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要說中國歷史上人氣值最高的時代當屬三國時期,三國時最受歡迎的人物當屬諸葛亮、曹操、劉備等若干人物,正史《三國志》惜墨如金,採用大量春秋筆法,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全書只為8人單獨立傳,蜀漢只有三位,分別為漢昭烈帝劉備,後主劉禪,丞相諸葛亮。陳壽肯把人臣與兩位帝王放在一起,並肯花大量筆墨記敘他的事迹,可見其影響力足以改變了歷史。

不過說起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陳壽評價道:「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等等描述諸葛亮搞政治勝於搞軍事,軍事水平似乎是不太高明。

但事實確實是如此嗎?我們用事實來探討一下。


先主執政時期

劉備早期時投靠過劉焉、公孫瓚、陶謙等人,無奈他胸懷大志才會「居無定所」。自從他在隆中三請諸葛亮出山開始,劉備的興復漢室的事業才順風順水起來。先擁有荊南四郡 ,接著取下西川、漢中等地。當然搶地盤靠的是強大的軍隊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可史書上很少有描寫諸葛亮如何像演義中那樣運籌帷幄,料敵如神,什麼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什麼的都是虛構的。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諸葛亮一出山,劉備賜予軍師職位也是假的,諸葛亮第一個正式職位是軍事中郎將,說白了就是收取賦稅的工作。諸葛亮前期的工作類似於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有些類似於後勤部部長的職位,《三國志》中關於諸葛亮最早帶兵記錄是入川之戰,先後打下十來個城池,因史書過於簡略,戰爭細節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史書中寫到諸葛亮與劉備會師於成都。

起先劉備是被劉璋請過去制約張魯的,並且給了劉備很多兵馬輜重,手下有兩位謀士法正與龐統。而諸葛亮在得到命令後向西川進軍時,劉璋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蜀地易守難攻,並且軍隊還是逆江而上,手下只有張飛、趙雲兩位將軍,並且兩隻軍隊會師時間還差不多,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還是些水準的。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魯肅和諸葛亮劇照

赤壁之戰前夕, 諸葛亮代表劉備集團去江東勸說孫權組成孫劉聯盟來共據曹操,在見到周瑜前,已與魯肅在路上商討了對策,戰略部署竟然能達成一致,魯肅何許人也,他當年有著東吳版「隆中對」的言論,可見此人非同一般,見到孫權後,巧用激將法讓孫權積極抗曹,分析曹軍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曹劉雙方定能制勝,孫權聽了大悅,可見諸葛亮軍事分析水準還是不錯的。

結果我們都知道,雖然諸葛亮沒有正面指揮赤壁之戰,但促成孫劉聯盟是勝利關鍵之一,更重要的是要是沒有諸葛亮的遊說,劉備很有可能又去投靠孫權集團,人在屋檐下終歸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好在戰爭結束後劉備擁有了荊南四郡,要是沒有諸葛亮的遊說,沒有這些地方作為根基,積極發展民生軍事,未來劉璋也就不會請劉備入川,什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都是空談。


白帝城託孤後

公元222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永安宮,臨死前將軍政大權交付於諸葛亮,劉備先是率軍南征,戰爭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欲擒故縱的攻心手段,降服了南方部落,並組建了無當飛軍這隻強大的部隊,一掃夷陵之戰後的頹廢。

從公元228年起,為完成先主興復漢室的遺願,先後進行了五次北伐,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北伐經過。第一次北伐是在春季,前期故作疑兵,實則率主力大軍進攻岐山,三郡叛魏,整個關中為之一震,後因錯用馬謖,被張郃打敗於街亭,至此進退失據,諸葛亮被迫撤回漢中,雖然第一次北伐失敗,但遷回一千餘家百姓。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劉禪和諸葛亮劇照

第二次北伐是在同年冬,率軍出散關,因陳倉久久攻不下,再加上糧草部級,被迫撤軍,撤退時,將前來追趕的魏將王雙擊殺。

第三次北伐是在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收復武都、陰平兩郡。第四次是在建興九年,此次北伐擊殺魏國大將張郃,又因糧草不濟撤軍,最後一次北伐是在建興十二年春,率軍出武功五丈原,司馬懿避戰100多天,諸葛亮病故,北伐結束。

