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面對美國緊逼:俄羅斯迅速試射導彈回應,不過背後深意太多

面對美國緊逼:俄羅斯迅速試射導彈回應,不過背後深意太多

早期亞爾斯RS-24試射

2月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報援引俄羅斯國防部的消息,在當地時間11時31分俄軍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了一枚"亞爾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導彈在經過短暫飛行之後成功命中了位於遠東堪察加半島庫拉靶場目標,此次試射取得圓滿成功。從公開的簡報來看信息並不算多,但實際上這卻也是俄羅斯的新年第一射,其深層意義絕不僅僅只有檢驗裝備性能那麼簡單,畢竟這可不是普通導彈,而是被譽為俄羅斯戰略火箭軍核心的,具有戰略戰術意義的一款核威懾洲際導彈。不過說了這麼多,那麼俄羅斯此次試射究竟有什麼門道在其中呢?

亞爾斯RS-24參加俄羅斯閱兵儀式

這其中首先要提及的還是那個老調重彈的話題——檢驗裝備的性能。從2009年12月開始服役到2010年7月正式服役,在之後每年俄羅斯都會進行1-2兩次的該型洲際導彈的試射任務,這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檢驗裝備性能是否完好,是否能夠保持其原有的作戰能力,這不僅是俄羅斯會進行的試射,中美兩國每年也均會進行多次的類似檢驗裝備性能的試射,對於此沒有過多可質疑的。

早期的白楊-M洲際導彈

但是其意義自然也絕不限於此,在俄方的簡報中我們發現相較之前的"亞爾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可能還稍有不同,因為這次試射的該型導彈很可能攜帶了分導彈頭,這也為此次試射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含義,那就是檢驗分導彈頭的能力。"亞爾斯RS-24"洲際彈道導彈作為俄"白楊-M"的全新升級版本,擁有分彈頭打擊能力是其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理論上其至少可以攜帶3-4枚當量分別為15-25萬噸的核彈頭,在極端條件下甚至可以攜帶8-10枚左右的分導彈頭。然而要記住,這都是理論上的,究其真正的作戰性能如何呢?分導的突破能力又如何呢?這一系列的問題恐怕最終都是需要通過測試,甚至是實戰來說話,此次測試分導彈頭重要的目標就是檢驗性能,而從結果來看似乎還不錯。

美國試射民兵-3洲際導彈

在最後還要提另外一層意義,通常一個國家選擇試射洲際導彈的時機通常都會與國際環境變化有著重要的關係,此次試射也不例外。早在去年10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將退出早在1987年簽署的《中導條約》,當時俄羅斯就表示出了強烈的反對,但是本著國家安全的考慮以及防止冷戰的再次出現,俄羅斯還是儘可能的希望與美國進行談判。不過從近期美國公布一系列消息來看,美國已經正式宣布啟動退出《中導條約》的退出程序,甚至在2月5也試射了自己的"民兵-3"洲際導彈。面對美國在這種緊逼之下俄羅斯自然需要作出相應的態度進行還擊,而在此時進行洲際導彈試射就是最恰當的一種方式了,為此美俄雙方僅僅間隔數個小時進行試射也就可以理解了。

通過洲際導彈的試射,俄羅斯一方面向美國彰顯了自己能力,另外一方面也是給自己國民信心,畢竟面對美國來勢洶洶的威逼,也是需要給國民一顆定心丸。不過對於此次試射,美國還尚未回復,看來雙方的鬥法還將繼續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神之錘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全新升級的圖22,試圖恢復美俄平衡,戰略轟炸能力更強
號稱世界最強軍事組織也有難處?北約集體遠程火力不足,他也頭疼

TAG:雷神之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