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瓦崗寨最能打的將軍,17歲開始造反,活得比程咬金還長

瓦崗寨最能打的將軍,17歲開始造反,活得比程咬金還長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在天下各地的起義軍中,實力最強最有可能奪取全國政權的非瓦崗寨莫屬。別的不說,看看當時的實力就知道了,617年李淵起兵時只有3萬人,而當時的瓦崗寨人數已經超過20萬,當時的竇建德雖然強盛,但也只有10多萬人。

在看看唐朝初期的文臣武將,秦瓊、程咬金、單雄信、徐茂公,羅士信、魏徵全部來自瓦崗寨,這些人全都是唐朝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只可惜因為李密的失誤,最後功敗垂成,多數人都歸順了李唐王朝。

瓦崗寨

在眾多的歸順將領中,有一位堪稱瓦崗寨的戰神,也是唐朝戰神級的人物,一生備受皇帝信任,即改名又改姓,為大唐王朝滅掉兩個皇帝,在小說電視中,更是被說成是神一級的人物,他就是徐茂公,也叫李勣。

有錢有糧的大公子

李勣,原名叫徐世勣,字懋功,不過小說電視中都叫徐茂公,今天我們也這麼稱呼好了。徐茂公是今天山東菏澤人,根據舊唐書記載,家境很富裕,家多僮僕,積栗數千鍾,家裡僕人很多,糧食也多,這樣的家世,完全可以成為一個紈絝子弟,可偏偏徐茂公不是這樣一個人,受他父親影響,徐茂公從小就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經常周濟沒飯吃的老百姓,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徐茂公

樂善好施充分證明了徐茂公是一個大好人、大善人,可是徐茂公還有更出格的事,在17歲那年,徐茂公放著好好的徐家大少爺不做,提著腦袋造反去了。也不知道徐茂公當時是怎麼想的。

瓦崗寨的當家的

徐茂公投奔的不是別人,就是瓦崗寨的創始人翟讓,當時和他一起去的還有一個人就是小說中,北七省的扛把子單雄信。其實單雄信也是山東人,而且和徐茂公是好朋友,倆人一起參加的瓦崗寨。當時他們倆一個二當家的、一個三當家的,也算是瓦崗寨的創始人。

單雄信

換個地方搶

徐茂公加入瓦崗寨之後,給老大翟讓提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換個地方搶。在古代農民起義軍都是官逼民反,能吃飽肚子誰還造反,所以大凡造反的都少不了燒殺搶奪,這也是沒辦法,不搶沒飯吃。

你說搶劫在哪不能搶,徐茂公有他的理由,他有兩個理由,第一,這是我們的老家,鄉里鄉親的都認識,不好意思下手,在碰上個親戚也下不去手。第二呢,河南宋鄭之間,那裡有運河,來往的船隻很多,商人也多錢也多,翟讓一聽,這主意好啊,那就換個地方搶。

也難怪小說中,把徐茂公描畫成軍師,乾的確實是軍師的活。

歸順李唐

瓦崗寨原本就像梁山泊一樣,打家劫舍劫富濟貧的,後來又來了一位大人物叫李密,正是他把瓦崗寨帶上了頂峰,領著大傢伙開糧倉打洛陽。

瓦崗軍

可惜後來李密犯了兩個錯誤,第一個殺了老大翟讓,第二就是天天和王世充打,這一點朱元璋做的就比李密高明,人家是高築牆、廣積糧,保存實力積蓄力量,最後在把老大小明王幹掉。結果這麼一折騰,強盛一時的瓦崗軍解體了。

瓦崗寨失敗後,李密投降了李淵,徐茂公當時帶著人不知道投靠誰好,這個時候還是魏徵出面,招降了徐茂公,讓他投靠了李淵。

不過徐茂公也真是仗義,他沒有居功,他把自己地盤上所以的軍馬糧餉編成冊,交給了李密,讓李密交給了李淵。

賜姓李

李淵那個高興啊,他覺得徐茂公不是一般人,都這個時候了還想著以前的老大,這是個品德高尚的人,大唐剛剛成立,國家正需要這樣的人,也需要這樣的榜樣。

李淵

這樣的人要好好表彰一番,所以李淵直接下令,封徐茂公為曹國公、右武侯大將軍,同時賜姓李。一下子成為皇族了,從此徐茂公也就是徐世勣改名為李世勣了。

歸順唐朝之後,李世勣幾乎參加了所有唐朝的統一戰爭,當然也是戰功顯赫,不光參與平定北方,還帶人參加了平定江南的戰役。

玄武門事變

雖然李世勣多次跟隨李世民出征,但是嚴格來說,李世勣不是秦王府的人,不屬於李世民的嫡系,他是屬於李淵的人,歷次的賞賜也都是李淵給的。

李建成

因此玄武門之變時,李世勣並沒有參與,並不是說李世勣不支持李世民,而是壓根就不屬於李世民。而且這麼重要的事,李世民也不可能找他們商議,頂多旁敲側擊一下,了解下他們的看法。所以資治通鑒中才有了這樣的記載,李世民寫信給李世勣,李世勣沒有接受李世民的邀請,而是保持了中立,這讓李世民很欣慰,這樣的人保持中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支持。

