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劉邦死後嬪妃盡被呂后所滅,唯有一人得以保全,還讓兒子當上皇帝

劉邦死後嬪妃盡被呂后所滅,唯有一人得以保全,還讓兒子當上皇帝

劉邦死後嬪妃盡被呂后所滅,唯有一人得以保全,還讓兒子當上皇帝

古人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道德經》五十八章。)」在歷史上,就有一位因禍得福的妃子,當後宮處於天昏地暗的殺戮之中時,她低調行事,最終守得雲開見明月,不但保全了性命,還將自己的兒子送上了皇帝的寶座,最終笑到了最後,她就是劉邦的妃子薄姬。

秦末時期,天下大亂,平民劉邦在夫人呂雉和眾難兄難弟的幫助之下,攻滅秦朝,打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當劉邦打下江山,消滅了那些對皇位虎視眈眈的異姓王之後,對劉姓子弟進行列土封侯,分封了九個同姓諸侯王,以道家的「無為」思想為指導,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與民休養生息,實行「無為而治」, 使漢初經濟得以復甦與發展,國力日益強盛。

劉邦死後嬪妃盡被呂后所滅,唯有一人得以保全,還讓兒子當上皇帝

然而,當劉邦所提倡的無為而治換來了國家強大的同時,卻也給呂雉掌權帶來了可乘之機,大權漸漸地落到了呂后的手中。劉邦大肆分封同姓王,而且在「白馬之盟」上公然宣稱「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引來了呂后的不滿。

在王朝建立的過程中,呂雉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呂氏家族的作用也是非同小可,但是一句「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這一句話,徹底地澆滅了她讓自己的家族列土分侯的夢想。呂雉的失望而不滿的情緒逐漸被放大,在劉邦死後徹底暴發,大權在握的呂氏開始大肆誅殺劉姓諸侯王而分封呂氏諸侯王。

劉邦「白馬之盟」的本意是為了永保劉氏江山,但是事實卻完全走向了它的反面。

劉邦死後嬪妃盡被呂后所滅,唯有一人得以保全,還讓兒子當上皇帝

在呂氏大刀闊斧削弱劉姓子弟勢力以鞏固自己地位的過程中,劉氏諸侯王幾乎慘遭滅頂之災。而且與她有競爭力的嬪妃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目的便是為以後呂氏奪權鋪平道路,幾乎做到了嚴密無縫萬無一失的境界。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這場你死我活的皇權爭奪戰當中,那個被她流放在外最不起眼的薄姬,成了最後的贏家。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小妾,曾被當做戰利品輸入漢王后宮的織室,後被漢王召入後宮,由於地位卑微,劉邦根本沒有注意過她,一生也就只與劉邦見過一次面,而在那一次見面之後便懷下了龍種。

薄姬的遭遇是不幸的,父親被殺,委身仇國納入後宮,還得不到寵幸,不可謂不慘。然而,可能她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她之前的這些不幸的遭遇,成了薄姬和她兒子得以倖存的護身符,免去了殺身之禍!

劉邦死後嬪妃盡被呂后所滅,唯有一人得以保全,還讓兒子當上皇帝

原來,劉邦死後,那些曾經受到劉邦寵愛的嬪妃如戚夫人等,呂后給予了她們殘酷無情地打擊,進行了毫無人性的殘害並且幽禁起來,不能出宮半步。而薄姬正是因為從未得到過劉邦的寵愛,而且娘家人丁凋零毫無勢力,對呂后無法構成威脅,因而得到了呂后的寬容,得以跟隨兒子劉恆前往封地代地居住做代王的太后。當呂后在朝廷鬧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母子二人深居簡出偏安一偶,得以保全性命。

當呂氏死後,呂氏全族被誅。漢後帝劉弘被視為同黨,丞相陳平以劉弘不是漢惠帝親生兒子為借口而將其誅殺。接下來面臨著新皇帝的擁立之事,經過文武百官的商議,決定選一位仁厚的君主,選來選去,認為薄姬母子是最佳人選,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新皇帝,是為漢文帝,真可謂因禍得福。

劉邦死後嬪妃盡被呂后所滅,唯有一人得以保全,還讓兒子當上皇帝

其實在當時,有實力做皇帝的人很多,但眾臣們為什麼偏偏要選薄姬的兒子劉恆呢?因為這些年來,眾臣們早就被外戚強勢掌權弄得提心弔膽,此時極需擁立一位背景最弱又名正言順的君主,讓他們自己過上安穩的生活,而劉恆正是最佳人選。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歷史迷霧 的精彩文章:

TAG:穿越歷史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