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出五年,人腦晶元或可造就「超強大腦」

不出五年,人腦晶元或可造就「超強大腦」

藉助於可植入大腦內的高科技晶元,人類智力或許很快就能得到提升。


研究人員們一直都在努力研發某種破解人類大腦的微創方式,並試圖以此挖掘出大腦中的更多潛能。而美國西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Moran Cerf博士告訴CBS,最新的科技進步可能會在未來五年內實現這一目標。但他同時也警告稱,此舉也可能造就一種新形式的社會不平等。


這位神經科學家兼商業教授之所以敢如此預測,是因為他目前正致力於開發出這樣一種晶元,其目標是通過將晶元與科技融合來提高人類智能。Cerf表示:「我要使這種晶元擁有聯網能力,可以查詢維基百科,當我在腦海中想要查詢時,晶元就會給出我答案」。

近年來,類似想法已經開始起飛,比如埃隆·馬斯克所資助的Neuralink等初創公司就正致力於開發大腦-計算機介面。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也表現出了對該領域的持續關注,因為該領域可用於提高士兵的認知能力與對新技術的掌握能力。


Cerf對此表示:「現在所有人都在花費大量時間試圖找出讓某物進入人腦而無需在某人頭骨上鑽洞的方法。我們可以吃下一些能夠進入大腦的東西嗎?我們可以吃下一些能夠在大腦內組裝的零件嗎?」


根據Cerf的說法,我們距離找出解決方案也許要不了幾年時間了。然而,該技術在日常社會中的使用可能會在特定人群中導致極端智力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夏天,五角大樓的研究部門在一個旨在彌合人與機器之間差距的計劃中邁出了腳步。據Nextgov報道,作為其最新N3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在7月份時挑選了一些科研團隊來開發神經介面,以此開發出能夠讓軍隊利用自己的腦電波發送和接收信息的系統。

這意味著美軍有朝一日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控制無人機、網路防禦系統以及其他科技產物。


雖然這聽上去可能像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該部門希望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之一來完成這項工作:體外非侵入性設備,或者是可以吞咽、注射或遞送至鼻子上的非手術系統。


而在2017年春天,該部門資助了八項單獨的研究工作,以確定電刺激是否可以安全地用於「增強學習和加速培訓技能」。該計劃被稱為靶向神經可塑性訓練(TNT)計劃,旨在利用人體的周圍神經系統加速學習過程。


這一目標可通過電刺激激活一種被稱為「突觸可塑性」(大腦中與學習有關的關鍵過程)的過程來實現。到最後,該技術就可以讓一個人快速掌握通常需要數千小時練習才能掌握的複雜技能。


本文譯自 Dailymail,由譯者 HTT110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長時間看電視可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通過檢測行星地表的植物反射光來發現外星生命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