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軍一個旅包圍巴軍一個連21天,三封信成功勸降,戰後才知上當

印軍一個旅包圍巴軍一個連21天,三封信成功勸降,戰後才知上當

戰敗了丟人嗎?戰爭中被俘虜丟人嗎?這個答案在一般人眼裡應該是趨於一致的。男子漢上戰場都是為了戰爭勝利,帶著榮耀而歸,但是被俘虜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當然,作為對戰雙方,擊敗敵人正常來看會有勝者的「銳氣」,對於戰俘一般不會有「好果子」吃。但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戰爭卻將劇情大幅反轉。「禮遇」一詞可謂實至名歸,這一點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極為明顯。

在東巴戰場北部,卡馬爾普爾矗立在邊境線。由於城池堅固,印軍多次炮火攻擊均在巴軍機槍掃射下無功而返。由於傷亡慘重,火力支援供應緊張,印軍無奈取消進攻。但是面對邊陲小鎮不可能無功而返,包圍圈就此形成。為減輕傷亡的同時奪得戰爭勝利,精準瞄準的炮火不斷轟擊卡馬爾普爾。但在炮火猛攻之後的衝鋒時,印軍多次被擊退。無奈之下,印軍做出了長期圍攻的準備,雙方的僵持繼續。

被圍困會涉及到人員、武器裝備和糧食的消耗。巴軍的拚死抵抗好似完全忽視了各種因素,這讓印軍產生疑惑。但陰雲很快消散,在1971年12月4日巴軍電報被接獲,內容就是「守軍要求撤退」。得到如此好消息後印軍最高指揮官古巴克斯?辛格少將決定從心理上擊潰守軍。第一封信:以心理疏導為主,聲明彈藥和物資全部被截獲。而據點肯定是要拿下的,在昨日印度也與巴軍全面開戰,對於之後的行為需要守軍自己考慮。但是,寫信有用的話還要機槍幹什麼呢?印軍將領很快送出第二封信,巴軍的回應除了掃射仍無其他。

此時的印軍將領有多生氣值得尋味,但是第三勸降封信還是照常發出。「出於某些理由,我不能給你們更多的時間。如果你帶著這封信來見我,那最好不過了。我向你擔保你不會受到傷害」。而對於這封信的迴音可想而知。此時的印軍指揮官怒火中燒。但是怒火還沒發作出來便得到了一個讓人很吃驚的消息——「守軍投降了」。不過此事值得一提,守軍的一句話讓他們成為了自豪地「戰俘」,讓他們受到了「軍人」的尊重,印度陸軍參謀長馬內克肖上將特意發出賀電「點贊」巴軍的英勇。

戰後連隊士兵回憶道「我們投降是根據上級的指示,而非勸降信的存在」。據後期統計,巴軍不到140人連隊竟抵抗印軍一個旅長達21天,而更可怕的是在守城過程中幾乎未有人員傷亡。

作者:苦盡甘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只向美俄服軟,從不向中國服軟,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輸給中國
英軍兩年埋放450噸炸藥,將一座山移平,造成數萬德軍傷亡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