騎隨到。馬超獨自一人,恐被所算,乃撥馬而回,夏侯淵也不來趕。

曹操回寨,卻得曹仁死據定了寨柵,因此不曾多折軍馬。操入帳嘆曰:「吾若殺了曹洪,今日必死於馬超之手也!」遂喚曹洪,重加賞賜。收拾敗軍,堅守寨柵,深溝高壘,不許出戰。超每日引兵來寨前辱罵搦戰。操傳令教軍士堅守,如亂動者斬。諸將曰:「西涼之兵,盡使長槍,當選弓弩迎之。」操曰:「戰與不戰,皆在於我,非在賊也。賊雖有長槍,安能便刺?諸公但堅壁觀之,賊自退矣。」諸將皆私相議曰:「丞相自來征戰,一身當先;今敗於馬超,何如此之弱也?」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關中之戰爆發後,曹操下令由曹洪與徐晃鎮守潼關,並嚴令二人必須守住十天,否則受軍法處置。隨之曹洪立功心切,中了馬超的計策,在第九天被馬超佔據潼關。曹操大怒,下令將曹洪斬首示眾。文武紛紛求情,曹洪這才免於一死。曹操大軍來到潼關後,與馬超爆發激戰,結果被馬超擊潰。馬超緊追不捨,曹操性命堪憂。危急時刻,曹洪挺身而出,擋住馬超,令曹操脫離危險。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曹操口中的「深溝高壘」, 意為深挖壕溝,高築壁壘,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韓非子·說林下》中的「將軍怒,將深溝高壘;將軍不怒,將懈怠。」

曹操與馬超之間爆發的潼關之戰,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但與小說中的描述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按照小說的描述,先是鍾繇丟了長安,之後曹洪與徐晃又丟了潼關。而據《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典略》載:「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這意味著在戰爭的開始階段,馬超等人就已經佔據了潼關,而此時的曹洪與徐晃尚在中原集結。故此,小說中曹洪丟失潼關的情節僅僅是小說作者的虛構,並非歷史的真實。

至於曹操在潼關遇險,最終被曹洪所救,也是子虛烏有之事。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曹操在潼關之戰最為兇險的情況發生在濟河。《三國志·許褚傳》載:「(許褚)從討韓遂、馬超於潼關。太祖將北渡,臨濟河,先渡兵,獨與褚及虎士百餘人留南岸斷後。超將步騎萬餘人,來奔太祖軍,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賊來多,今兵渡已盡,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並溯船,僅乃得渡。」《三國志·武帝紀》稱:「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校尉丁斐因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在許褚與丁斐的掩護下,曹操這才脫險。

至於小說作者為何要需要這個故事情節,原因非常簡單,一來是為了突出馬超的神勇,二來是貶低曹操。從真實的歷史來看,除了在濟河遇險之外,在整個關中之戰期間,曹操一直掌握戰局的主動。儘管馬超大軍驍勇善戰,且以騎兵為主,但曹操戰術靈活,妙計迭出,令馬超顧此失彼。短短几個月,馬超主力被曹操殲滅。如果不是曹操過早撤回中原,馬超將難逃滅亡的命運。

最後在附帶說一句,在《三國演義》當中,曹洪儘管出場時間不多,在將星雲集的曹軍將領中也沒有多大的名氣,但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來是他曾經兩次救過曹操的命,二來是此次在與馬超的單挑中,雖然不敵馬超,但在馬超槍下能戰至四五十回合,足見作者對他的武藝定位還是很高的。能與馬超單挑四五十個回合的曹軍將領,除了許褚、典韋、徐晃、張遼、張郃之外,再無他人。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董卓利用呂布害死丁原,張遼為何不奮起反抗,原因其實很簡單
陳宮提出自救之策,呂布之妻說了句話,斷了所有人的活路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