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西漢末年,天下人擁戴王莽是真是假?

文史宴:西漢末年,天下人擁戴王莽是真是假?

文/劉路

自從儒學成為第一帝國的官方意識形態以來,儒家主張的「禪讓」就是壓在西漢皇帝心頭的大石,從漢武帝折騰得天下戶口減半開始,要求劉家退位讓賢就是越來越多的儒士的心聲,而王莽簡直就是「賢」的化身,所以對他的擁戴成為了漢朝的主流思想。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祥瑞坐實的「周公」

1

王莽是一個天生的導演。如果古代有奧斯卡,那麼連續數屆的最佳導演獎非王莽莫屬。

王莽復出之初搞的「人事任免四人小組」,不過是一次不經意間的霸氣側漏。好戲,才剛剛上演。

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在王莽的暗示下,益州政府命塞外蠻夷自稱越裳氏,獻白雉一隻、黑雉兩隻。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據《尚書大傳》記載,周成王時,周公輔政,其聖德遠傳海外。遠在今寮國、越南一帶的越裳氏因此而向周朝貢獻白雉,以表示自己的仰慕之情。因此,越裳氏獻雉可謂祥瑞之兆。

祥瑞你好

王莽於是學著傳說中周公的做法,在得到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批准後,將白雉祭獻於宗廟。緊接著,滿朝文武就可是上奏,誇讚王莽的功德,把王莽比作當代的周公,要求給王莽陞官進爵,增加食邑。

王莽幾經推辭後,最終接受了太傅的封官和安漢公的稱號,位在三公之上;但以百姓還沒有家家自足為由,讓還了增加的兩縣28000戶食邑。王政君批准了王莽的讓還,不過卻給他提高了一倍的工資。此時的王莽,儼然開始以周公自居了。

元始二年(公元2年),在王莽的重金賄賂下,位於今越南南部的黃支國向漢朝進獻犀牛,匈奴單于也上書表示「慕從聖制」。

元始二年(公元3年),在王莽的鼓動下,王政君開始為孝平皇帝劉衎選立皇后。

當時候選的女子中,王氏的姑娘有不少,其中自然也包括王莽的女兒。王莽怕這些姑娘和自己的女兒爭奪皇后的寶座,於是向王政君上奏書說:「臣自身沒有德行,女兒相貌下等,不宜與眾女子同時被選。」王太后以為他是真心誠意,於是就下詔書說:「王氏家族的女兒,都是朕的娘家人,不要選她們。」

結果詔書下達的當天,就有一千多名平民、儒生、郎官涌到到宮門前上書,不肯離去;公卿大夫們也聚集到朝堂上或皇宮門口。這些人眾口一詞:我們希望安漢公的女兒做我們的guo母!

王莽急忙派人到政府和皇宮門口,為這些請願人士擺事實、講道理,希望他們趕緊退散。結果不但原來的人沒轟走,請願的人反而越來越多。當然,如此眾多的人士前來請願,除了王莽事先安排好的「托兒」以外,也應當確實有發自肺腑希望王莽的女兒當上皇后的。

第二年的春天,王政君終於決定,立王莽的女兒為皇后。平帝向王莽下了2萬斤黃金、2億錢的禮金,並加封新野2.56萬頃土地。

王莽退回了賞賜的土地和黃金,只象徵性收了6300萬錢,其中4300萬用來救濟陪嫁者的家屬和宗族中的困難戶。時為大司徒司直(主協助大司徒督查官員之職)的陳崇立刻上了一個為王莽歌功頌德的奏章,幾乎將當時能用的好詞、能比擬的聖人全部用在了王莽身上。

元始四年二月初七(公元4年3月16日),王莽如願以償正式當上了皇帝的岳父。這場立後大戲,由大漢朝「國家一級導演」王莽親自導演並客串出境,大量群眾演員自發演出,最終以「王導」名利雙收而喜慶落幕。

取得太皇太后的支持

2

當然,作為一個優秀的導演,總是自導自演實在不像話。

王莽深知自己羽翼未豐,權力源於王政君的支持。因此,他又精心為王政君導演了一出節儉愛民的好戲。

他就傅太后、丁姬時期宮廷奢靡,而百姓溫飽問題卻未解決一事,建議王政君衣食用度均從節儉,以顯示自己移風易俗、關愛天下的風範。然後,王莽再上書,表示太皇太后應以身體為重,不要節衣縮食。接著,王莽再讓王政君下詔,申明太皇太后自己責任重大,為了天下蒼生,一定要堅持勤儉節約云云。

而另一方面,王莽又時常將自己獲得的賞賜以及那雙份的工資拿出一大部分來孝敬自己的太皇太后姑姑,並打點太后身邊的人。於是,在王莽的執導下,太皇太后王政君也如願名利雙收。

