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Voice:蘇富比也將拍賣 AI 作品,人工智慧藝術依然在爭議之中

Voice:蘇富比也將拍賣 AI 作品,人工智慧藝術依然在爭議之中

「人類不具備創造性,我們只是重新發明,在我們看到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繫。」

德國藝術家Mario Klingemann

計算機生成的藝術是藝術嗎?這個問題常常引發爭辯。但無論如何,藝術市場似乎已經為此做好準備了。

3 月 6 日,一件 AI 藝術作品將亮相蘇富比倫敦拍場。

拍賣的作品是一個名為《路人記憶 I》(Memories of Passersby I)的藝術裝置——由一個內置了計算機系統的木製柜子和兩塊屏幕構成。屏幕將顯示男人或女人的面孔,一個接一個,這些肖像看上去五官扭曲,頭髮模糊,有點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作品的意味——但它們實際是由柜子里的機器大腦創造的。

這是德國藝術家 Mario Klingemann 的作品。Klingemann 長期使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進行藝術創作,被認為是該領域的先驅。他的作品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等地展出。2018 年,Klingemann 的作品The Butcher"s Son獲得了 Lumen獎,這也是人工智慧生成的藝術作品第一次獲獎。

這不是 AI 藝術品首次被拍賣。2018 年 10 月,法國藝術團體 Obvious 用演算法生成的畫作在佳士得出售,售價 43.25 萬美元,是估價(7000-10000 美元)的 40 倍。「這標誌著 AI 藝術將踏上世界拍賣舞台」,佳士德在新聞稿中說。

不過,這件事很快引起了爭議,因為Obvious 實際上使用了藝術家 Robbie Barrat 寫的演算法,卻聲稱是自己的。並且,這幅畫人為干預的成分過大,Obvious 從計算機在不同時刻生成的畫作中挑選出來了這幅,將它列印出來,裝裱在金色畫框中,包裝得像一件大師作品。

但 Klingemann 的作品不一樣。在這裡,演算法本身才是藝術作品,因為屏幕上畫是不斷出現又消失的。「路人記憶 I 和以往拍賣的 AI 藝術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一件具體的藝術作品或者畫作,它有大腦」,Klingemann 說,因此,它是「自我生成的」。

生成式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簡稱 GAN)在 Klingemann 的裝置中得到了應用。Klingemann 使用 17-19 世紀之間的數千幅肖像畫作為訓練數據,然後,兩個神經網路互相對抗,生成網路從無到有產生圖像流,判別網路判斷生成的圖片是否真實,選擇接受或拒絕它們。生成網路由此不斷學習,最終生成作品。

「當然,我相信人工智慧技術在機器智能正在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並開始挑戰我們認為是人類獨有的一些能力」,Klingemann 說。「就像當代藝術家必須添加與他們時代的對話相關的東西一樣,拍賣行必須對這些新的創作和要求作出反應和迎合。」

那麼人工智慧真的能創造藝術嗎?有些人並不這麼覺得。儘管 Klingemann 強調這件作品完全由計算機生成,但他們認為,至少,這台機器還是 Klingemann 建造的。

不過,無論如何,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公眾對人工智慧藝術的認知,但同時,也留下了更多問題。Klingemann 認為,通過網路搜索,機器可以訪問任何知識,而我們的人腦太有限了,無法想像機器的創造力會變得多麼強大。Klingemann 的觀點是否過於激進?人類創造力是否有限以及創造力究竟是什麼?

「AI 藝術提出了很多問題。首先,除了新奇以外,它是否具有更多價值?最近機器人藝術家 Ai-Da 得到了大量曝光,但很少有人提及它生成的藝術的質量。我們如何評估 AI 藝術?我們應該採用與人類藝術相同的標準嗎?」,Arthur I Miller 在他的文章《機器比人有創意嗎?》里也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法國認可「光劍對決」為正式競技項目,想鼓勵年輕人多參與運動
#Voice:大肆渲染「Momo 挑戰」,可能加劇了不該存在的恐慌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