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深度:Beats最便宜的耳機能嚴重威脅到HIFI耳機的利益?

深度:Beats最便宜的耳機能嚴重威脅到HIFI耳機的利益?

從實體櫃檯弄到一批Beats耳機(全系列),暫定出兩篇文章,一個urbeats 3.0評測(單獨拎出它是有原因的),一個大綜合點評。

頭戴耳機那倆(studio3和solo3)沒拍進去。下面是入耳式集合。

想來也有趣,這牌子就因首字母和中國某不雅詞重合,被坊間戲謔了好幾年。

而我知道Beats還是2010年lady gaga和碧昂絲合作的MV《telephone》,鏡頭滑過筆記本電腦上蓋,那個被做成logo的「b」字母真是酷斃了,我一直很相信自己的「審美」(眼光),預感這個logo會很牛X,當然,它也確實沒辜負我這個屌絲對它的預測,它成了高價耳機中賣的最好的那個。

用幾年的時間就迅速佔領了耳機銷售榜的寶座位置。創造了耳機銷量的神話。

進正文:紙質附件如上。左上角是個logo粘貼

除了耳機外的主要配件就是上面這些了

還有一個橡膠材質的收納盒,開口處封不住。

連同出廠安裝的耳套,一共4對,耳套厚度、造型、韌性比我手邊的森海塞爾IE60好很多,粘塵的問題不明顯,好於索尼傳統的哥套(ex系列)。

此外,還貼心的提供了2對「鯊魚鰭」耳撐,可進一步強化「穩定感」,避免掉落。不過,以我的實際體驗,Beats的耳套和腔體配合的相當好,入耳的穩定性,舒適感已經是滿分了。耳撐對我這種人來說,基本用不到,除非是跑步之類的運動場景下或許能用上。

耳套和耳撐的說明。Beats可能也考慮到了不同人的音色喜好差異,竟還提供了「雙節套」(強化高頻亮度和延伸)

表面毫無毛刺,拼接設計,前端很硬,表層光滑,後面稍微有一點點軟,類似橡膠。

沒想到的是,Urbeats 3作為有線耳機,還有磁吸功能!且磁吸力度對於它這個重量來說剛剛好。

眾所周知,這種功能基本都是藍牙耳機的專屬。而Beats這麼做,可能是考慮到Y型(等長線)耳塞往往收納不便的問題,像urbeats 3這麼一吸,正好可以套在脖子後面,也確實是方便。

鬱悶的是,除了urbeats 3以外的絕大多數等長線耳機,在不聽的時候,不論怎麼收納,(那過程)都會顯得很狼狽。

以上這些細小的設計,某種層面來說也強化了其市場競爭力——誰說「樣子貨」就只停留在「樣子」和「代言人」上了?

線還真是結實。只是扁寬線目前並不是Beats獨家了。

線控做工非常好,只是看著並不高調而已。手感、按壓回饋力度也都非常好。

插頭。

下面談音質:

搭配前端:IPHONE XR、海貝R3

前者暫且代表市面上聲音最健康的手機、後者暫且代表目前HIFI音樂播放器中准千元級音質(音色 推力)的實力。

urbeats 3國行正品到手價通常在400到500元之間。對比型號包括三星手機配塞AKG(售價跨度較大,綜合最高和最低,姑且算200元)、索尼EX650AP(正品價格299元)以及TFZ KING(老型號了,偶爾特價會低至400元 ),這幾個型號基本都屬於urbeats競品中偏HIFI的那一類。後面我們看看,beats到底音質是哪個水準。

TFZ這個素質確實高,儘管目前看著線材,插頭啥的掉檔次,但音質確實還是很能打,以音質論,保守估計還是能放在500到600元檔次的。分離度、密度、動態、靈敏度(對弱推力播放器很友好)都相當可以。

三星AKG配塞,人聲較潤澤,氣勢表現較好,聲音寬鬆、細膩,柔美,基本聽不出聽感缺陷,但非要比硬素質,還是遜色於其他三個,包括beats urbeats 3。具體不細談。

我沒想到的是,Beats urbeats 3和索尼MDR-EX650AP並無「明顯的素質高低之分」。具體談下:

音色上,urbeats 3低頻量感稍大(但不過分),高頻延伸、亮度、動態、分離度甚至要比索尼EX650AP還要再好一些,也許有一定的「音染型誇張」,但低頻和高頻所營造出來的「聲場」,以「耳朵」的感受來說,也是要超越EX650AP的,細節不說滿天飛吧,也至少是「蕩漾」在腦袋四周,有著更為「活潑」的「開放」的肆意感!索尼EX650AP的空間感相對較小,但在蘋果和海貝播放器接駁下,夠景的背景和飽滿緊緻的密度感稍勝urbeats 3.

聽urbeats 3,聲音像是盤旋在你眼睛那個位置(較高),索尼EX650AP位置感較低,壓在靠下的位置。這倆都稍悶一點點,估計都可以通過「雙節套」予以調節。但於我而言,沒必要。我是一耳朵,十耳朵都能被urbeats迷住的「音樂」愛好者。它這種飽滿的低音,以及極為舒展,柔韌的線條感還是非常吸引人的,明顯是照顧到了絕大多人的「聽感」喜好。

而相對的,索尼的低頻泛音相對少一些,更注重濃郁感、凝聚和下潛。下潛深度,兩個差異不明顯,都算是較高水平的低音了。

另外,關於這個耳機,有些人說是中高頻塞,還有些人說是低音塞,我覺得好逗。造成這兩種觀點的原因,可能要「歸功於」urbeats的腔體設計,它是那種可以深度插入耳道且無明顯不適感的塞子,若插的很緊,那低音量感明顯強大,若正常插入,低音力度、厚度適中,若輕輕外拔(此時佩戴也很穩)1到2毫米,則會感到高頻能量要強於低頻。實際上,Beats urbeats 3已經做的夠「地道」了……我覺得它在竭力照顧各種挑剔的耳朵。

400到500元之間的價格,與300左右的索尼EX650AP不相上下,甚至聲場更大……,頂著一堆明星光環,卻仍未忘「音質」,這差不多也算是「高性價比」型號了。當然,我最沒想到的,還是它的高頻超越森海塞爾CX3.00(美行200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森海塞爾IE60(600到700元),如高頻量感不亞於IE60,只是密度、乾淨程度、受制於Beats的「音染」,讓它顯得不那麼HIFI而已。話說回來,聲音要「六根」清凈,就得做到盡量「平衡」,如ex1000這種,這調音一旦有一絲刻意(動了情緒),可就不HIFI了。而骨灰級發燒友往往還就好拿這個刁難Beats的聲音。如果說老型號Beats聲不咋地也就罷了,新型號我覺得,再說就過分了。

扯了這麼多,urbeats 3當然是好耳機。功能、品牌、做工基本能秒殺一大堆比它低價的耳機了。我甚至在想,在Beats眼裡,可能所有品牌都是垃圾。而urbeats 3還沒做成准HIFI的聲音,都能賣這麼多,假如它稍微再使點勁(聲音和價格),哎……其他品牌真的,尤其中小品牌,生存空間將極度壓縮,甚至可能死光。Beats的極端火爆,動的可不只是競品的乳酪。部分媒體、發燒友和不那麼發燒的人,因利益或是某種「身份」常年貶低、調侃beats,在我看來,多少也有「惶恐」和某種詭異的「自卑感」成分在。

承認Beats是好耳機,真的就那麼難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聲指南 的精彩文章:

Beats性價比挺高 HIFI圈不待見的Beats全系列盤點

TAG:音聲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