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道者的磨難

修道者的磨難

文/ 龍泉 首發/ 雲南道教網

每一篇封面文章,都在傳播思想

日前,一朋友問我:修道的人也會遭遇災難嗎?我說:是的,各人修為不同,所經歷的事情也不盡相同。她說:若修道還要經歷那麼多磨難,那修道還有什麼用呢?修道不是應該越來越好嗎?我說:真正走心的修行,必定越來越好,只不過,當我們覺得修行並沒有給我們帶來什麼益處,那我們真的可能沒有在修行。

關於磨難的話題,我曾寫過多篇文章,不過最近總有人問及此問題,便想再討論一番。磨難,既是「磨」,也是「難」。磨者,打磨之意,即通過各種事情打磨自己的意志、心性、性格、脾氣之類,因而,我們也將其稱為「魔」,那些我們所經歷的困難,用修行的話說,稱為「魔考」;用世俗的話講,就是不順,或命運多舛。天地何其大哉,總會安排一些事情打磨我們的心性,試探我們是否真心。

「磨」是一個不太好的體驗。人生中,我們的意願是一帆風順、五福臨門、財源滾滾、家庭美滿、子女孝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只不過,這些絕妙好詞似乎變成了一種極難實現的願望,即使我們期盼好事發生,我們也必須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即使我們再苦惱不堪,我們也不得不強顏歡笑。於是,有人說,這就是生活。其實,這就是很多人的生活。

修行人所面對的「磨」常常被理解成「魔」,因而,當那些不如人意的事情不期而至,我們稱其為「魔考」。情緒失控時,我們稱其為「心魔」作祟;戰勝了較大的困難時,我們稱其為「度劫」成功。戰勝困難是需要強大的意志力的,因此,即使我們戰勝了一個個困難,我們似乎從未逃過上天安排的魔考。只要心不夠純凈,我們須面對的魔考似乎是無窮無盡的。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修道者是會遇到磨難的。修道者以道為宗,以行道為己任。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反」的一個意思是「相反」,他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修道者所行的道其實是天道,天道是無私的、無我的,修道的人是利益眾生的,因此,自古得道成真之人多捨己為人、救度眾生、扶危救難。這些理念與人道恰恰相反,因而多被嗤之以鼻。

現在可以回答開篇提出的問題了,即:修行人為什麼還會有磨難?其實,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只不過,我們習慣了給那些擁有宗教信仰的人扣上「修行」的帽子罷了。修行是一個「撥亂反正」的過程,需要我們撥開遮障心靈的迷霧,將我們的觀念、思維、認識等加以適當修正,逐漸生出道心,最後努力踐行。修行不是滿口仁義道德或引經據典說些高尚的話,而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像神一樣普度眾生。

從這點看來,我們就顯得有些慚愧了。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也曾試圖培養道心、善心、慈悲心,也試圖持守正念,了解一些「善知識」(其實我本人不太喜歡這個字眼),以為這就是修行的全部,其實,這只不過是修行的開始,擁有這些當然是好的,但若不將其落實到行動,命運便不可能發生多大的轉變。

我有一道友,入道之前曾請多位大師批命,皆說他此生婚姻有變故,且沒有子女緣。大師們好像商量好了似的眾口一詞。他有些心灰意冷,轉念一想:「我既是入道之人,想必上天會給予憐憫。虔誠修行,必能改變這個結果。」此後,他對神發願,誓將虔誠修行、行善布施。如此踐行半年之後,其妻懷孕,次年,喜得一子。或許,改命最穩妥的方式就是虔誠修行。

然而,修行中最大障礙並非來自外界,或許也並非來自命或前世,而是來自內心。修行是需要堅持的。有時候我們嘆息自己未遇明師,感慨仙道不傳,憤恨世風日下。其實,任何一個時代皆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的內心,不是世界變了,是心變了。當我們覺得這個世界很污濁時,其實,是我們的心不夠清凈而已。若如此,我們即使隱遁山林,或許也永遠也無法得道成真。

磨難的產生與心性有關,心純凈時,我們的眼中便沒有了吉凶禍福,沒有了功過是非,沒有了苦樂得失,沒有了那些足以攪亂心性的外力,也因此沒有了魔考。這是最接近神的境界,作為凡人,我們不太可能達到,充其量只能向這個標準靠近而已。世間任何事情的發生,皆有其來龍去脈,當磨難出現時,不妨抽些時間反觀自照,答案將不言自明。

總而言之,修行是一條不歸路,一旦開始了就無法停止。修行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為了給了留下善人的印象,不是給自己貼上某個標籤,所有言行皆應契合於天道。真正的修行,磨難會越來越少,各方面會越來越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已。慈悲。

[2019.3.6 | 圖片源於網路,侵權即刪]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以下為廣告本人經營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學道的「七遠」和「七近」

TAG:人間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