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小行星的防禦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需要新的科技來自保

科學家:小行星的防禦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需要新的科技來自保

在威脅地球安全的所有隱患中,小行星撞擊是可能性最大的一個。

在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達10公里的小行星撞在了今天墨西哥灣的位置,掀開了恐龍滅絕的序幕。

連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都無法在小行星撞擊中倖免,我們人類又多什麼呢?

科學家:小行星的防禦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需要新的科技來自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08年,在前蘇聯的通古斯河地區,一聲巨響震驚了所有的人。這一次爆炸所釋放的能量,大約相當於1000萬~1500萬噸TNT烈性炸藥,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這次爆炸,將西伯利亞一片面積相當於東京(面積2188平方公里)的森林夷為平地。

雖然目前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仍然是一個謎,但人們普遍相信,這很有可能是小行星撞擊產生的。

即使這次爆炸與小行星無關,但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的桑地亞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馬克-伯斯拉夫表示:想要造成同樣後果的大爆炸,只需要一顆直徑20米的小行星就足夠了。

科學家:小行星的防禦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需要新的科技來自保

可是,在茫茫太陽系中,直徑上百米的小行星又何止成百上千!超過1公里的小行星,同樣不計其數。

人類的安全,正處於嚴重的威脅之中。

是以,科學家們始終持續關注著小行星的動態,防止地球再次被襲擊。就算小行星不可避免地造訪地球,我們如何消除其威脅。

萬一小行星到達地球,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強大的武器將其破壞。

而最近的一項模擬表明:我們對於破壞小行星的想法,可能過於樂觀了。

模擬結果顯示:不論是用核武器還是飛船去撞擊小行星,雖然會對小行星的外層造成嚴重的破壞,但似乎並沒有辦法將其核心炸碎。小行星的硬度,似乎超過了我們的想像。因此,想要摧毀小行星,我們還需要更加強大的武器。

科學家:小行星的防禦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需要新的科技來自保

事實上,對於小行星,我們目前來說最好的選擇,或許是利用核武器等方法將它們炸離軌道。在它們靠近地球的時候,通過爆炸的衝擊波,讓它們向別的方向去運動。

不過,這個方法畢竟治標不治本,這些小行星有一天可能還是會重新靠近地球。所以,發展更強大的武器,對於我們來說仍然至關重要。

好在,目前來說,地球並沒有受到任何小行星的威脅。近些年,不太可能有體積相對比較大的天體靠近地球。人類要做的,就是未雨綢繆,不要等到它們到來的那一天,才發現科技還不足以拯救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求知者 的精彩文章:

太空中的鑽石星球,距離40光年,NASA科學家帶我們「實地考察」
10條好玩的冷知識,海豚有3胃

TAG:科學求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