五次北伐的戰績是二勝二平一負,四次取得了大小不一戰果,當然光從這些似乎看不出來什麼,我們來對比一下雙方實力,古代行軍打仗拼的是自己地盤上人口數,經濟水平,軍隊數量和軍隊戰隊力等因素,當然更需要統帥軍事水平。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三國地圖

魏國當時定都洛陽,主要控制著北方的九個州,三國時期地盤最大,而蜀漢定都成都,主要控制著益州,魏國人口最多時期約有443萬人,蜀漢最少,只有區區90來萬人,再說軍力,魏國軍力最強大,共計約有四五十萬軍隊,蜀漢最少,主力部隊數量在三萬人左右,巔峰時期五萬人,加上後勤部隊,十萬人上下。

經濟更不用說,魏國地處中原,人口多,並且把自己的國家當成一個正統王朝對待,可見曹魏的經濟水平高出漢不知道多少倍,當時所謂的「天府之國」,其實主要指的是成都平原附近,其他的根本就是不毛之地,可見魏國不管什麼因素都完勝於蜀漢。幾乎等於以卵擊石,就好比中國足球對陣某世界強隊,踢出個二勝二平一負的成績,國人不得樂開了花啊!

但有一點我們沒有做對比,那就是統帥的軍事水平,諸葛亮用自己少的可憐的家底硬生生的把戰場主動權掌握在蜀軍手裡,想戰則戰,想退則退,而魏國似乎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先有魏明帝親自坐鎮長安,後是司馬懿避而不戰,但一次次因為蜀道交通不便,糧草運送跟不上而退兵。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諸葛亮和司馬懿劇照

而擁有著數倍於蜀軍人數的魏軍統帥司馬懿,他主要是採取拖時間的辦法,對峙100多天,忍受了被送女人衣服般的羞辱,據營而守。可見他對諸葛亮的軍事水平還是忌憚的,魏軍有「畏蜀如畏虎」之譏,後來司馬懿聽到傳聞有諸葛亮去世的消息,忍了很久的他主動追擊,蜀軍反旗擊鼓,司馬懿馬上退走,因此就被民間傳聞為「死諸葛嚇走活仲達」,而諸葛亮的對手——博學恰聞的司馬懿見了蜀軍的列陣軍紀後,稱讚諸葛孔明真乃天下奇才也,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水準遠超於司馬懿的。

平心而論,諸葛亮以一己之力,以攻為守,以弱小的國家在強大的魏國面前取得了戰爭主動權,並且能一次又一次的發動猛烈攻勢,試問古今能有幾人可以做得到,雖然北伐的結果是失敗的,但軍隊在北伐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這些能征善戰的部隊成為日後姜維北伐的中流砥柱。

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軍事謀略有那麼不堪嗎?

《三國志》作者陳壽塑像

那句「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陳壽本來作為一個史學家可能會看不懂諸葛亮帶兵打仗的謀略,所以他用了「歟」字,表示疑問或者反問,所以這句只是他的大膽猜測,後世唐代名將李靖,唯獨對諸葛亮與孫武的軍事才幹最為欣賞,也許會行軍打仗的人,才能更能理解吧。可能諸葛亮習慣於穩紮穩打,因為他知道奇謀就意味著有不確定性的可能性,自己弱小的蜀國經不起這樣的風險。

諸葛亮主要是被一部《三國演義》所神化,其實早在魏晉時期諸葛亮就有了基本原型,為了滿足士大夫與皇帝的需求,更是代表了民心所向,一步步地被神化,其實當從歷史事實來看,諸葛亮也可以稱之為超一流的軍事家,在加上其忠義無雙,他配的起忠武侯這一謚號,最終彪炳千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評說 的精彩文章:

1976年唐山大地震老照片:23秒的時間,24萬多人死亡,太慘烈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蒲松齡考了50多年都沒進體制內,卻因此成就了他

TAG:歷史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