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五運六氣理論 傳承中醫藥文化基因

五運六氣理論 傳承中醫藥文化基因

《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理論不僅汲取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而且將中醫藥學知識及其臨床應用發揮到極致——

五運六氣理論 傳承中醫藥文化基因

□ 張登本 陝西中醫藥大學

五運六氣理論 傳承中醫藥文化基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所謂五運六氣理論,簡稱運氣理論、運氣學說,是在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氣—陰陽—五行—神為理論基礎,運用天干地支符號作為演繹工具,推論相關時段氣候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影響的理論體系。在現存中醫書籍中,最先論述這一理論的為《素問·六節藏象論》以及《素問》第七十六至第七十四(含《素問》的兩個「遺篇」《刺法論》《本病論》),共計10篇文獻。該知識體系涉及天文、地理、曆法、醫學、流行病學、因時因地因人用藥原則等方面的知識。

如果說《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醫藥學知識中的皇冠,那麼其中的五運六氣理論就是這個皇冠上的明珠。該理論知識體系不僅充分汲取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而且將中醫藥學知識及其臨床應用發揮到極致。

運氣理論以「氣—陰陽—五行—神」為構建知識體系的核心文化基因

該理論體系在強調天人一體,萬物一氣,認為人類疾病的發生是自然變化的產物的認知基礎上,既以「氣—陰陽—五行—神」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將其作為構建其知識體系時的核心文化基因和靈魂,使知識體系的各個層面散發著濃郁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氣息。故有「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天元紀大論》)之論。

五運、六氣都是氣運動變化的結果

「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哲學範疇和文化基因,是中國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自《內經》將「氣」理論引入到醫學領域以後,就成為構建自己理論的重要思維方法。無論是「五運」之氣或是「六氣」,都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氣」運動變化的結果。在氣是天地萬物生成、演化本原的思想指導下,認為「五運」和「六氣」及其變化規律,都是存在於天地間的「氣」運動變化的結果。指出「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揔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問·天元紀大論》)此處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機,物種紛繁,有萬千變化的宇宙結構模型。這個富有生機、不斷運動的宇宙在其演化過程中,產生了氣、真、元(三者均指「氣」)物質本原,進一步演化為陰氣和陽氣,在陰陽二氣相互作用下,產生了九星、七曜、天地、萬物。就在萬物都是氣生成的背景下,《內經》認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素問·至真要大論》),就明確指出了「五運」之氣和「六氣」,同樣也是天地間陰陽之氣生成的。將「通天下一氣」(《莊子·逍遙遊》)分解為「五運之氣」和「六氣」兩類,運用五運之氣和六氣運動變化規律解釋天地間複雜多樣的物質運動形式,以此為據演繹出了天時—氣候—物候—人體生命的整體結構模型。

氣象變化是陰陽二氣作用的結果

基於陰陽五行是自然萬物「之化之變」基本模式的認知,該理論體系以此為方法論,廣泛闡釋自然界「運」和「氣」的變化。「化」是運氣的一般狀態,是常態,即是按干支甲子推算的結果。而「變」則是運氣活動的特殊狀態,是適時的實際氣候,與干支甲子推算的結果有差異。在「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觀點的指導下,以「陽道奇,陰道偶」為原則,將天干地支進行了陰陽、五行的屬性劃分及規定。經過陰陽、五行規定的天干、地支,自此被賦予了時間、空間,甚至氣象、物候、生物特徵等自然科學的內涵,成為推算和演繹運氣變化規律,以及運氣變化所產生相應的氣象變化、物候變化、疾病流行情況等。其中的「五運」內容,側重於五行理論的應用;「六氣」內容則側重於陰陽理論的應用。二者雖然互有側重,但卻交叉重疊,充分體現了「陰陽之中有五行,五行之中有陰陽」的學術立場。該理論體系運用陰陽理論總結氣候變化規律。認為氣候變化是一個有序的循環,氣象變化和人體、萬物一樣,都是陰陽二氣作用的結果。同樣,運氣學說把五行之氣在天地間的運行用五行來表示,在此哲學背景下,五運之氣有了陰陽太少之分,六氣又有三陰(太陰—濕氣、少陰—熱氣、厥陰—風氣)三陽(太陽—寒氣、陰明—燥氣、少陽—暑氣)之別,五運和六氣又被納入五行屬性的規定之中。於是運氣理論運用陰陽之間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規律,運用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論,全面地解釋任何一個(干支紀年)年份的歲運(中運)、歲氣,以及一年之中不同時段(季節)的主運、客運,主氣、客氣、主客逆從、客主加臨、運氣合治的變化規律;解釋天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的影響,預測疾病的流行規律,指導臨床診斷用藥等。「神」概念在該理論中予以兩次明確的內涵界定,指出「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進一步引用《易傳·繫辭》之「陰陽不測謂之神」(《素問·天元紀大論》)作為「神」概念界定,十分明確地將「神」概念表述為用陰陽概念表達的自然界客觀事物固有規律,並以此作為「神」概念的合理內核,而五運六氣理論正是對這一規律的有力揭示,也是充分表達了「氣—陰陽—五行—神」論是運氣知識體系架構中的核心與靈魂。可見,該理論不僅僅是將「氣—陰陽—五行—神」論作為文化基因加以充分應用,使前人長期積累的天文學知識、氣象學知識、物候學知識、醫藥學知識,按照天時—氣候—物候—醫學模式加以有序化、條理論、規律化,同時也賦予了氣—陰陽—五行—神理論以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內涵。

