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春雷響,萬物長;祭白虎,打小人

春雷響,萬物長;祭白虎,打小人

文稿 | 儒風君原創

驚蟄,古稱「啟蟄」,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從驚蟄這天起,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1

春雷響,萬物長

動物入冬後藏伏於土中冬眠,不吃不喝不動,古人稱之為「蟄」。

驚蟄時節,隨著天氣轉暖,泥土變得鬆軟,冬眠的蟲類感受到春天的陽和之氣,打破原來的蟄伏狀態,伴隨著陣陣春雷,從土中鑽出來活動。

許多花兒相繼開放,很多鳥兒也開始鳴叫求偶了。

天地萬物,勃勃生機,彷彿一場迎接春天的盛大典禮。

驚蟄的雷聲,驚醒的不只是蟄伏的動物,更驚醒了萬物靈長的人。

經歷了寒冷的冬天,人們習慣了潛身縮首。

此時,外界陽氣越來越旺盛,人體陽氣也繼續升發。

驚蟄養生應「春夏養陽」,順應陽氣升發、萬物始生,使自身的精神、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一年之計在於春。驚蟄是播種的時節,喚醒農民去勞作。

一雷驚蟄始,為夢想奮鬥的人們,也開始「動」起來了。

願你,朝氣蓬勃,不負春光,不負夢想。

只要努力,夢想能到達的遠方,總有一天腳步也會到達。

2

祭白虎,打小人

驚蟄這天,民間流傳著很多傳統習俗。

比如「驚蟄吃梨」,相傳雍正年間,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說道:「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

後來走西口者仿效吃梨,有「離家創業」之意;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另外,「梨」諧音「離」,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保一年好收成。

驚蟄另外的重要習俗是祭白虎、打小人。

在民間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

每年白虎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日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以脫離是非纏繞。

驚蟄節氣到來,家裡的蟲蛇多了,出來四處覓食。

人們會手持艾草等來熏家中四角,來驅趕蟲蛇。

久而久之,就漸漸演變成在生活中不順心者,通過拍打對頭人來驅趕霉運,這便是打小人。

民間習俗豐富多彩,多是人們祈求美好的生活,憧憬幸福的未來的一種方式。

如果覺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總有許多是非,甚至有人搗亂,不妨試試驚蟄祭白虎,打小人。

不過冤家宜解不宜結,人生事,關鍵要忘掉不開心的,才能快快樂樂的生活。

幸福生活,只靠祈求是不夠的。

在這春回大地,雷聲陣陣,萬物蘇醒的時節,出發吧!

春天,屬於每一個有夢想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20歲學儒家,40歲學道家,60歲學佛家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