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褚時健:我一輩子記著曾國藩這兩句話,我的所謂成功或許與之有關吧

褚時健:我一輩子記著曾國藩這兩句話,我的所謂成功或許與之有關吧

褚時健走了,享年91歲。

先後經歷兩次成功的創業人生,被譽為中國煙草大王、中國橙王。

1979年-1994年,褚時健成功將紅塔山打造成中國名牌香煙,使玉溪捲煙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大型煙草企業。

1999年1月9日,71歲的褚時健因經濟問題被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01年5月15日,因為嚴重的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居住養病,並且活動限制在老家一帶。2002年,保外就醫後,74歲的褚時健與妻子在玉溪市新平縣哀牢山承包荒山開始種橙開始第二次創業。2004年獲假釋;後減刑為有期徒刑17年,2008年,減刑至有期徒刑12年。最終減為12年,2011年刑滿釋放。

1995年,任玉溪捲煙廠廠長時的禇時健在關索壩新廠區

2012年11月,85歲的褚時健種植的「褚橙」通過電商開始售賣,褚橙品質優良,常被銷售一空。褚時健成為「中國橙王」。2012年,褚時健當選雲南省民族商會名譽理事長。 2014年12月18日,榮獲由人民網主辦的第九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特别致敬人物獎。

2019年3月5日,褚時健在雲南玉溪逝世,定格在91這個歲格之上。

喝多了機場成功學的雞湯便覺索然無味,而褚時健的人生之學卻說到實處,了解後心有戚戚然,全是人生經驗的驗證。

褚時健曾言,曾國藩的兩句話對他影響至深,我們不妨來看看:


上聯: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

下聯:世事多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兩句話雖然是通俗語言,但卻深含處世做人的哲理。這副對聯也是曾國藩家訓之一,他告誡子女不能貪圖享受,驕奢淫逸會毀掉一個人。做事不要忙亂,從容行事。

曾國藩出身寒微,當了大官還保持寒士家風,律己苛嚴,行事謹慎。曾國藩一生嚴於律己,從嚴治軍,嚴格管教弟兄子女,是一位合格的家長。

曾國藩在給兒子曾紀鴻的家信中說:「勤儉自持,學勞習苦,是君子的根本」,又說:「人才以陶冶而成」。歷史上不少名人的經歷也證明,誰經歷的苦難多,誰得到的東西也就多。

曾國藩在《勸誡淺語十六條》中說:「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大抵皆由勉強磨鍊而出耳」。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處於逆境中做出。曾國藩的同僚左宗棠也同意「好人半自苦中來」的觀點,他說:「古之讀書修身,卓然有所表現者,無不從艱難困苦中煉出。」

左宗棠的一句名言同樣說明這一觀點「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能經受住磨難的人才是真正的漢子,大丈夫當能屈能伸。

曾國藩一生有很多名言警句,其中蘊含哲理,今天我們依然從這些,名言中受啟示。

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

對聯上聯教我們做人,做好人,什麼是好人?即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之人,處事不卑不亢、懂得吃苦耐勞,並非只有大富大貴之人才是好人。

而做一名好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吃苦耐勞。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吃苦能磨鍊我們的心智,擴大我們的胸襟,增強我們的抗壓能力。

不吃苦,哪有能力去承擔責任!?

「中國橙王」褚時健非常認同這個看法,他在記者採訪的時候,對著媒體說道:

「對年輕人,我只能說,機會始終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你不注意,它就過去了。但是有了機會不一定能幹成,還得吃得了苦,要有想法。」

褚時健曾人生輝煌的時候跌落低谷,卻又在低谷中發奮崛起。其不服輸、肯吃苦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世事多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從容做事,要求我們心中要有準備,胸有成竹、自然可從容。

做事最忌諱的是,毫無準備、毫無頭緒,所謂「忙」,不過是因為自己沒有準備好。

一件事,如果不懂,我不敢幹。我向書本學、跟技術人員討論、自己琢磨,學了個七八成,有了把握,才敢幹。不能瞎指揮,不能盲目,一個人不懂就不要做,否則會把事情搞壞的。——褚時健

觀古博今,凡成大事需得胸有成竹,方可穩如泰山,然則敗也。

曾國藩天資愚鈍,但帶領的湘軍卻是所向披靡。究其原因,這也與曾國藩的籌謀規劃有關。

做事須從容,如何從容?不過是要求我們事先深思熟慮、做好謀劃準備。

心中有乾坤,手中有方寸,人尚可從容且穩。

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世事多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上聯教我們為人,為人要敢於吃苦,吃苦能磨鍊我們的心智,使我們更加堅韌。

下聯教我們處事,做事唯有事先籌劃、事先準備,才可從容淡定,方有成功的機會。

摘錄一段《褚時健傳》作者周樺口述的一段話,就能明白褚老對於上面曾國藩兩句話的汲取:

很多人都在問我說,褚時健到底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在家裡出了那麼大的事兒,應該說是家庭悲劇以後,他似乎還能像沒有事情發生一樣,把工作很順利地做下來,然後再從監獄裡出來。這是他人生很大的一個跟頭了,出來以後還能創業,他為什麼會這樣?難道他女兒自殺對他刺激不夠大嗎?難道牢獄之災對他刺激不夠大嗎?可是你看到現在的褚時健比任何人都平靜,別人在他面前跟他回憶的時候,對面的人激動的不得了,可是他卻很淡定。

我採訪他的時候,問過他女兒,他說得特別平靜,沒有一絲一毫的激動。而在說到他被劃為右派那段的時候,我都掉眼淚了,因為他實在是太苦了。他為什麼可以做到那麼淡定呢?我覺得是他生命的鈍感力。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經歷過父親去世,他有幾個感情非常好的兄弟,而在戰爭中,他的一個弟弟從橋上被綁起來,因為怕他逃跑,扔到河裡去了。他已經經歷過人生的生離死別,所以在他心裏面,生和死,人生的大起大落,成了他人生的一個底色,所以他能很容易讓自己通達。

反觀我們自己,能做到幾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貪官高價賣字變相索賄:不要殺我,我免費給你們寫字
寫字而不是描字,學書法一般不傳的秘訣!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