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家騏:培養科研人才 平台氛圍很重要

王家騏:培養科研人才 平台氛圍很重要

78歲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家騏在閱讀材料。任芳言攝

從1993年到2019年,這20多年的時間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家騏已經擔任了5屆全國人大代表。

「這是我第27次參加全國兩會了。」王家騏告訴《中國科學報》。

78歲的他可謂吉林省代表團里的常青樹,身著卡其色西裝外套、藍色牛仔褲,滿頭銀髮打理得一絲不苟。

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吉林省代表團成員之一,王家騏剛到北京便「一刻不得閑」。在酒店接受完眾多媒體採訪後,他又馬上開始整理準備提交的議案、建議等材料。

在光學精密儀器設計領域,王家騏見證了我國重大和重點工程需求多種型號的光學光電儀器的研發,並率領團隊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

作為科研帶頭人,他表示:「課題組組長水平有多高,課題的水平就有多高。」而作為人大代表,王家騏對自己的要求也從未放鬆絲毫。

「人大代表來參會,其實是『批卷』來了。作為老代表,我感覺肩負的責任更重大,沒有理由不嚴格要求自己,更要常學常新。」王家騏說。

履職20餘載,王家騏表示自己切實見證了祖國的發展,也感受到國家對培養優秀人才的殷切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是一件大事,放到科研領域,我覺得不僅要引進人才,更需要自己培養出、選拔好人才。」他表示。

在王家騏看來,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不僅要靠好的待遇,更要有好的氛圍。

1963年,王家騏成為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究生,如今自己的學生也已經培養出一批批人才,多年的科研工作經歷讓他深切意識到良好平台的重要性。

「光機所是一個好地方。有課題,很多人會給你機會做;有技術難題,那麼多前輩可以幫你解決。」王家騏說,「我們搞科研、搞技術工作的,真正的目標是拿出實實在在推動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東西,所以更要有好的環境,讓人才能在這裡成長。要讓科研人員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既是國家需求,也是自己喜歡的。」

說到這裡,他還拿自己舉起了例子。「有人問我做人大代表這麼多年累不累?我不累。我能做一些工作,解決一些問題,那是另一種滿足感。」王家騏笑道。

來源:《中國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高溫熱化學裂解二氧化碳和水制太陽能燃料研究獲進展
科學家揭秘9900萬年前隱翅蟲的「舌頭」捕食行為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