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誰說柳公權只有楷書好?這幅行書被譽為「十大行書」之六

誰說柳公權只有楷書好?這幅行書被譽為「十大行書」之六

說起柳公權我還是很有感情的,因為初學書法就是學的柳體,臨摹的《玄秘塔》和《神策軍碑》,他老人家與顏真卿號稱「顏筋柳骨」,和歐陽詢、顏真卿、趙孟合稱為「顏、歐、柳、趙」楷書四大家。

柳公權的楷書寫得好,行書作品相當對較少,今天介紹的這幅《蒙詔帖》是柳公權行書的代表作,被譽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在第六。

柳公權《蒙詔帖》

《蒙詔帖》字數不多,內容是:公權蒙詔,出守翰林,職在閑冷,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深察感幸。公權呈。

柳公權因書法好被當時的唐穆宗賞識,召入翰林院做侍書學士。一次穆宗請教柳公權書法的用筆之道,柳公權回答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而當時的穆宗荒縱疏於朝政,聽了柳公權的話後為之動容而改變,這就是歷史上筆諫的典故。

柳公權書法初學王羲之,又遍閱近代書法,學習顏真卿,後來融會貫通自出新意,創造出獨樹一幟的柳體,成為後世歷代楷模。 米芾曾評其書:「公權如深山道士,修養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柳公權所寫的碑版極多,以致當時公卿大臣家的碑誌,如果求不到他的字,就會被人們罵為不肖子孫,但行書流傳極少,因此就越發顯得《蒙詔帖》的彌足珍貴了。

《蒙詔帖》為柳公權的一封信札,有人求他辦事,他寫的一篇回絕信。信中說自己只是在翰林院做了一個閑職,恐怕不能幫助對方,請求對方體諒。

此帖氣勢磅礴,痛快酣暢,渾莽淋漓,意象恢宏,結體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縱勢,而是因形而變,依勢而化,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取正勢,而是欹側多姿,險絕有致,不拘常規,放浪形骸,極少唐朝森嚴法度的束縛。其用筆也不像柳體楷書那樣鐵骨錚錚,耿介特立,而是有剛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圓,或露或藏,粗不臃腫,細不纖軟,線條以中鋒為主,飽滿圓厚,筆墨控制得恰如其分。

誠如周必大說:「沉著痛快,而氣象雍容,歐虞褚薛,不足道焉。」其章法大小肥瘦,參差錯落,虛實疏密,相映成趣,前後照應,一氣貫注,擒縱收放,隨勢幻化,「枯潤纖濃,掩映相發,非復世能彷彿。」

《蒙詔帖》的真偽爭論頗多,問題在於「出守翰林」,與「職在閑冷」這兩句。本帖中的「出守翰林」在文辭上不符合當時居官者職守的稱謂,因此可能是宋人據《紫絲靸帖》的大意寫出。《紫絲靸帖》其文曰:「公權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閑冷,親情囑託,誰肯響應,惟深察,公權敬白。」另外《蒙詔帖》書法的前四行與後三行用筆差異較大,有學者認為後段結字鬆散,末行的「權」字筆畫不成結構,與柳氏遒媚勁健的書風懸殊較大,據此斷定,本帖非柳書,乃是宋人仿本。啟功先生也認為是偽跡,「乃知今傳墨跡本是他人放筆臨寫者,且刪節文字,以致不辭。」

《紫絲靸帖》

而謝稚柳先生卻認為此帖意態雄豪,氣勢遒邁,不僅為柳書的結構,也為唐代法書中的典範風格(《鑒余雜稿》),是柳公權真跡無疑。在對古代名跡的認定上,啟、謝二先生意見經常相左,啟先生以文史資料甄別考據為主,而謝先生卻以藝術感受為據。而且曹寶麟先生也認為當時官員蒞職中書省、翰林院,用「出守」的例子比比皆是,「出守」乃官場通稱,偽作之說難以成立。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林散之六十歲學習草書,大器晚成,這不是偶然!
清《二十四孝》?書法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