運氣理論充分闡述和體現了「天人合一」理念

「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素問·至真要大論》)中的「神」,是用陰陽概念所表達的自然界客觀事物固有規律。這是《內經》「天人合一」理念的又一表述,是指人與自然的陰陽變化規律相通相應,是人體生命發生、存在的必需條件,如「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寶命全形論》);如「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素問·六節藏象論》)即是最明確的表達。仔細推究,所謂「天人合一」,就是指人與天地間存在著天人同源(同源於氣)、天人同道(規律、節律同步)、天人同構(表現在一元結構,即氣結構;二元結構,即陰陽結構;三元結構,即三陰三陽結構;四元結構,即四象結構;五元結構,即五行結構)、天人同化(人身氣化出自於天地氣運變化之中並受其影響)、天人同象(是指天地自然之象與人體生理病理之象相通相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論述的內容即是指此,這也是應用運氣理論指導臨床辨證、臨床處方用藥的思維背景之一;也是為何在《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既論五運六氣知識,又論藏象內容的緣由,而且是《內經》中唯一的一次)。

所以,人體各組織器官的生命活動,都不能離開自然,必須順應自然(運氣)的變化。無論是生理狀態下的氣血營衛循行、津液代謝、臟腑經絡陰陽之氣的消長變化,還是病理狀態下的脈象、氣色、相關癥狀,無一不受自然界氣運活動的影響。因而在臨證診治疾病必須以此整體觀念為指導,「謹守病機,無失氣宜」,並且要強調進行鍛形煉神的養生之道,以增強人體對自然的適應能力。該理論所論述整體觀念的全部內容都是「人神之通應」之具體表現。這在《內經》構建的運氣理論具有全面而詳盡的展示,所以《素問》的運氣十篇結合古代的天文、曆法、氣象、物候等自然科學知識,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及其與自然的聯繫。具體運用時,以干支為演繹工具,總結和推求各年氣候的變化及其對生物,尤其是人體的影響,並以此為據確立相應的治療法則和臨床用藥規律等內容,無論所論之五運知識,還是有關六氣的內容,無一不是這一文化精髓的體現,也是對「天人合一」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觀念的全方位表述。

運氣理論構建了以「和態健康」理念為核心的大健康生態圈

何謂「和態健康」理念

這雖然是《靈樞·本臟》確立的命題,但是卻在《內經》10篇專論五運六氣知識的篇章中予以充分運用的,並反覆強調人類各項機能狀態必須與氣運變化相燮的新理念。所謂「和態健康」理念,原文是從「血和」「衛氣和」「志意和」「寒溫和」方面對《內經》多次提出「平人」標準內涵的精準概括。

血和 首先是血的生成之「和」,血量充足,質地優良,是「血和」狀態的基礎和前提;也必須保持循環運行流暢和調,還涵蓋血液生理機能正常發揮之「和」,及與氣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的密切關係之「和」。

氣和 僅針對衛氣對汗孔的「司開合」及「溫分肉」的雙向作用,達到對人體「寒溫」效應的調適,衛氣的這一雙向作用在人體的生理狀態和病理狀態下均有體現。人體在生理狀態下,通過「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天暑衣厚則腠理開,現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五癃津液別》)的過程,完成對自然界寒暑氣溫的調適,以確保人體在任何氣溫條件下各種生理機能的正常進行。

志意合 「志意」合論,不是「志」與「意」的疊加,也不是修辭中的偏義,而是將「志意」上升到與「魂」「魄」同為心藏之神的下線支系,是指「心神」對心理活動中的情緒表現、機體反應性、機體對環境氣候和病理狀態下調適性等機理及其能力的表達。

《內經》以神概括人體生命活動的調控規律,而「志意」「魂」「魄」三者共同支撐著「神」對人體生命機能的調控。「志意」既調控人體內在的各種機能,也調控著人體如何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故有「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之論。意志、魂、魄都是心藏之神的表現方式,相互間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存在著相互交叉、互相調控的複雜關係。「心藏神」「神明出焉」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調控中樞,魂、魄支撐著心神對生命活動的調控,而「志意」有機地聯繫著心藏之神與魂、魄,共同配合,完成人體自身的調控活動。

