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許多用戶或許會為iOS生態的流暢感到愜意,並沉醉於蘋果設備的諸多人性化體驗中,但是對於其售後體系,想必不少用戶都會給出不滿意的評價。刻板的話術體系、繁瑣的流程,以及某些不近人情的規矩,讓消費者不論是面對蘋果的Genius Bar(天才吧),還是與外包出去的官方授權服務商打交道時,都或多或少會遇到不太愉快的情況。

私拆的iPhone,蘋果也給修了

但在蘋果遭遇iPhone銷量挫折之後,消費者與蘋果官方維修渠道的接觸中,最讓人感到不爽以及不解的「私拆拒保」,可能就要成為歷史了。日前,根據外媒MacRumors的報道,其從三處不同的信源處獲得了同樣一份蘋果內部文件,其中顯示,現在裝有第三方電池的iPhone,也能夠在蘋果的天才吧或者授權服務店享受售後服務。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私拆行為的產生,本質上來說是消費者追求更便宜實惠維修服務的結果,畢竟不論是Android廠商,還是蘋果的官方配件價格都要遠遠高出第三方。就以更換電池為例,在蘋果官網中的支持頁面上顯示,iPhone X之後的機型保外更換電池價格為528元人民幣,但淘寶上的第三方電池不僅有更大容量,而且價格普遍只有官方的一半甚至更低。

不過與消費者願望背道而馳的是,對於私拆這一行為,幾乎所有手機廠商在售後維修政策中都是極力反對,甚至絕大部分手機內部也都會通過各種形式的防拆標籤,來判定產品狀態。畢竟作為一種相當精密且封閉的電子產品,手機維修是有一定門檻的,而維修私拆設備無疑也將增大售後體系的運營成本。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只不過不同於Android廠商規定私拆之後「無法享受以上的三包政策,實行收費維修」,來彌補成本支出,蘋果之前的策略更加嚴苛,私拆之後官方維修體系是直接不予保修的,給錢都不行。即使通過電話諮詢官方的400客服或者郵件聯繫蘋果支持中心,基本上都會得到類似這樣的回復,「如果在第三方維修過或者客戶手動拆修過,屬於第三方私拆的行為,我們的售後可能無法維修,具體情況需要將您的設備拿到天才吧/授權維修點進行檢測,以告知您的說法為準」。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等真的拿著你的iPhone到了蘋果官方維修處檢測的時候,基本上工作人員都會告訴你,經過檢測發現,你的手機有非授權部件,不予維修。這時候消費者通常都會選擇自認倒霉,再去第三方維修,「頭鐵」的消費者可能就會找12315維權,儘管最後蘋果在多數情況下都會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為你破例。

其實,不讓你拆可能是為了更好的賺錢

不歡迎用戶私拆的背後是「標準作業程序(SOP)」的要求,在工作流程標準化的輔助之下,員工能很快找到工作重點,制定工作計劃,提高工作效率,讓所有部門的工作都緊緊圍繞業務展開。這是商業社會的必然要求,手機廠商的售後流程也同樣都是要與銷售流程、財務結算流程,以及採購體系匹配的。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就蘋果來說,其供應鏈體系都是緊密圍繞iPhone的設計需要而搭建,維修了私拆過的iPhone之後,如果再引發設備故障,就會面臨無法定損的狀況。而且這也是防止某些買家惡意損壞內部零件,進而產生騙保的情況出現。

此外,這也與蘋果獨特的售後維護體系有著密切關係,眾所周知其作為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的跨國巨頭,在全球範圍內自營門店數量是有限的,但為了讓更多用戶享受到售後服務,就會評估一些當地的知名維修點,授予授權服務商的稱號,其中例如百邦、天音科技等等。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這些蘋果授權服務商的營收主要是由三個部分組成,保內服務的勞務費、保外服務的利潤、其他保外銷售營收,儘管蘋果給錢一般都很大方,但是想要維持正常運營的話,依然需要足夠的維修單來支撐。因此為了保證合作夥伴的利益,或也需要通過私拆之後直接拒保,這種帶有「恐嚇意味」的措施來強迫用戶去官方維修點。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更加誅心的一點可以這麼解釋,由於手機採用的鋰電池壽命遠比其他手機硬體短,並且原裝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次數不如某些第三方產品。因此當電池壽命到了後只能選擇更換,但返修期間無法確定的時間成本,以及過保後電池部件高昂的價格——iPhone之前的原裝電池是588元,僅電池門爆發之後的2018年為218元,算上折舊已經是整機價格的20%了,再搭配上「私拆拒保」。直接讓很多用戶接受不了這樣不算低的成本,進而會選擇重新購買新iPhone X,如此一來,每年iPhone的銷量就得到了一定保障。

人總是要吃飯,蘋果總是要賺錢的嘛

蘋果放鬆自家維修體系的做法,最直接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大家腦海之中的第一印象——iPhone賣不動了。而是因為在去年6月,澳大利亞聯邦法庭向蘋果公司開出了一張900萬澳元的罰單,原因是蘋果拒絕維修由第三方修過的問題產品,澳大利亞聯邦法庭認為,即使蘋果手機或者平板電腦被第三方修理過,也不代表蘋果用戶所享有的消費者權益就此失效。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對蘋果這樣跨國巨頭而言,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論是出於節省成本還是統一標準,向消費者做一個順水人情也不是不能理解,因此也自然會逐漸根據澳洲法院的宣判結果,對維修政策做出改變。

而更加深層次的原因,或是蘋果想要收攏之前遊離在其售後體系之外的用戶。在這份新聞中還有這樣的描述,「如果修理與電池無關,Genius Bar和授權店現在被指示忽略第三方電池並繼續正常服務」,翻譯過來就是,這些之前根據蘋果政策被官方維修機構放棄的收入,都要儘可能的抓到手裡,之前蘋果順風的時候不屑於賺的錢,現在逆風了自然就「真香」了。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最後,這則蘋果或將會於本周四在全球執行的文件,一般消費者,特別是自己的iPhone在過保之後通過第三方更換的,建議抓緊時間行動起來,利用這裡面的一個小條目:如果出現電池標籤損壞、遺失或者防水膠使用過量,天才吧和授權店可以為用戶換機,但僅收取換電池的費用。

雖然說這項服務可能僅僅提供給在保用戶,但是換機和更換電池明顯是兩個不同的維度,拆過的iPhone和沒拆過的更是天差地別。這也就意味著用戶可以自己將手機原裝電池先拆掉,然後換上淘寶定製的和原版一樣外觀的第三方劣質電池,換完之後故意多上防水膠,然後向蘋果維修人員申請換機。

告別私拆拒保,蘋果又雙叒叕一次向現實低頭

但至於這個羊毛薅不薅,甚至能否成功,還得看各蘋果官方的態度。但是不出意外的話,在各路黃牛的「圍攻」之下,蘋果的這項政策在如果真的遇到大量的問題,想必也將很快就被堵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快手宣布春招1000餘人,主要以研發線為主
續航超600公里 北汽EU5 R600申報信息曝光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