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移民德國之後我為什麼越來越「有錢」?

移民德國之後我為什麼越來越「有錢」?

在我們的傳統認知上,德國不是移民國家,但是從數據上來看,德國有20%以上的人口有移民背景。自2016年以來,在德國出生的嬰兒中,幾乎1/3的人的母親是外國人。從政策上來講,德國比其他傳統的移民國家如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容易的多。

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公布報告指出,在幾個重要的發達國家中,選擇長期居留德國的移民人數僅次於美國,躍居全球第二大移民目的國。

眾所周知,德國是西方國家中建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最早的國家,其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備是世界公認的。

從出生到死亡,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涵蓋的方面非常的廣泛,可以說是相伴一生。從對孩子出生的育兒補貼,家庭補貼,以及生病護理等醫療保險到住房補貼和各種救濟金,德國的福利政策輻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確保其公民的基本的生活條件。

移民德國之後我為什麼越來越「有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最全面的德國福利政策,一起來看看吧!

一、生育福利

凡是德國的公民、持有永久居住簽證者、獲得工作簽證者及其配偶都可以享受生育福利。


育齡婦女在懷孕期間及其產後短期間內享受法律保護不被解僱,而且繼續享受工資,夫妻雙方可共同享受福利,可申請總時間長度為3年的育兒時間,且繼續享受部分工資。

  • 生育補貼是寶寶出生前後平均稅後工資的67%,最高不超過1800歐元。

    此外,孕婦從懷孕到生產後的調養等一系列費用皆由保險公司承擔。

二、育兒福利

《聯邦子女補貼金法》規定,凡德國籍、持有德國永久居留簽證及工作簽證者的子女均有權享受兒童補貼。在德國出生的新生兒從出生之月就開始算起,而外國移民來的兒童則從入境德國的當月開始算起。

兒童補貼金是按月領取的,具體為:第一個孩子194歐元,第二個孩子194歐元,第三個孩子200歐,第四個孩子225歐。每個孩子都可以拿到18歲,18歲以後如果要繼續讀書,可以拿到25歲,如果沒讀書也沒找到工作,可以拿到21歲。

  • 2019年7月1日起,每個孩子的兒童金將增加10歐元每月。2021年1月1日起,兒童金每月將再增長15歐元。

三、免費教育

德國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就讀公立學校的孩子從小學到中學的教育都不收取學費。教科書等學慣用品部分減免。

  • 此外,德國沒有高考,孩子獲得德國高中畢業證後,可以選擇攻讀綜合性大學或者就讀於職業學院。

四、完善的醫療保險體系

在德國,醫療保險的覆蓋率基本上是100%,幾乎每個居民都是法定或者私人醫療保險機構的成員。在醫療服務體制的建設上,德國不實行醫療定點制度,任何人可以選擇到任何醫院、任何藥店看病買葯。

德國嚴格實行醫藥分開,醫生開處方,病人到藥店買葯,醫生的處方權和藥店的售葯權是嚴格分離的,這就避免了醫生濫用處方權與藥商共謀獲取暴利的情況。在德國看完病後在賬單上簽字就可離開,費用由保險公司結算。

  • 2018年10月26日,德國聯邦衛生部發表公開聲明,德國法定醫療保險的額外平均費用將下降0.9%。

五、社會救濟金

在德國,所有無力自助與無法從其他方面獲助者都能得到社會經濟金。

根據社會救濟法,聯邦德國每一個處於此類困境中的居民,無論是德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可要求提供社會救濟,包括生活費用補助或在如傷殘、疾病或照料等特殊生活狀況中的補助或照應。社會救濟金由地方提供。

六、社會保險

德國的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必須參加的是醫療保險、事故保險、養老金保險、失業保險和護理保險。

  • 法律規定除工傷保險費全部由僱主繳納之外,其他各項保險費均由僱主和僱員各繳一半。

七、快速升值的房產

近年來德國房價呈現出平穩上漲的趨勢,而漲幅都在民眾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德國房地產市場理性成熟,房價穩健增值,抗風險能力強。

在金融海嘯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家出現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房價暴跌;而同期,德國的房產市場仍保持著良好的走勢。因此其保值性非常好,對於追求穩健的投資者來講,德國房產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中國民眾前往德國的移民潮最近幾年已經相當可觀。由於過去幾年英、美、加拿大等傳統移民國家政策的不斷收緊和調整,條件變得越來越苛刻,也給了德國更多吸引人才的機會。

與英美國家相比。德國政府提供的社會整體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福利性是完全可以給移民家庭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以德國為首的一流歐洲國家,有充分時間得到中國高凈值人群的關注和了解,成為下一輪投資移民的熱門首選。中國中高凈值人士資產全球化配置的熱潮還會繼續席捲德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義大利華人街 的精彩文章:

米蘭移民「反歧視」和平大遊行 市長薩拉參加

TAG:義大利華人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