此處表達了「意志」支系四方面作用:一是「御精神」「收魂魄」的作用,即有駕馭「魂魄」和精神,能對人的行為、意識、精神狀態,以及本能活動的調控,屬於機體的自我調控能力;二是「和喜怒」的作用,即調節人的心理活動並使之和諧有序,防止怒、悔等不良情緒的發生;三是「適寒溫」的作用,即通過衛氣對汗孔的「司開合」及「溫分肉」的雙向作用達到對人體「寒溫」效應的調適;四是防禦作用,能調動人體的防禦系統,使人體免受邪氣傷害之苦(《靈樞·本臟》)。

寒溫和 是指人體通過自身體溫的調適機能,既使人的體溫處於適宜各種機能得到最有效發揮的狀態(即生理狀態),又能使人體積極適應生存環境的氣候寒溫變化。此處以氣候之「寒溫」概指人類生存環境的所有影響因素。

人體之所以能實現「寒溫和」,是通過人的志意、衛氣、陽氣、血、津液等綜合作用實現的。

一是「適寒溫」作用。「志意」這一生理狀態的作用機理較為複雜。首先是指人體處於生理狀態時對體溫的「寒溫」調適,從而使人類體溫保持恆定。這是通過衛氣「司開合」的雙向作用實現的。因為衛氣既能溫煦人體,給人以熱量,又能在盛夏氣候炎熱高溫之時,衛氣在「志意」的作用下使汗孔腠理處於鬆弛的「開放」狀態,汗出而熱散(《靈樞·本臟》),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靈樞·五癃津液別》)。若人在隆冬嚴寒之時,「志意」就會通過衛氣使汗孔腠理閉「合」,腠理緻密,汗孔閉塞,以防止衛氣「溫分肉」所產生的熱量耗散,達到維持人體生理所需的體溫而「適」應之。

二是對人體處於病理狀態下「寒溫」的調適。當人體在感邪發病出現惡寒、發熱等病理反應時,「志意」也是通過衛氣對汗孔的「司開合」及「溫分肉」的雙向作用達到對人體「寒溫」效應的調適,如外感表證的惡寒和發熱癥狀發生機理即是如此(《素問·調經論》)。

三是衛氣對汗孔的「司開合」及「溫分肉」的雙向作用,達到對人體「寒溫」效應的調適。衛氣的這一雙向作用在人體的生理狀態和病理狀態下均有體現。人體在生理狀態下,通過「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天暑衣厚則腠理開,現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五癃津液別》)的過程,完成對自然界寒暑氣溫的調適,以確保人體在任何氣溫條件下各種生理機能的正常進行。此時雖然是在「志意」的「適寒溫」作用支配下,通過衛氣對汗孔、腠理開合的調適環節實現的,但是離不開人體的津液通過氣化為汗或尿的方式予以協助。這一過程可以表示為:志意→衛氣→腠理、汗孔開合→出汗或不出汗→適寒溫。結合《內經》運氣知識評價「寒溫和」的內容,顯然強調人身之「寒溫」與人類生存的「氣交」之中氣運變化之「寒溫」更應當是「和」的狀態,這才是「寒溫和」的全部意涵。

此處集中體現了以運氣理論為基礎的中醫「和態健康觀」(又稱「三和健康觀」,即「血氣和」「志意和」「寒溫和」)內容,這一意涵能夠清楚、準確、科學地表達《內經》原生態的健康觀念,既符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本色地健康理念,也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l世紀四維健康觀念相契合。所謂「人之常平」,就是指人的健康狀態。「平人者,不病也」(《素問·平人氣象論》)。顯然是以「平人」對今之健康的界定,是指機體沒有任何病痛的狀態,包括形體、精神,以及機體適應性方面均健康的人。所謂「和」,就是對無病機體健康的界定和評價,是對人體各項機能和諧有序的狀態,即「健康」機體的界定,也是對健康的評價標準。

為何以「和」來評價「人之常平」狀態

「和」有和順、和諧、有序、協調、適中、恰到好處之意,也特指「身體健康舒適」的狀態。如此可知,《內經》將「血氣和」「志意和」「寒溫和」作為「人之常平」內涵的評價,是完全科學的、合理的,也是恰如其分的。此處之「和」,就從機體的內環境、心理活動、機體對外環境的適應性方面,表達了健康的內涵以及評價內容,而運氣理論就是基於和態健康理念,討論人類生存環境中的氣運變化,以各個不同氣運變化的疾病流行特徵為臨床實例論證氣運變化給人類健康的影響,然後以此為出發點,提出了不同氣運變化條件下流行疾病的治療用藥和組方法度。將「天人合一」理念完全融入「和態健康」理念之中。

無論從《內經》運氣知識架構中的氣—陰陽—五行—神論核心文化基因,還是對「天人合一」整體思想的全面運用,以及「和態健康」的理念,都能充分體現這一知識板塊所蘊含的中醫藥理論的文化基因。(張登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干祖望:從痰、濕、瘀、虛、心火論治神經性耳鳴耳聾
論中醫之水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