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75.龍宮在什麼地方呢?

175.龍宮在什麼地方呢?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175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葯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葯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若有天上的天人,他不願意在天上,想要出離天界,超出三界。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我這個時候就為他現天人身,來為他說種種的方法,令他成就願意脫出天界的這種方法。

若有諸龍:我們現在一般的人都認為沒有龍了,或者說古來那個恐龍有多大、有多大的;這是一種不確實的說法,這個龍是有的。龍在什麼地方住著呢?在龍宮裡住著。龍宮在什麼地方呢?龍宮在海裡頭。說是我們探險去測驗,怎麼沒有測驗著呢?你若能測驗得出來它在什麼地方,那它就不是龍了。

為什麼?龍是一種神物,它有神通;它能大,它這個身體大到遍虛空都可以的;能小,小如微塵都可以的。所以它可以忽隱──隱,就是隱遁了;忽現─現,就是又現出來了。它忽隱忽現、能大能小、能隱能顯;它有種種的神通,變化無窮,它的神通力量是很大的。

那麼為什麼龍有這種神通,還是畜生身呢?這個龍,是畜生,它並不是人類。因為龍在前生修道的時候「乘急戒緩」──它發大乘菩薩心,這叫「乘急」;「戒緩」,它對修戒律上,不注重、不守戒律,只發心行道,對戒律上它不守,所以很隨便的。因為它乘急,所以就有神通;因為它戒緩,不守戒律,所以就墮龍身。每一類眾生,我們都應該知道它是怎麼一個來源。

那麼若有龍樂出龍倫:它想要出離,脫離它同類的這種生活。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觀音菩薩也就現一個龍身,去給它說法,令它成就這個想脫離龍身的願力。現在這講到天龍八部上了。

若有葯叉:「葯叉」又叫「夜叉」,這一樣的,都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多少有些出入。翻譯成中文,叫什麼呢?就叫「捷疾」,就是跑得非常快的;又叫「勇健」,他既勇猛,又有力量。

這種鬼有三種:(一)地行的鬼、(二)飛行的鬼、(三)空行的鬼。在〈楞嚴咒〉上不說「葯叉揭啰訶,啰叉私揭啰訶,畢唎多揭啰訶,毗舍遮揭啰訶」?這就是「葯叉」。這個「葯叉」,是個鬼王的名字;一個鬼王統理很多的鬼,所以一叫他這鬼王的名字,其他一切鬼,就都恭恭敬敬地要聽號令了。

樂度本倫:那麼若有葯叉,想不做這個葯叉鬼了。我於彼前,現葯叉身:我也就現一個葯叉鬼的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乾闥婆:「乾闥婆」是梵語,中文叫「香飲」;因為他是以聞香做他的食。有的時候他又在玉帝那兒給奏音樂,因為玉帝那兒,有的時候就燒上沉香木,他聞到這股香氣就來了,來到那個地方,他一歡喜,就給玉帝作樂──奏music(音樂)。若乾闥婆,樂脫其倫:他想不做乾闥婆,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假設有阿修羅,他願意離開他的眷屬,而不做阿修羅。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現在講的是天龍八部,這天龍八部,《楞嚴經》上沒有「迦樓羅」;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上,有「迦樓羅」。迦樓羅也是梵語,翻到中文就叫大鵬金翅鳥。這大鵬金翅鳥,它也是佛教天龍八部其中的一部;在這一部經上沒有,或者是以前抄寫的遺漏,那麼這在後邊那個「一切的眾生」裡頭包著。

這迦樓羅專門吃龍的,它的翅膀,大有三百三十由旬。這個由旬,小由旬是四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大由旬就是八十里。大鵬金翅鳥它膀子這麼一扇,把海水就會扇得幹了;因為它力量太大了!那麼扇干這海水,龍就露出了,它就吃龍。

把龍吃得沒有多少了,於是龍就到釋迦牟尼佛那兒求救去,說:「現在大鵬金翅鳥把我們龍的眷屬都要給吃了了,這怎麼辦呢?請佛慈悲幫幫忙,不要叫大鵬金翅鳥吃我們。」佛就給龍一件袈裟;龍用龍角頂這個袈裟,那金翅鳥就不敢吃這個龍了。

那麼金翅鳥沒有飯吃了,也到佛那兒去求救,叫佛救它的命。佛說:「也沒有人吃你,為什麼來求救命啊?」它說:「雖然沒有人吃我,但是我沒有東西吃,也一樣會餓死啊!你現在不准我吃龍了,我沒有東西吃,就要餓死的。

所以還請佛慈悲,給我想個辦法。」這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對大鵬金翅鳥說:「你沒有東西吃,等我給你東西吃!每逢我和我所有的弟子吃飯的時候,都送飲食給你吃,你以後不要吃龍了!」就這樣子,所以在佛教裡頭,到中午吃東西,總拿出去一點,就是給大鵬金翅鳥吃的。雖然這部經上沒有,不過我們也應該知道有一個叫「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

若緊那羅:「緊那羅」,翻成中文就叫「疑神」。疑,就懷疑;因為他像人的樣子,而又有一個犄角,在頭上長著,所以叫「疑神」。若緊那羅,樂脫其倫:他不想做緊那羅,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羅伽:「摩呼羅伽」(即摩睺羅伽)也是印度話,翻到中文就叫「大蟒神」。這種蟒神又叫「地龍」,前邊所說那個「龍」,是可以在虛空里走,叫「天龍」;這個叫「地龍」,它只可以在地下走,而沒有神通。摩呼羅伽也是佛教里天龍八部之一,假使它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樂人修人:假設有這個眾生,歡喜生生世世都做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所以觀音菩薩也就現一個人的身體,來給這一類的人說法,令他成就他的願望。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諸非人」,就一切的畜生、一切的眾生,但不是人;或者有「有形」的,或者有「無形」的,或者有「有想」的,或者有「無想」的。這一切的眾生,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有形」,就是有色相、有色蘊的這一切眾生,就是有形有相的。「無形」,就是沒有色相,沒有色蘊了。「有想」,他就有思想的;那麼有思想的眾生,這其中有很多。「無想」,這無想的眾生是什麼呢?就是土、木、金、石。

這個無形的,就是一種「銷沈」,本來也是眾生來著,但是它墮落,就空散銷沈;它這不過是在一個時期里這樣子,有的時候,還會托生去做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149.我修這種定,修的時間一久,就得到半頭天眼──半個頭上都是天眼
遇到危難、緊急的事情,必須得念觀世音菩薩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