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雄闊磅礴的王鐸草書《唐詩十首長卷》 網友:四百年來的大手筆!

雄闊磅礴的王鐸草書《唐詩十首長卷》 網友:四百年來的大手筆!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又字覺之,號嵩樵、石樵、凝樵、雪山。明萬曆二十年生於河南孟津雙槐里。十四歲開始讀書,十六歲入癢,三十歲中舉,天啟二年三十一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崇禎十一年任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教習館員等職。弘光朝遷建立,入閣為次輔,次年降清。清順治三年,以原官禮部右侍郎兼翰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充《吸史》副總裁。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同年晉少保。順治九撲病逝故里,謚文安。

王鐸詩書畫皆有成就,尤以書法見長。其書法諸體皆能,而草書成就最高。王鐸的草書風格集二王、摻入唐人狂草之法,同時還吸收黃庭堅、米芾之傶點,自櫥一幟,將草書推向一新的高度,影響中國書壇四百年余年。王鐸草書大氣磅礴,他那神彩飛動、多姿多彩的韻律感,有著極強的烈的沖鬺力和震撼力。他的筆法極其豐富,以中鐸為主,八面出鋒。在圓圑中回鋒專折,注意含蓄,同時又折鐸,增強勁動健之勢。

此件《草書唐詩十首長卷》筆力厚拙穩健,點畫遒勁婉轉,古意甚濃;運筆飛動,粗細起伏帶顫動的韻律;墨色渾厚,乾濕濃淡富於變化;字與字之間所引帶,行與行之間也相互參差。王鐸在書寫時中摻入了唐人狂草之法,多個人奇崛書風。運鋒抑揚頓挫且極富變化,有些字落筆時稍用頓筆「藏頭」,往往留下一團墨滯,收尾時又陡然起筆,輕細的點畫引帶至下一字開首,氣脈貫通。墨色濃淡多變,由濃墨下筆,一直寫到色淡墨干,由渾厚漸變為枯澀。粗細輕重、枯濕濃淡的起伏跌宕,是筆墨產生很強的韻律感。結體的大小錯落和崎側多姿,行距的疏密相間和揖讓開合,也增強了作品的奇逸之勢。此幅草書手卷較之立軸更顯得流暢、淋漓、狂放、恣肆,氣勢雄闊磅礴,反映了他典型的草書本色面貌。

1、題玄武禪師屋壁 杜甫

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赤日石林氣,青天江海流。

錫飛常近鶴,杯渡不驚鷗。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遊。

2、秦州雜詩19 杜甫

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候火雲峰峻,懸軍幕井乾。

(風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築壇?

3、送 遠 杜甫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4、玉台觀 杜甫

浩劫因王造,平台訪古游。彩雲蕭史駐,文字魯恭留。

宮闕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傳有笙鶴,時過此山頭。

5、觀李固請司馬第山水圖 杜甫

方丈渾連水,天台總映雲。人間長見畫,老去限空聞。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此生隨萬物,何處出塵氛。

6、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7、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8、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9、江南旅情 祖詠

楚山不可極,歸路但蕭條。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

劍留南斗近,書寄北風遙。為報空潭橘,無媒寄洛橋。

10宿龍興寺 綦毋潛

香剎夜忘歸,松清古殿扉。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凈,青蓮喻法微。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丙戌三月十五日,戲書於北畿,為天政賢坦。吾書學之四十年,頗有所從來,必有深於愛吾書者。不知者則謂為高閑、張旭、懷素野道,吾不服,不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拒付文人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小楷《曾白珩先生墓表》
趙孟頫《靈隱大川濟禪師塔銘》

TAG:拒付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