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36歲舉槍自殺,舉世哀悼,日本除外

她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36歲舉槍自殺,舉世哀悼,日本除外

和平日久的年代中,或許不應重提戰爭年代的血淚史 ,會被人扣上「破壞氛圍」的帽子。因為有人認為,在國家如此發展之際,總有人重提當年的屈辱歷史,實為殘忍。或許正是得益於這種心理,人們對「南京大屠殺」的關注,已經不復從前了。大多數人秉持著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來對待南京大屠殺,導致這樁慘案被沉寂下來。

但在國際社會中,猶太人在二戰中的慘狀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種極大的反差,似乎也在說明著什麼。其實關於南京大屠殺被世界所知曉,便得益於一名女子,名為張純如。一個柔弱的女子,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讓世界各地知曉南京大屠殺這樁慘案的過往,讓世人正視這樁血腥史。換言之,若是沒有張純如的挺身而出,想必時至今日,世界上也不會知曉在中國還曾發生過南京大屠殺的慘案。

其實張純如與南京大屠殺相距甚遠,她生於1968年,美籍華人。在她的印象中,關於祖國,只有家人的口述,南京大屠殺亦是如此。199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純如接觸到南京大屠殺畫展,那照片中慘遭殺害的中國人,衝擊著張純如的內心。更讓張純如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世界歷史對這樁慘案沒有一絲的記載。隨即,張純如下定決心,寫一本書,讓全世界都知道,日本在1937年侵華之時,在南京幹了什麼事情。

隨後,張純如便遊走在各大史料檔案館。在面對那些史料時,張純如痛苦萬分,氣的發抖。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歷史,在張純如手中整理成冊,而張純如也在接觸歷史文檔的過程中,迫於歷史的壓力,患上嚴重的抑鬱症。但張純如依舊工作在第一線,對此,張純如的解釋便是:「忘記大屠殺,其實就是第二次大屠殺,我不忍讓這30萬民眾再死一次!」

在張純如的不懈努力下,《南京大屠殺》一書正式出版。就這樣,張純如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將這段被世界遺忘的歷史重現在世人面前。隨後不久,美國相關法律通過決議,在歷史教材中增加中國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實。但張純如的所作所為,卻讓日本暴跳如雷。張純如對日本的這種態度,也是倍感失望與無奈。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舉槍自殺,希望藉此來引起世人對南京大屠殺的關注。當張純如的死訊被披露後,舉世哀悼,但唯獨日本除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洛陽西漢古墓出土「液體」,專家:古人煉製仙藥,檢測局作何解釋
舌尖上的梁山泊,美食才是《水滸傳》的拐點,張順竟給宋江下毒?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