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肺癌精準治療,誰唱主角?真相是……

肺癌精準治療,誰唱主角?真相是……

肺癌精準治療,誰唱主角?真相是……

有約君說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萬象更新。

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和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廣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和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承辦,美國禮來公司協辦的第十六屆中國肺癌高峰論壇於2月28日~3月2日在廣州隆重召開。

此次論壇以「肺癌圍手術期精準治療」為主題,立足於實踐性、前瞻性和創新性,重點從圍手術期治療的實踐、探索、展望、共識四個角度開展相關學術探討,共吸引了600多位來自全國肺癌領域的學界領袖、專家學者、臨床精英等眾多業內人士參加,盛況空前。

截止至今年,中國肺癌高峰論壇已走過光輝十六載。

論壇始終與時俱進地聚焦中國肺癌治療領域的熱點話題,進行深度探討、思辨,最後達成共識,指導臨床實踐。

禮來中國作為論壇的支持方,不僅為患者提供創新的產品,也長期致力於支持國內學術團體活動,並搭建國內外學術交流平台,推動腫瘤治療領域的臨床研究、腫瘤治療醫師繼續教育以及病患教育,推進中國腫瘤治療的規範化進程。

目標

分期對待 合理用藥 讓患者「與瘤共存」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92.9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按發病例數排位,肺癌位居全國發病首位,每年發病約78.4萬,且肺癌位居男性發病第一位。

肺癌這個「殺手」如此恐怖,我們如何戰勝它?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表示:讓早中期患者「爭取治癒」,中晚期患者「與瘤共存」,是肺癌治療的主要原則。對於肺癌治療,早期發現,分期對待,合理用藥,正常生活,是抗擊肺癌的總體四大策略,不可懈怠。」

肺癌精準治療,誰唱主角?真相是……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

共識

圍手術期新輔助化療與輔助化療有效降低腫瘤複發率

在延長生命進程中,肺癌的複發或轉移是棘手且急需解決的問題。圍手術期的精準治療,包括圍手術期新輔助化療與輔助化療,可以有效降低腫瘤複發機率,延長生存。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腫瘤學會主任委員陸舜教授介紹,新輔助化療是指在實施局部治療方法(如手術或放療)前所做的全身化療,目的是使腫塊縮小、及早殺滅看不見的轉移細胞,以利於後續的手術、放療等治療。健擇+鉑類新輔助治療耐受性良好,可提高手術切除率,是新輔助化療中的選擇。

肺癌精準治療,誰唱主角?真相是……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腫瘤學會主任委員陸舜教授

「輔助化療是指在腫瘤進行手術治療和放療的前後,應用化療,使原發腫瘤縮小,同時可能消滅殘存的微小轉移病灶,減少了腫瘤複發和轉移的機會,提高治癒率而進行的化學藥物治療成為輔助化療。」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楊衿記教授則指出,「對於II/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輔助化療的地位相對明確,也得到指南的肯定。相對與傳統輔助化療方案,力比泰+鉑類的療效相似或者更佳,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率也更低,是毒性和療效的平衡後的優選方案。」

肺癌精準治療,誰唱主角?真相是……

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 楊衿記教授

實踐

放化療在中晚期肺癌治療中依然「唱主角」

臨床中通常將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到了肺癌的絕大部分,約佔85%,患者早期並無明顯特徵,大部分患者檢查出病情時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陸舜教授指出,肺癌的臨床表現不太具有典型性,有時很像感冒、發燒等癥狀,因此不太容易引起警惕,往往被患者忽略。臨床上常見的主要癥狀包括:咳嗽、咯血、喘鳴、胸痛、阻塞性肺炎、體重下降等。陸舜教授提醒,患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應及早規範就醫。

楊衿記教授表示:「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經從既往的單一治療模式,發展到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在治療方案設計的原則里,放化療依然在中晚期肺癌治療中『唱主角』。其中,化療仍是腫瘤患者整個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規範化的化療能有效幫助患者獲得更高生活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國內外的權威指南都推薦根據患者的組織學類型結合分子生物學特徵來制訂治療方案。特別是對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來說,像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等化療藥物,能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療效,在降低副反應方面也有明顯改觀,讓化療已不再像傳統印象中苦不堪言。

據悉,力比泰自2017年9月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以來,在廣東省基本醫保報銷比例可達85%-95%,在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佛山、湛江等多城市均已列入門特報銷,患者在門診使用時也可以享受報銷待遇,這大大降低了患者經濟負擔,大大提高了肺癌治療藥物可及性。

此外,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聯合禮來製藥發起了「生命接力-肺癌患者援助項目」,該項目運作四年多以來,累計覆蓋全國72個城市,292家醫院,有近1100位醫生參與項目;已發放援助藥品力比泰近82000多個單位,幫助患者超過5700名。

展望

化療仍不可或缺,「高效、低毒」的化療方案是優選

新的圍手術期的治療模式拉開序幕,近年來,研究表明,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引入在早期手術中,能使早期腫瘤壞死,從而獲得手術時機。吳一龍教授指出,在未來,免疫,靶向,化療「內科治療」三分天下,各有適合的人群,也可以合縱連橫。臨床上充分利用各種先進的檢測技術,如NGS液體活檢技術,通過血液的不斷檢測,也為肺癌圍手術期精準治療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工具。

圍手術期靶向、免疫、化療各有所長,然而化療仍舊不可或缺。高效、低毒的化療方案是未來的趨勢,力比泰作為新型化療藥物的代表,相比於傳統藥物具有明顯優勢,不但能夠顯著延長非鱗癌患者生命,而且毒性更低,患者更易耐受,是非鱗癌化療方案中的優選。

(資訊)

肺癌精準治療,誰唱主角?真相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Ta的維C含量是普通蘋果的30倍!春季提高抵抗力必備——
回南天感覺「周身不聚財」?你需要這份「內服外用」祛濕指南!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