自己沽名釣譽的天賦,太皇太后的支持,加之身邊有一個可以堪比戈培爾的輿論造勢能手劉歆以及一批鼓吹手,王莽的宣傳機器高速運轉,在尚沒有大眾傳播的西漢社會,功率幾乎開到了極限。

當這一切虛張的聲勢,與王莽幾十年的名望、不斷推出的惠民政策相結合時,竟然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眾媒體,形成一顆顆無形而有力的魔彈,朝著帝國每一位子民,以泰山壓低之勢,迅速射去。

就在王莽的女兒被正式立為皇后之後,包括太保(與王莽同為「四輔」的最高級官員)王舜在內的官民共8000餘人上奏,要求增加王莽的食邑,並加封其為宰衡,位上公。

宰衡是個什麼官呢?當時人們眼中的聖人伊尹曾任阿衡、周公曾任太宰,人們認為王莽的功德與二人相當,於是將二人的官職各取一字,稱為宰衡(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皇帝」稱號由來的啟發)。

王政君准奏,最後批複給王莽增加的封地包括召陵、新息兩個縣和黃郵聚、新野的田地。王莽當然推辭如故,拉扯到最後,接受了新職位。此時王莽爵為新都侯,號為安漢公,官為宰衡、太傅、大司馬,用他自己的話說,「一身蒙大寵者五」!

不過,王莽在接受官職的同時,也一日既往地推辭了絕大多數的物質封賞。增加的兩塊食邑和兩塊田地,王莽只接受了新息這一個縣,其他三塊封地全部退回。也許在王莽看來,賞賜給自己多少錢多少田都沒用,重要的是掌握實際權力;至於這些財富,不如換取一個好名聲。

這次王莽又對了,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辭讓封地的事情,會引發多麼大的轟動。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民意運動

3

元始五年(公元5年),如果當時有大眾媒體,長安城必成為全世界的焦點——有史以來全世界最大的一次民意活動自發展開了!

一股浩大的聲勢猶如滾滾巨浪,一夜之間,湧入長安城,重重拍打在未央宮中尚未睡醒的小皇帝劉衎頭上。朝廷收到了來自官吏、百姓總共48萬7572人的上書,懇請王莽接受封地;就連接受朝見的諸侯王、公、列侯、宗室也都紛紛磕頭請願,要求給王莽更多的賞賜。

這近49萬人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據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戶籍統計,當時共有人口5767萬1401人。清朝末年預備立憲時,曾估計全國識字率不到5%,那麼西漢時期的識字率必然遠遠低於這個水平,當時全國識字的人口也就200萬左右。保守估計,全國至少有1/4、甚至更多識字的人參加了這個活動。

如果考慮到交通因素,參加這個活動的人,可能以長安周邊屬於司隸監察區的三輔四郡的人士居多。當時這七個郡級行政區的總人口約240萬,認字的人也就30萬左右。也就是說,長安周邊識字的人,差不多都參加了這場浩大的民意活動!

如此規模,自古未有!如此規模,就算王莽是絕世導演,也絕對無法導演的出來!

葛劍雄先生說:「從高層官員到百姓貧民,對現實已普遍不滿,對前途已喪失信心,無不希望出現某種積極的變革,但卻一直不見其人,以至無所寄託。在這種情況下,王莽的出現當然會給大家帶來希望。」

在人們看來,王莽就是這個夕陽末世的救世主!安漢公不出,其奈蒼生何!

王莽相當受擁戴

不久,在902名高級官員的支持下,王莽被朝廷賜予「九錫」——自古以來被視為最尊貴的九種物品。這一次,他的支持率幾乎百分之百。

作為一個臣子,他的權力與尊榮幾乎達到了巔峰!十年前被趕出長安城的那個人,如今幾乎掌握著全世界最遼闊之帝國的全部命運。

自黃門郎起家以來,至此整整27年了。那個當年拚命讀書的窮小子,如今終於得到了全天下的矚目與認同。

母親渠氏可以欣慰一笑了,自己果然沒有白在這個孩子身上傾注心血;姑姑王政君可以安養天年了,這個孩子果然沒有令自己失望;王鳳可以瞑目了,他們果然沒有看錯人;甚至剛剛去世不久的師丹也可以在另一個世界長出一口氣了,因為他秉持正義、限制權貴的從政理念,即將被這個政府繼承下來。

出人頭地——個人的夢想達成了嗎?沒有!人苦不知足。

創建一個儒家的理想社會——天下人的夢想達成了嗎?沒有!距離太平盛世還差得遠。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一個理想主義者,一個雄心壯志、野心勃勃的儒士前進的步伐。五十歲的王莽心中一定翻湧著一股熱浪:「齊家治國平天下,舍我安漢公而其誰!」

三代之治——王莽的最高理想

只是有時候,筆者真希望,王莽在這一年能得一場大病,倒在宰衡太傅大司馬府的几案之側,一病而不起。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法家手段怎能實現儒家聖世?王莽敗因的初現
文史宴:三次升級,燕京成為帝都的漫長之路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