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酗酒、性騷擾……澳大利亞大學「迎新周」真的那麼不堪嗎?

酗酒、性騷擾……澳大利亞大學「迎新周」真的那麼不堪嗎?

編輯:向光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官方網站截圖)

澳大利亞大學的「orientation week」(迎新周)也被稱為「O Week」。數十年來,迎新周的慶祝活動一直是酗酒、性騷擾和欺凌的同義詞。

(《紅色地帶》報告封面)

早在2018年迎新周期間,一份長達200頁的關於大學校園欺凌的報告經澳大利亞媒體發布,報告中提到在大學校園裡存在不少高年級學生欺凌、虐待新生的行為。這份報告被稱為The Red Zone(紅色地帶),指的是迎新周期間,一年級學生最容易遭受性侵犯和被迫過度飲酒的問題。

報告的作者Nina Funnell說:「雖然多年來已數十次試圖阻止這種行為,但性侵犯和欺凌活動仍在繼續。近年來,一些學生和父母聲稱欺凌導致了自殘甚至自殺行為。」

「重口味」迎新「傳統」不堪入目

據正在悉尼大學攻讀文學學士學位的GabbieLynch說,一年級的新生被迫坐在酒吧的骯髒地板上幾個小時,被高年級學生呼來喝去,並被強迫喝酒。「在整個迎新周期間每天都喝得酩酊大醉,有一天她早上醒來時竟在自己房間里發現了三名陌生男子。」Lynch說。

(圖片來自《紅色報告》)

在2016年,Lynch參與了另一場令人不安的儀式,其中有100多名新人被趕入黑暗的房間,有人不斷地將死魚扔在他們身上。Lynch說:「我感覺自己患上了幽閉恐懼症,因為我的臉被推到別人的腋下和椅子上,人們尖叫哭泣,特別是很多女孩子」。

還有一種被稱為「綠色妖精」的儀式,把一群一年級男生灌醉、脫光然後全身塗成綠色,穿梭在校園。此外,還發生過要求男學生手持女學生的內衣自拍,並聲稱自己曾經與該名女學生發生性行為等行徑。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不雅及侮辱人格的行為加入儀式中。比如,新生會在咖啡館外被戴上狗項圈,從狗碗里喝水。

(圖片來自澳新網)

被迫剪一個令人尷尬的髮型;喝掉倒於某人剃光頭皮上的酒,更甚者被強迫從垃圾桶中飲酒。

(圖片來自澳新網)

紐卡斯爾大學一名畢業生揭露到:「『傳統』項目還包括多組學生(2人一組)比賽喝完24瓶啤酒,期間還需吃掉自己的嘔吐物。全身赤裸在走廊遊盪更是常有的事……」

多組學生比賽喝完24瓶啤酒,期間還需吃掉自己的嘔吐物。(圖片來自澳新網)

(圖片來自微悉尼)

另據澳大利亞Marie Stopes機構估計,澳大利亞每年約有4000名留學生做流產手術。同時,阿德萊德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在阿德萊德婦幼醫院做流產手術的人中有1/3屬於留學生。還有一家位於墨爾本的Fertility Control診所表示,他們每天至少要給一名留學生做流產手術。

新生被迫「表演」用鞋子喝酒。(圖片來自澳新網)

如何預防被侵害

針對迎新周存在的各種問題,新到澳洲的同學們如果有防範意識,在遇到危險情況時能正確應對,那麼就會大幅度減少受侵害的幾率。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事館早在2017年就專門編製了《昆士蘭州留學生領事保護指南》,總結了涉及留學生的常見案例和應對經驗,希望藉此提高廣大留學生的安全意識,平安、順利地度過海外求學時光。

(《2017年昆士蘭州留學生領事保護指南》封面)

《指南》中說,在昆士蘭州發生過中國留學生被侵害甚至被殺害的惡性案例。人身傷害大多涉及財物糾紛或搶劫,或者性侵害,或是在對方酒後、吸毒後失去自控能力所致。

你需要注意:小心飲料被做手腳!

