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古代,漢化是很多少數民族最後的結局,但漢化並不是全部

在古代,漢化是很多少數民族最後的結局,但漢化並不是全部

縱觀中國歷史,少數民族在古代就只有兩個結局,要麼歸宿,要麼離開。比如五胡侵華事件中,只有鮮卑逃過了漢人最後的清洗,因為鮮卑人當時和漢人已經沒有了任何區別。比如清朝,因為清朝強硬的將自己部分文化融入漢文化中,才順利的掌管了漢人兩百多年。

而元朝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因為元朝堅決不漢化,在中原王朝的地盤上待了短短的89年就被漢人給驅趕出去,而元朝在撤退時留在中原王朝的那部分蒙古人,也在幾代人之後徹底的成為了漢人的一部分。看完上面這些,應該很多人對漢化這兩個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這裡要特別聲明一下,漢化並不是全部。

不管是古代也好,現代也罷,中原王朝給世人的印象就一個字「大」。大家知道「大」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文化的不同,傳承的不同,傳統的不同,風俗的不同。先不說交通不發達,信息傳遞慢的古代,就算是在信息傳遞快的現代,一個省的東邊和一個省的西邊,風俗習慣都有很大的差距。甚至一個縣裡,縣北邊和縣南邊的風俗習慣都有區別。

但是文化的影響都是多方面的,比如纏足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清朝纏足的之後漢人,但是在清朝中期,滿人,旗人的女子也開始纏足,這點就是最好的例子。文化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一直都是雙向的,所以說,漢化雖然對少數民族的影響非常大,但是漢化並不是一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秋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何有些人說中華文明起源西方,還硬要把夏商周和埃及牽扯到一塊
為何古埃及兩千多年前的石刻至今依舊栩栩如生?沒有風化過的痕迹

TAG:晚秋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