又改名了

李世民登基後對李世勣的最大影響是,又要改名了。古代有個讓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的規矩就是避諱。皇帝名字里有的字,甚至讀音一樣的,一律都要改。就比如說我們人所共知的嫦娥吧,其實人家原來不叫嫦娥,叫姮娥,就是為了要避諱,所以改名叫嫦娥,還有觀世音菩薩,改為觀音菩薩。

李勣

你想連神仙都要改,何況人,所以李世民繼位後,李世勣也改名了,他改的也簡單,直接把中間的世去掉了,改名為李勣。

攻滅東突厥

唐朝建立後最大的敵人,不是竇建德、王世充,而是北方的東突厥,而且這個東突厥很不給李唐面子,李世民剛繼位,就帶人來了,想參觀下長安城,還好李世民單子夠大,帶了六個人就直面突厥大軍,把突厥可汗嚇的夠嗆,最後是乖乖的簽訂協議回家了。

但是這個事讓李世民很不爽,而且這突厥也不講信譽,李世民就想著找個機會擊垮他,三年後機會來了,當時突厥遇到了天災,牛羊損失無數。

唐滅東突厥

李世民覺得滅掉東突厥的時候到了,630年,李世民派了六路大軍攻打東突厥,其中比較重要的兩路統帥一位是李靖,一位就是李勣。

兩位神一樣的將軍,相互一配合,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滅掉了雄霸一方的東突厥,解決掉了唐朝北方的心腹大患。

備受信任

武將歷來都是皇帝猜忌的對象,輕則罷官、重則殺頭,趙匡胤和朱元璋是這兩個辦法的典型代表。所以在古代武將的不好做,特別是開國功臣。

但是在這一點上,李淵父子做的是相當好,雖說也殺了幾個,但是畢竟多數都保留了,特別是李勣這樣的。

李世民

從加入唐朝集團開始,李勣就備受皇帝的信任,李淵信任他,給他賜姓、讓他做大將軍,李世民還信任他,臨終前讓他做兒子的託孤重臣,李治繼位之後還是信任他,很快把他召回朝廷,讓他做了宰相,這就是傳說中的出將入相。

除此之外,李治還給了李勣一個立大功的機會,就是滅掉高句麗。

滅掉高句麗

如果說,滅突厥,李勣還是副手的話,那滅掉高句麗,那李勣就是一把手了。

雖然高句麗只是東北方向的一個小國,但是在隋唐帝王的眼裡,這是一個不得不除之而後快的國家,所以從隋文帝開始,一直到唐高宗,前後五位帝王,有兩位親臨戰場,都想滅掉他,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

高句麗

到了唐高宗時期,雖然老婆管不住,但是高句麗一定要管一下。

666年,唐高宗李治任命李勣為行軍大總管,全權負責指揮前線作戰,在李勣的指揮下,經過兩年的努力,存在了七百餘年的高句麗壽終正寢了。這也是李勣一生中的最後一戰。

李勣實現了隋唐時期四代帝王夢寐以求的夢想,也直接重新塑造了整個東北亞的格局,一直到今天中國依然是這個地區的老大,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挑戰這個位置。

李治

669年,征戰一生的李勣在家中病逝,享年86歲(這個年齡新舊唐書記載的不一樣,新唐書說他86歲,舊唐書說他不到80歲)。唐高宗李治聽說之後,下令輟朝七天,還賞賜了棺木、陪葬昭陵,不過可惜,這些後來都被武則天又破壞了,因為李勣大人有個孫子,在武則天要稱帝時造反了,把武則天氣的直接把李勣的墓給毀了,可惜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李勣都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將軍,是瓦崗寨和唐朝的戰神,而且也是瓦崗寨中活到最後的將軍,超過了傳說中活了100多歲的程咬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佑風雲 的精彩文章:

煙台,被稱為雪窩的城市,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煙台名字怎麼來的?
濰坊,世界風箏之都,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濰坊名字是怎麼來的?

TAG:嘉佑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