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國若留下這四位人才,那天下還會是秦國的嗎?

魏國若留下這四位人才,那天下還會是秦國的嗎?

魏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周朝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公元前344年稱王、至公元前225年為秦國所滅,共179年。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不過,在徐州相王后,魏國逐漸走向衰落,而秦國、齊國逐漸崛起。最後,在戰國中後期,秦國一家獨大,並由秦始皇嬴政來一統天下。就魏國的衰落,除了地理位置上處在四戰之地等因素,其實也和自身人才的流失存在直接的關係。在筆者看來,如果魏國能留下這四位人才,那天下就沒有秦國的事了。

一、吳起

首先,吳起擔任魏國西河郡守期間,創立武卒制。由此,對於吳起來說,擔任西河郡守期間,為抵禦秦國的進攻,修築了吳城(今山西省孝義市西南),還創立了魏武卒這一精銳的軍隊,以此幫助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中原。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除了擊敗秦國外,魏武侯派讓吳起和樂羊一起率軍消滅中山國,公元前387年,魏武侯以吳起為將,率軍討伐齊國至靈丘(山東省滕縣東)。由此,在戰國初期,吳起成為魏國的一員大將。但是,魏國還是沒有留住吳起,後來吳起投奔楚國,並在楚國推行了「吳起變法」。

二、商鞅

其次,商鞅年輕時喜歡法家學術,受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戰國初期,商鞅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魏惠王並沒有將公叔痤的話放在心上,促使商鞅在魏國沒有施展自己才華的舞台。在魏國得不到重用後,商鞅來到了秦國,並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在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在秦國推行了「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強大的奠定了基礎。此外,和吳起一樣,商鞅也是文武雙全。商鞅本來被稱之為稱衛鞅、公孫鞅,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三、張儀

再者,在戰國中後期,對於向中原地區擴張的秦國,山東六國保持較高的警惕,並因此形成了合縱攻秦的聯盟。面對山東六國的聯盟,秦國之所以可以分化和瓦解,縱橫家張儀可謂功不可沒。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因為在魏國等山東六國得不到重用,所以,張儀遊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對於張儀來說,通過分化楚國等山東六國之間的關係,為秦國向中原地區擴張創造了有利地環境。

四、范睢

最後,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對此,在筆者看來,和張儀一樣,范睢也更像是一位縱橫家。戰國中期,秦國將精力用在了和齊國的爭霸上。不過,范睢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也即和齊國結盟,以此攻打魏國、韓國、趙國這三國,從而實現了對山東六國的步步蠶食。這被迫離開魏國的四位人才,看看他們離開之後的歷史功績,哪個不是一等一的高手。也即如果能夠留下這四位人才,天下也就沒有秦國什麼事了。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蜀漢大將魏延,為什麼沒有位列「五虎上將」呢?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