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19年GDP「保6」形勢下的就業你懂的:回歸校園!

2019年GDP「保6」形勢下的就業你懂的:回歸校園!

就短期效果而言,在校進修可以暫時延遲就業。不過,作為經濟下行避風港的校園,是否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延遲體量」呢?

從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可以體會到,「經濟下行壓力」疑似是今年的主旋律。

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預期已經下調到6—6.5%,是幾十年來的最低值;2019年的新增就業崗位預計1100萬個,與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相比,處於緊縮狀態。

與此同時,2019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包括大學、高職、高專畢業生)將達到843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宏觀經濟形勢不好的大背景下,教育將成為重要的調節手段。

「今年財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

也就是說,按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90萬億人民幣計算,中國教育經費保持在4%的水準,即3.6萬億人民幣,這將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投入最多的一年。

職業教育承載「推遲就業」的短期目標,高職、中職院校將成為國家財政的投入重點。

高職院校100萬人的「大擴招」將降低「准入門檻」,吸納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剩餘勞動力。同時,中等職業教育還將設立國家獎學金。

另外,曾經被嚴控的企業辦職校的口子也被打開了。

針對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深造」(升碩、升博、留學)也算「就業」,與畢業生「簽約」、「簽合同」並稱為就業成功。

重點大學的「推免」政策推動了本科生升研,很多雙一流大學推薦、免試錄取研究生的比例都超過或接近50%。

2019年考研學生人數達到290萬人,同比增長21%,是十幾年來增幅最大的一次,也創下改革開放40年來報考最高紀錄。

即便如此,最終能考上研究生的人數也不過70萬人,對「推遲就業」的貢獻率不到四分之一。

可以想像,2020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還會增加,尤其是往屆生。

從政策層面分析,研究生的錄取率是否會因此而提高呢?

學生通過在校進修延遲就業,對個人而言也是蓄勢待發的積累過程。不過,當前的教育資源是否能承載如此巨大的「延遲體量」呢?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國際教育知名專家,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資深自媒體人,獲評網易號「2018態度風雲榜年度耕耘作者」、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剛Andrew 的精彩文章:

清華是世界一流了嗎?QS排名之外的這道坎雙一流大學能邁過去嗎?

TAG:趙剛Andr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