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可能無法擊碎一顆小行星,因為它會自我復原

我們可能無法擊碎一顆小行星,因為它會自我復原

我們可能無法擊碎一顆小行星,因為它會自我復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模擬顯示,小行星被擊中幾個小時後,碎片可能就會重新聚集在一起。Charles El Mir

我們能不能擊碎一顆小行星?當然可以。但是它可能很快就會復原。

最近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Charles El Mir等人表示,小行星在受到攻擊後,它們碎裂的身軀可能不會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總是向四周散開,而是會在引力的作用下重新聚集在一起。

小行星大小各異,擊碎一顆小行星的難度因此也有大有小。此前有人認為,較大的小行星,被撞擊後就較容易碎裂。因為天體越大,天體內部存在裂縫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在將小行星受到撞擊後裂縫擴散的速度等因素考慮進去後,計算機的模擬結果卻出人意料。

模擬結果顯示,一顆直徑25千米的小行星,在被一個直徑1千米,飛行速度為每小時18000千米的物體擊中後,雖然會碎裂,但其內核卻能夠保持完整。

而向外擴散的碎片,在飛行了一段時間後,也依然會落回到內核上。

我們可能無法擊碎一顆小行星,因為它會自我復原

衝擊波在小行星上傳遞的瞬間。Charles El Mir

參閱: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910351830349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空天文 的精彩文章:

新視野號最新傳回的「天涯海角」照片上有一個怪圈
位我上者,燦爛星空

TAG:星空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