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江本有活命的機會,有三位好漢知道方法,他們卻不願告訴宋江

宋江本有活命的機會,有三位好漢知道方法,他們卻不願告訴宋江

提起《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位好漢,筆者心中先是一股熱血湧上心頭,畢竟原著中武松、林沖、魯智深等人快意恩仇的劇情的確是讓人看著大呼過癮,接著看到各路牛鬼蛇神都能上梁山自稱好漢,周通、王英也混得如魚得水,心中又是一陣失落,再到看到梁山好漢們在征方臘後十損七八的場面又是悲喜交加,悲是因為看著他們一步步走向末路,喜是因為梁山上的確有不少「好漢」本就是該死的賊人,然而他們這悲劇的結局一定要找一個罪魁禍首的話,那一定是宋江,他若不選擇招安,也許兄弟們就不用這麼慘了,事實上即便是選擇招安,他依舊有出路,可方法並不掌握在他手裡。

(武松、魯智深劇照)

宋江、吳用無疑是梁山的核心首腦,梁山上的大小決定基本都是由他們做出,就拿招安一事來說,縱然有武松、李逵這些刺頭角色站出來反對,可有用嗎?還不是被宋江一口回絕了,雖說宋江也會忌憚那些個武藝高強的人,但他這人沒別的本領,就是江湖威望高,所以眾兄弟還是願意聽他的,哪怕有再多的不情願,事實上劇情也的確是這麼發展的,可惜宋江的確是一步錯步步錯了。

(宋江劇照)

如果不招安,梁山好漢的出路是什麼?原著中給出了兩種答案,第一種自然是像方臘那樣,稱霸一方,與大宋朝廷對著干,不過宋江沒有那種野心,他骨子裡還是嚮往著入朝為官的,他並不想稱帝,不過第二種是比較適合他的,只是絕大多數讀者沒有察覺到罷了。

(童猛劇照)

在征方臘時,李俊、童威、童猛被派去太湖偵察,結果卻意外遇上了榆柳庄的「太湖四傑」,即是那費保、倪雲、卜青、狄成四人,此七人一見如故結為兄弟,後來費保便偷偷向李俊說出了一個計劃,原著道:「話說當下費保對李俊道:「小弟雖是個愚鹵匹夫,曾聞聰明人道:『世事有成必有敗,為人有興必有衰。』哥哥在梁山泊,勛業到今,已經數十餘載,更兼百戰百勝。去破遼國時,不曾損折了一個兄弟;今番收方臘,眼見挫動銳氣,天數不久。為何小弟不願為官?為因世情不好。有日太平之後,一個個必然來侵害你性命……何不趁此氣數未盡之時,尋個了身達命之處,對付些錢財,打了一隻大船,聚集幾人水手,江海內尋個凈辦處安身,以終天年,豈不美哉!」簡言之就是勸李俊早點從梁山脫身,和他一起出海另謀出路去,難道費保、李俊可以,宋江就不行?顯然只是他沒想到而已,而李俊的回答是:「仁兄,重蒙教導,指引愚迷,十分全美。只是方臘未曾剿得,宋公明恩義難拋,行此一步未得。今日便隨賢弟去了,全不見平生相聚的義氣。若是眾位肯姑待李俊,容待收伏方臘之後,李俊引兩個兄弟,徑來相投,萬望帶挈。是必賢弟們先準備下這條門路。若負今日之言,天實厭之,非為男子也!」李俊這傢伙雖然口口聲聲說著自己與宋江的義氣,但事實上已經動心了,可見費保等人的提議的確是比宋江的選擇要高明多了,至少是讓李俊覺得豁然開朗。

(李俊劇照)

然而李俊並沒有把這條「出路」告訴宋江,而只告訴了自己的好兄弟童威、童猛,直到征方臘後,要班師回朝了,李俊卻在蘇州詐病,還指明要童威、童猛留下來照看,這就怪了,他若是有心的話,完全可以把自己與費保等人想到的出路告訴宋江,沒必要眼睜睜的看著宋江回朝去送死,可惜他並沒有這麼做,至於他們為何不願意把這條出路告訴宋江,那便不得而知了,因為後續劇情有交待,宋江的確是對李俊裝病不知情,原著道:「此時有先前留下伏侍李俊等小校,從蘇州來,報說李俊原非患病,只是不願朝京為官,今與童威、童猛不知何處去了,宋江又復嗟嘆。」或許是因為宋江為人虛偽,或許是因為梁山好漢之間本就沒有多少真情義,李俊、童威、童猛去了暹羅成就一番偉業,而宋江卻被毒死,可悲可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兩大渣男,一個成了武林神話,另一個身為反派卻得到女主
倚天中有三大隱藏高手,都會一招原著失傳的神功,能一招秒張無忌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