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

上周,中央美術學院的校考落下帷幕。「央美藝考的難度係數」、「藝術考生花式被虐」等話題也一年一度地成為近期藝術圈的討論熱門。

如果你以為各校的美術考試還是擺一組靜物或者請一位模特讓所有考生來畫,再打分選個優劣高低,那可就大錯特錯了。近年來美術學院的試題可謂是越來越突破常規,難度與年俱增。

今年央美藝術設計類的一個考題是,以「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 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為題,設計一件作品方案。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2019年央美考題

不僅要求學生解讀策展人這段並不直白的表述,更需要他們在創作完成後闡釋清楚自己作品的構思邏輯或製作說明。以至於很多人吐槽說現在語文不夠好的話,根本不可能考得了央美的藝考。

上面這道雙年展的設計題目還只是一道設計基礎的考題,另一場造型基礎的考題則是要求考生們根據「我的群體」這一概念作畫,要求「在畫面中以繪畫的方式通過造型元素的構成,來表達我與我的群體之間的關係」。

看到這兩道考題,你能想出什麼好想法呢?考生要在短時間內解讀好題目,發揮創造力設計好作品,還要靠著平時積澱的紮實基礎把自己的想法完美表達出來……真是極其艱難的一件事。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中央美術學院

其實央美藝考的「變革」,早在4年前就開始了。一是為了改變學生們由各輔導班出來的千篇一律「押題」作品,更重要的還是想遴選出更有實力的考生。

以前只是簡單給一個方向或主題讓考生進行繪畫,很多人就會備好幾張適應各種主題的畫,到了現場再給「默寫」出來,這樣很大程度上體現不出考生的真實水平。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在百度搜索「美術藝考」,全是各種輔導廣告

於是在2015年,央美首發藝考變革,可謂一鳴驚人。當年藝術設計的考生一進課室,發現老師在分發棒棒糖。一開始還以為是央美讓大家不要太緊張的「人文關懷」,等到試卷一發下來,這才傻了眼。

題目要求考生將棒棒糖吃掉,再根據自身的味覺感受結合糖紙上的設計元素進行再設計。這第一次讓考生擁有更多自由發揮空間的嘗試,讓有些準備許久卻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考生直接選擇了離場。

但央美的老師們對此是滿意的:「靠過去背記的一些符號到考場重演一遍考上中央美院,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央美藝考閱卷現場

再之後,央美的2016年藝術設計的考題分別是畫出你想像中轉基因魚的形態,以及更「過分」的:描繪你想像中轉基因魚生物細胞的形態組合。

以當時社會討論的熱點轉基因為題,是央美從2015年的個人體驗到2016年的社會焦點的一次遞進式出題嘗試。「轉基因」試題也是首次跨界,將試題涉及的內容與生物學聯繫了起來,希望考生有更廣的知識面。

2017年,央美又出新招。這次的考題是「根據鮑勃·迪倫的一首歌《答案在風中飄蕩》,給這位諾貝爾文學獎新晉得主設計一款獲獎證書」。題目既涉及了當時的熱點,又跨到了音樂與文學的領域上。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鮑勃·迪倫

對於2017年央美的「奇葩題目」,也有出了考場的學生忍不住調侃:「以前是告訴你畫什麼,現在是你想畫什麼畫什麼。至於畫出來的成績——答案在風中飄蕩。」

央美的改革雖然苦了一眾考生,但也有受到了很多藝術家及普通人的支持。大家覺得這才是培養藝術創造力的美院該有的樣子,「要不然每年都考頭像,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直到2018年,央美藝設考題要求考生畫出「幸福指數」這一主題。這更為抽象的題目又將考試難度提高了不止一個級別,堅定地向外界傳達出央美的希冀:招收更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未來藝術家,而非死板的繪畫機器。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央美與國美均與蔡元培先生「國立藝術院」頗有淵源

如果說藝術設計類專業更要求考生們關注時事以「通今」的話,源自中國傳統的國畫及書法專業便是更注重考生們的「博古」能力了。

以往中國畫學院的考題頂多就是要求考生們根據某一首古詩來作畫,雖說需要考生了解古詩文的含義,也算是考察了文化水平。但事實上頗多考生還是按著自己備好的山水、人物或花鳥畫來選擇最接近的畫面進行默寫,完成試題。

而去年,央美直接讓國畫類的考生「自作七絕古詩一首」,讓很多自以為有備而來的考生傻了眼。今年則是讓考生們直接創作央美校訓了,考試內容為:盡精微,致廣大。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創作中的學生們

在書畫試題的出題上,央美的變革也是頗得人心。因為事實上,中國歷代書畫家講究的就是要精通「詩書畫印」四藝。

書法、國畫、包括篆刻都是納入了以往的考察範圍,唯獨「詩」的考察一直不敢嚴苛要求。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只重視繪畫的表面技巧,而忽略了其背後的文化內涵與價值。

央美對文化功底加強要求的這一番改革,也算是一次追根溯源的極好嘗試。要想挖掘、培養出真正的藝術人才,正必須這樣做。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四大(美院)校長: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顏文梁

半個世紀前,蔡元培、林風眠及劉海粟等等有識之士留洋學成歸國,紛紛在國內開辦各種藝術學院。希望「以美育代宗教」,將美學理念根植於新中國人的想法中以提高國民生活品質的。

當時一代中國藝術從業者們留下的諸多記錄,至今仍在浙江省博物館、檔案館等地熠熠生輝,記錄著前輩們對於中國美育的美好未來設想與希冀。

別再說藝術生好考了,央美的試題你看得懂嗎

1946年藝術理論試題 浙江省檔案館供圖

我們挺過了美學教育遭到極大破壞的年代,也經歷了將藝術作為補救「學習成績不好」的荒謬時期。在美育的發展上,學蘇聯、學德國、學美國……我們已經走過了太多的彎路。

而現在,因強國而漸生的文化自信讓我們開始審視自身,思考我們自己的文化藝術究竟是什麼,適合我們民族、社會,能與這個新時代接軌的藝術又是什麼。我們終於開始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這是過往一代藝術教育者們的夢想,也是此刻,我們肩負著的重任。由美院藝考開始的一系列革新正是這一新時代開啟的徵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美育也會有一個讓先輩們感到欣慰的未來。

資料來源:

藝術學科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研究——以「藝考熱」現象為視角

當代中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設計素質教育探索研究

又是一年藝考時 看考生如何花式被虐

半個世紀前 中國美院藝考題什麼樣

藝考回眸話變遷

央美藝考:答卷水準下降,老師反而滿意

被央美虐得幸福么?這些年央美都出過哪些刁鑽考題

央美藝考要求考生作詩被指「太虐」?閱卷人卻說他們在於應試博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望Sowarm 的精彩文章:

敷鴉片面膜,用汞做帽子,時尚史就是「死亡女裝史」
清水裕子:30歲始學插畫 日本傳統美女在她筆下玩搖滾

TAG:手望Sow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