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問:眾生世間是不平等的:有智愚,有貧富,有壽夭,有貴賤種種不平等的現象。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平等的現象呢?

宣化上人:就因為我們在前生不修行的緣故。所謂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世苦。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節選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宣化上人 講述

不可思議劫 精進修諸行

為度諸眾生 此是大仙力

我們在多生多劫一直到現在,都是懶惰放逸,對於佛法,還有所懷疑,不能勇猛精進。遇到正法,也不用功修行;遇到邪法,反而歡喜若狂,努力學習。佛不是這樣,他在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劫中,晝夜六時勤精進,勤修一切法門。他為了要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勤修。成佛之後,才有力量來教化眾生。這是大仙力,也就是佛力。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有一天,在地上抓起一撮泥土,放在手中,向弟子們說:「你們大家說,我手中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弟子們異口同聲地說:「世尊手中的土最少,大地的土最多。」佛又說:

「你們知道嗎?得到人身的人,如同手中的土那樣的少,失去人身的人,如同大地的土那樣的多。」

我們學佛,只有五分鐘的熱度,沒有恆心。就因為這樣,所以在六道輪迴中轉來轉去。有時墮地獄,有時生天,有時為修羅,有時做畜生,有時為鬼,有時做人。

可是做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謂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我們很幸運能得到人身,不要辜負為人的使命,要行菩薩道,一切以利益眾生為前提。不可自私自利,專為自己著想。有利則爭,有害則避之,這種行為要不得,要徹底明白「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生苦」的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鸚鵡、八哥念佛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早晚修這十念法,臨終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