(《2017年昆士蘭州留學生領事保護指南》截圖)

當與別人相處時,一定要有防範意識。

(《2017年昆士蘭州留學生領事保護指南》截圖)

性侵犯屬於刑事犯罪。性騷擾、強制觸摸、猥褻、強暴以及任何形式的身體侵入都屬於性侵犯,無論男女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但是如果能夠採取以下預防措施,那麼將大大降低被侵犯的機率:

(《2017年昆士蘭州留學生領事保護指南》截圖)

問題非主流,利用好迎新周,開啟留學美好生活

其實,負面消息容易被誇大,同學們也不要過份大驚小怪,迎新周的積極作用才是主流。澳大利亞的許多大學會在迎新周為新生們提供大學生活的介紹,並讓新生們有機會在開始上課之前了解自己的校園和同學,有利於開啟未來新校園的美好生活。下面這些國際學生度過迎新周的方式也許會為你提供一些積極的參考:

·Sueshe Htet Htet Tun來自緬甸東枝(Taunggyi)

Sueshe Htet Htet Tun在悉尼科技大學學習商科。(圖片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迎新周是海外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是你獲得關於學習、設施和大學體系基本信息以及遇到終身朋友的時機。我給那些參加迎新周新生的小貼士是不要錯過校園參觀活動,因為知曉校園布局是今後學習的很重要部分,所以你需要知道你要去哪裡!」

·Jasmine Jauw來自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Jasmine Jauw是悉尼科技大學的預科班 (Foundation Studies)的學生。(圖片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在迎新周期間,學生需要踴躍。結識朋友,更重要的是與你的新朋友講英語。我發現很重要的是用英語與我的朋友交談,因為我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交談,聽到不同的口音。」

·Tehsin Mansuri來自印度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

Tehsin Mansuri(左)是悉尼科技大學INSEARCH學院一名科學文憑學生。(圖片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做一份清單,並在迎新周期間帶上你需要註冊的所有重要文件。了解迎新周的各項活動,組織計劃好,並參加所有的活動。你在大學朋友越多,樂趣也會更多。」

·Jaydon Zhang來自中國北京

Jaydon Zhang正在悉尼科技大學學習傳媒。(圖片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在迎新周,大學會盡量讓學生感到越少壓力、越舒適越好。很重要的是學生一定要參加所有的迎新周活動,並參與一些社交活動。我的最佳秘訣是要有更多的信心,不要害羞。也不要害怕與不同的人交談,因為這是提高你英語的最快、最簡單的方式。」

·Johana Luhur來自印度尼西亞泗水(Surabaya)

Johana Luhur是悉尼科技大學INSEARCH學院的科學文憑學生。(圖片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首先,學生應該準備好他們需要註冊的東西,例如護照和註冊表。他們應該檢查電子郵件,了解迎新周的時間表。學生應該準時參加迎新周活動,遵循迎新周的程序。如果他們不了解事情(例如:時間表或校園地圖),他們應該問一個學生幫手,以便獲得正確信息。學生不應害怕提問題。迎新周也是遇到新朋友和結交新朋友的機會,所以學生不應該害羞,他們應該與他人交談,一起享受樂趣。」

參考資料:

《大洋日報》,2019年2月21日,《迎新周=酗酒 性騷擾?澳大學欲改名解難題》

澳洲網,2018年3月2日,《性教育不足 每年4000名澳留學生流產》

《大洋日報》,2018年2月28日,《澳大學「紅色地帶」驚人 新生遭虐待問題嚴重》

SBS,2018年2月26日,《灌酒、扔死魚……報告揭澳大利亞多所大學驚人」迎新「習俗》

澳廣網,2018年2月26日,《報告揭露久負盛名的悉尼大學令人震驚的新生欺辱傳統》

澳廣網,2018年2月26日,Shocking college hazing rituals at prestigious Australian university revealed in report

微悉尼,2018年2月20日,《用私處喝酒、戴狗項圈、吃嘔吐物……澳洲這所大學的迎新儀式,讓全國人怒了!(多圖)》

英國《每日郵報》,2018年2月19日,Eating their own vomit, wearing dog collars and drinking from each other"s genitals: Disturbing hazing rituals exposed as thousands of young teens head off to University O-week

澳新網,2018年2月19日,Penis drinking one of many degrading rituals at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2017年2月21日,《如何充分利用大學O Week迎新周》

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館官方網站,2017年7月11日,《2017年昆士蘭州留學生領事保護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耗資一億日元,「日本人形機器人No.1」石黑浩打造機器人觀音
警惕!千萬別輕易吃下這種「聰明葯」,否則後患無窮!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