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活與罪:吃不飽就餓著,要不然就可能成為「三反」人員

活與罪:吃不飽就餓著,要不然就可能成為「三反」人員

活著是人慾望,也是本能。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見,不吃飯必然會餓死,餓死了那也就活不下去了,所以,自古以來,活下去的信念,往往能讓人變得無所畏懼。

1961年,用謊言和數字遮擋著的糧食短缺問題在蘇聯徹底爆發,之前為了政績,為了數字好看,為了討好上級,虛假瞞報等現象明目張胆的進行著。然而,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當飢餓肆意襲來,當肚皮渴求糧食時,任誰都淡定不了。

由於糧食產量的下降,導致肉類、牛奶、食用油等生活品出現大面積短缺,城市內的糧食供應也隨之短缺,結果造成了全國性的恐慌。雖然很多地方有政府救急補貼,但是蘇聯政府補貼的是錢,不是糧食,有錢買不來糧食。

與此同時,為了保持蘇聯「富足安定」的形象,在波羅的海國家,東德等與西方國家近鄰地區,蘇聯政府一如既往的增大糧食供應量,於是,蘇聯國內就出現了戲劇性的景象,那些窗口地區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睡得香,而全蘇聯其他大部分地區的民眾則都在忍飢挨餓。為了保持社會的穩定,蘇聯政府於是又再次實行了憑證供應的制度。

做事就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為了調動農民種地的積極性,蘇聯政府發布命令,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此舉雖然得到集體農莊的歡迎,但是同樣也導致了城鎮居民的恐慌。蘇聯的百姓們紛紛走上街頭舉行罷工,嚴重抗議政府這種「漲價」行為,大家紛紛打出了「反對新價格,打到新價格」的口號,尤其在工業密集地區,這種抗議行動更加嚴重。

1962年6月份,赫魯曉夫親自進行全國播報,赫魯曉夫告訴蘇聯人民,現在受苦,是為了將來過上更好的日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赫魯曉夫向大家保證,一定在以後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的。為了表示重視,赫魯曉夫還派遣米高揚到事態較為嚴重的新切爾卡斯克進行實地調研,以更好的解決問題。

同去的科茲洛夫告訴民眾:提高物價是為老百姓好,因為今天把物價提高了,明天就會有足夠的肉類供應了。為了明天的好生活,今天就先過一下苦日子吧。緊接著,科茲洛夫又將思想提高到了另一個高度,他表示:提高物價是為了鞏固國防,高度發達的工業是保衛蘇聯的基礎,任何人破壞這種工業都是對蘇聯的反對,這種行為是三反:反蘇、反黨、反政府。

然而,民眾已經被餓的發暈了,誰還想吃這種精神食糧呢?很多人對此是不滿意的,騷動仍在進行著。為此,蘇聯政府不得不調動警察、安全部隊和軍隊進行鎮壓。在新切爾卡斯克鎮壓事件中,共有23人被打死,100多人被逮捕,在武力的鎮壓下,蘇聯政府終於穩定了糧食恐慌帶來的社會騷動。

別人都是吃一塹長一智,蘇聯政府在經過這件事後,卻仍舊不能有所領悟,依然以精神教育的方法試圖讓民眾對其恢複信任,而它卻未能從本身找出問題的癥結,以至於,1962年從美國進口糧食,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依然要用大量的黃金去美國換糧食,蘇美爭霸,蘇聯有槍,美國有口糧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一鍋煮 的精彩文章:

淡定的百萬大軍:蘇聯解體時,蘇聯龐大的武裝力量為何無動於衷?
蘇聯的大清洗運動,究竟是怎麼回事?

TAG:歷史一鍋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