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我在東京馬拉松當志願者

我在東京馬拉松當志願者

編者按:《箱根駅伝不完整科普文》一文的作者Chrisdayo參與了今年的東京馬拉松多語言志願者的工作,在比賽當日,她體會到了工作以及天氣帶來的辛苦,也感到了選手對他們表示感謝而生出的溫暖。參與東京馬拉松會上癮,參與東京馬拉松志願者服務也會上癮,今天我們一起看一下她作為東馬志願者的獨特體驗。

抱著從決定來日本讀書那一刻起就下決心要成為2020東京奧運會志願者的Chris,為了積累盡量多的經驗,報名參與了今年東京馬拉松志願者工作,這是她實現奧運會夢想的第一步。

1

申請並順利成為志願者

報名東京馬拉松志願者需要提前在官網上註冊成為會員,填寫個人資料,包括一些基本信息及語言能力等等。

官方介紹中說今年比賽預計需要一萬一千名志願者,如果報名人數超過該數量則採用抽選方式。

我報名參加的是多語言志願者,就是可以運用多種語言與其他國家選手交流溝通的志願者,而且在報名的時候,組委會會讓你選擇你希望參加的工作區域是起點還是終點。

由於起點區域集合時間太早,即使乘坐從我家出發的首班電車也不能準時抵達,所以我的第一志願就選擇了終點區域。

申請結果很順利,我順利地當選了。

組委會在通知你申請成功的同時會告訴你在哪個崗位工作,崗位有給水、發獎牌、會場引導等等,我所在的工作組是會場引導9組

從今年開始,往年都會舉行的志願者說明會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以郵件的形式給每個人發幾份電子版的志願者手冊,要求大家熟讀。

我認為這個方式很好,既不需要把所有人都集合起來,也可以節省紙張,方便快捷又環保。

志願者手冊中詳細說明了每個崗位當天集合的時間和地點,具體的工作內容是什麼,遇到突發情況該怎麼處理,比賽當天的流程等內容。手冊中也明確說明了禁止將手冊內容外泄,因此在這裡就不繼續展開了。

2

冷雨中的志願者服務工作

3月3日比賽開始前兩天,每位志願者需要自行前往位於東京台場的TELECOM大廈領取自己的志願者裝備。裝備包括一個包、衣服、手套、帽子、一張地圖、手環、需要寫上自己名字的布牌以及多語言志願者需要貼在身上的標誌。

裝備中配有的全都只有英文標誌,我自己又去要了一張中文標誌。

3月3日比賽日,我早上7點起床,吃早餐,再次檢查背包,準備好乾糧和水,8點出門坐電車,9點到達集合地點——二重橋前站。

事先我們被告知需要從6號出口出去,但此時那個出口已經被封鎖住了。但是警衛告訴我們只要穿上志願者的衣服就可以從這個口通過。

於是我披上一身黃色鎧甲,從被封鎖的地下口披荊斬棘來到地上,那一刻真的覺得自己特別神氣。

進入志願者帳篷後,志願者們依據自己被分到的組去找自己的leader。我們組的leader先讓每個人都自我介紹互相熟悉一遍,然後便開始給我們進行當天工作的詳細說明。

我們組裡除了我以外大家都是參加志願者工作五年以上的老手,這讓我感到十分安心。

同時我也觀察到,我們這個帳篷里的志願者多數為中老年人,年輕人佔少數,多語言志願者中除了英語以外精通其他語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從一開始就被大家寄予厚望。

