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率部提前渡江,營長命其返回,他對戰士們說,咱們死也死到南岸

他率部提前渡江,營長命其返回,他對戰士們說,咱們死也死到南岸

渡江戰役打響時,原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宋孔廣,擔任「渡江第一船」「船長」。

宋孔廣,1924年出生,山東威海人。1944年參加八路軍東海獨立團,翌年入黨。後編入華東野戰軍,先後參加了膠東保衛戰和孟良崮、濟南、淮海等戰役。

1949年初,24歲的宋孔廣已是27軍79師235團3連副指導員。這年3月初,宋孔廣所在的部隊開始向安徽無為的長江進發,準備渡江南進。

當時,部隊中的很多戰士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在北方人眼中,萬里長江「無風不起浪,有風浪三丈」,是神秘莫測的。為打消顧慮,使戰友們儘快學會游泳,宋孔廣帶領大家先在內河下水,學游泳,練划水。在當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到3月底,3連成功徵集漁船151隻,選調水手2467名。

早在淮海戰役結束時,國民黨軍即將江北船隻統統弄到了江南。因之,渡江戰役開始前,解放軍能收集到的船隻,都是百姓捕魚用的小木舟,船小底平,只有一對槳,航速十分有限。為儘快突破國民黨長江防線,減少傷亡,加快船速至關重要。

為此,宋孔廣和戰士們經反覆研究試驗,在船身稍後增加一對槳,船底稍好的,就再安置一個船櫓。如是,船速果然大增。這個辦法經上級領導批准,迅速推廣到其他渡江部隊。

渡江用的小船,起先都集中隱蔽在內湖,離長江北岸起渡點很遠。內湖有的與長江相通,有的則不相通,甚至中間隔著十餘里旱路,隱蔽在那裡的船隻,如何拖進長江呢?

部隊最後決定開壩挖河,將渡江點的江堤挖出一個「豁口」,再從存放船隻的內河內湖向「豁口」開挖運河,以運船隻。為防敵人發現,挖運河的工程只得在夜晚進行。經過數十天的披星戴月,一條運河應運而生。

4月20日,國共和平談判破裂,渡江戰役開始。當晚19時,宋孔廣與戰友們還有船工,集結在無為縣長江北岸一線,舉起倒滿酒的黑泥碗,喝了「齊心酒」,然後,開始行動。

夜幕下,戰士們把船隻魚貫滑入或拖入長江。當天夜晚,江面風平浪靜,波濤不興。一隻只整裝待發的小木船,在距離渡江點上游150米處一字排開。宋孔廣則與渡江突擊隊的另外12名戰士一起登上了排在首個衝擊位置的排頭船。

按計劃,當晚20時30分發起衝擊。之前,為隱蔽起見,渡船南進時,上級規定:不能向各船傳達命令、不能吹號、不能用信號,後面的船要跟著前面的船往前沖。

晚20時15分,全連的船都進入了江面,各就各位。宋孔廣所乘的排頭船這時調過頭來,準備「看」命令啟航。一看「排頭船」調頭,其他船誤以為攻擊開始了,也跟著動了起來。看此情形,宋孔廣由於「不能發話阻止」,只得迅速衝出,直向南岸。

宋孔廣「排頭船」衝出去近百米後,突然聽到岸上的營長董萬華髮聲喊出:回來、回來。聽到喊聲,宋孔廣一看情況不對,不到逼不得已,營長不會發聲喊話。但此時退回去,已不可能!於是,宋孔廣當機立斷,斬釘截鐵地對戰士們說:「咱們死也要死到南岸上去,同志們沖啊!」於是,百舸爭流,直衝南岸。

這時,國民黨守軍已發現江面飛船,開始用輕、重機關槍對著宋孔廣3連船隻進行瘋狂射擊。宋孔廣與戰友們一邊用鐵鍬、臉盆協助船工划水,拼力加快船速,一邊躲避子彈。不一會兒,宋孔廣排頭船最先衝到南岸。勇敢而又年輕的船工們迅即跳入水中,喊著口號用身子死死抵住船身,幫助宋孔廣等解放軍戰士順利上岸。

強大的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突破了長江天險。21日拂曉時分,宋孔廣所在的一營即追敵至繁昌縣東山。就在此時,宋孔廣突然接到上級通知,調離3連,擔任1連指導員,可謂火線提拔。

但是,宋孔廣他們比規定開船時間提前了15分鐘,違反了紀律。處理不處理宋孔廣,如何處理,爭議很大。後來,還是聶鳳智軍長出面說話,才平息了爭議。

1950年,宋孔廣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其後,入軍事院校學習進修,並一路升遷。1984年5月,宋孔廣在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崗位離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這一仗,是北伐最激烈的一場戰役,僅黃埔五期生就陣亡500餘人
這位中將軍長被死兩回,第一回還親見了自己的靈堂,卻活到90歲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