簡單的介紹過後,leader帶我們到實地進行講解和說明,這時距離比賽開始已經過去半小時了,終點處負責遞水以及頒獎牌的志願者們都已經忙碌起來了。

我覺得我們會場引導的工作與他們相比實在是輕鬆太多了,因為在進行實地勘察後,leader居然告訴我們現在可以休息一個小時了,可明明我們還什麼都沒開始干。

比賽當天的雨一刻都沒有停過,經驗不足的我犯了一個致命性錯誤——穿了一雙不防水的鞋子。工作開始前,鞋子和襪子就已經全部濕透了。

精英選手通過後,我們的工作正式開始了,一般選手也陸陸續續衝線,我們需要根據每個人號碼牌不同的顏色將他們引導到不同通道去取自己的行李。

由於天氣寒冷,選手都顧不及自己完賽的喜悅,他們大多數是全身顫抖甚至嘴唇發白,要我們幫助舉手叫輪椅或救護人員過來的情況實在不在少數。

還有許多選手無法自己披上毛巾或者無法擰開水瓶蓋,我們都會上前給予幫助,還有一些選手在分流時沒有看清楚,走錯了方向,因為動線問題他們不能逆流回去,此時我們需要叫leader過來把他們帶回去,這中間就有很多中國同胞,我需要跟他們解釋他們走錯了方向,必須要在帶領下才能繞回去。

有時也會遇到希望我們能幫忙拍照的,但志願者手冊中明確說明我們不可以幫選手拍照,只能拒絕,但大家也都表示理解,這點讓我很感謝。

由於天氣寒冷,不僅選手,我們志願者也出現了低體溫癥狀。我因為早早就濕了襪子和鞋子,一度無法忍受寒冷,身體止不住顫抖並且無法站立,甚至四肢僵硬。

leader看到我的狀態後讓我趕緊回帳篷休息,志願者帳篷里備有幾個暖爐,志願者們圍著小小的暖爐紛紛烤著自己僵硬了的手腳和濕透了的手套、帽子、衣服,我對面的一位負責遞水的志願者的手套更是可以直接擰出一地的水。

3

一句句感謝令人溫暖

在短暫的休息後,我又起身回到工作崗位,雖然身體暖和了一點,但還是耐不住雨水和低溫的打擊。

這時拯救我的是每一位從我面前路過的選手,我們對選手們說著「恭喜」、「辛苦了」後,大多數人都會回我們一句:「謝謝,你們也辛苦了」,這簡單的一句話此時異常的溫暖。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歐美的選手們,在聽到我的「congratulations」後都會回我一個燦爛的笑容並主動與我擊掌,大家的熱情和活力看起來根本不像是在如此惡劣的天氣下跑完了42公里的人。

我還遇到了一位白人選手,他彷彿想要向我展示出所有他會的日語,對我說了「謝謝!」「再見!」「你好可愛!」,他的話語把我們所有人都逗樂了。

比賽中還有許多大陸、香港、台灣、澳門甚至馬來西亞的選手在知道我會中文後都會熱情地跟我說謝謝,這一切都讓我忘卻了寒冷,感到十分溫暖。

從11點半到下午4點,我們站在工作崗位上迎接了上萬名選手,為他們指導方向,解決難題,而我更是中文英文日語無縫切換,我們leader對我寄予的厚望已經誇張到企圖希望我與一位只會說著某種我們誰都不知道的語言的選手進行溝通,而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下午4點多,我們迎來了最後一位選手,所有人自動站成兩列,為那位選手鼓掌。在最後一位選手通過後,所有人把現場的垃圾都收拾乾淨後,我們的工作就到此結束了。

這次真的非常感謝我們小隊的其他成員和leader,如果沒有他們,我一定無法完成這次的工作,在這麼惡劣的天氣下,所有堅持到了最後的選手和工作人員、志願者們都值得為自己驕傲。

4

來過一次就上癮

我突然明白了在工作開始前,我們組裡最年長的70歲的老爺爺(下圖後排右二)對我說的一句話,「小姑娘,只要來過一次,你就會上癮的唷。

這句話真的太正確了。

另外一件讓我頗有感觸的事情,是在經過了一天的疲勞,準備坐電車回家時,在二重橋前站看到的一個牌子。

「馬拉松大會會一直持續到你到家為止。回家路上小心。」

點擊你感興趣的標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跑說 的精彩文章:

《強風吹拂》第十八集,箱根驛傳的發令槍打響了
《強風吹拂》第十九集,青竹綻放的時候開始了

TAG:悅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