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不會用光還怎麼玩攝影?快默默收好這篇詳細的用光秘笈!

不會用光還怎麼玩攝影?快默默收好這篇詳細的用光秘笈!

都說攝影是光的藝術,用光既是一種基本功,又是體現攝影師水平高低的重要內容。無論你多麼會構圖,多會運用道具和布置場景,最終在完成的影像上,你會發現,還是光線對最終畫面效果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正如文章標題所說的,不會用光還玩什麼攝影?在此,小編特地整理了一篇較為系統基礎的用光知識,不懂用光的你,趕緊補補課吧。

當然,如果您想更系統的學習攝影用光,推薦您閱讀《攝影輕鬆入門 構圖與用光》這本書,內容簡潔易懂,技法實用。

目錄

一.光源的種類

二.不同的光質

三.光線的方向

四.光比的含義

五.人像攝影用光技巧

六.風光攝影用光技巧

七.產品攝影用光技巧

一.光源的種類

光源指的是供攝影用的光線來源,主要分為自然光、環境光和人造光三種。

1、自然光

自然光又稱為「天然光」,是太陽照射至地球上的光線,以及月光和星光。自然光的強度和方向是不能由攝影者任意調節和控制的,只能選擇改變被攝體的角度和等待時機,因此,攝影人在拍攝前,應去了解自然光的變化和對攝影用光的影響。

2、環境光

環境光其實也是人造光源的一種,如室內的照明燈,室外的路燈、霓虹燈、車燈,此類人造的燈光,卻又不是專用於攝影的燈光,都屬於環境光。

3人造光

這裡所說的人造光是指攝影專用的燈光,它與環境光的區別在於,它是可以被攝影師控制的。如閃光燈、LED拍攝燈等等。

二.不同的光質

光質是指拍攝所用光線的軟硬性質,可分為硬質光和軟質光。

1、硬光(直射光)

硬光即是強烈的直射光,如沒有雲彩遮擋的太陽光,或直接照射在人或物體上的人造光,如閃光燈、照明燈光等。

直射光照下的人或物體受光面和陰影部分光比較大,亮部清晰,陰影濃重,畫面反差強烈,立體感強。多用於表現硬朗、粗糙或質感強的物體或人物。在自然光照下,晴天或中午時,光線較硬。

2、軟光(散射光)

軟光也可稱為柔光,軟光是一種漫散射性質的光,沒有明確的方向性,在被照物上不留明顯的陰影。其反差較小,明暗過渡比較柔和,表現層次變化細膩,色調層次豐富,一般多雲或陰天就會產生軟光的效果。由於軟光比較柔和細膩,所以經常被用於女性和兒童題材的拍攝中。

三.光線的方向

1、順光

順光是攝影時最常使用的採光手法,是從被攝體正面照射過來的光線。它的特點是能把被攝體的形態和顏色表現得非常到位。

因此,順光最常被使用在風景攝影領域,不僅可充分展現地形、地貌,順光下湛藍、飽滿的天空也是襯托各種風景的最佳背景。

但順光拍攝時,被攝體側面不容易產生陰影,缺乏立體感,畫面會顯得平淡,缺乏藝術性。在使用順光拍攝人像時,應盡量尋找深色背景或能突出主體的表現形式,有時候為了表現出人物背景天空的湛藍色或細節,也會採用順光。

2、側光

拍照時,凡是從被攝物的左右側面45度-90度角打來的光線,都可以泛稱為側光。側光千變萬化,只要在拍攝時稍微改變光源角度,就能為整張照片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增添戲劇性。

此外,側光能夠依據被攝物的型態特徵,營造出豐富的光影變化,因此在各式各樣的攝影領域中應用甚廣。

一般來說,側光適合應用在表現被攝物的質感、輪廓、形狀和紋理,或是用來強調甚至誇大被攝物的立體感,對建築物的雄偉高大很有表現力。同時,拍攝男子肖像多採用側光,給人以硬朗的感覺。

3、逆光

逆光即是從被攝體後方照射過來的光線。從被攝體正面看,被攝體輪廓光顯得非常明亮,閃爍的光輝很漂亮。

這是最具戲劇張力的用光方式,可以創造富有戲劇感或意境的影像,卻也可能讓被攝主體的面貌與細節完全看不清,拍攝時要特別注意。

然而,如果能妥善運用逆光,可以為被攝主體增添更多細節,例如表現模特兒輕柔的髮絲、昆蟲身上的纖毛,甚至是空氣中飄揚著的塵埃。

逆光拍攝人物時,由於人的正面處於陰影中會顯得很暗,因此,要做的是盡量讓臉部曝光準確,這樣的效果或許會讓背景曝光過度,光暈嚴重,但如果控制得好,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當然,還可以用反光板或閃光燈進行正面補光,平衡畫面曝光,或者用逆光表現剪影的效果。

4、頂光

頂光即從被攝體頂部往下照射的光線。在戶外,最常遇上頂光的時刻大約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左右。

在頂光的條件下拍攝,人物的鼻下人中處和脖子處容易產生陰影,甚至很容易產生黑眼袋,顯得模特不怎麼好看,一般來說,運用頂光是不容易進行拍攝的,但使用得當一樣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比如讓模特抬頭來改變光線的照射方向。而在拍攝風景時,頂光卻是不錯的選擇,可以營造明朗、活潑、熱情的氣氛。

5、底光

底光和頂光正好相反,它是從人的腳下垂直照上來的光線,往往會使被攝主體顯得陰森、恐怖和刻板。

底光更多出現在舞台戲劇照明中,而在人像拍攝中較少用到,但低角度的反光板、廣場的地燈、地面的反光等也帶有底光的性質,可作為補光效果。

6、倫勃朗光

倫勃朗光是一種專門用於拍攝人像的特殊用光技術。拍攝時,被攝者臉部陰影一側對著相機,燈光照亮臉部的四分之三,其中臉部的任意一側呈現出倒三角形的亮區,因此也被稱為三角光。

倫勃朗光塑造出來的臉部,立體感強,層次豐富,更重要是陰影那邊的眼睛,依然有眼神光,以保持炯炯有神的面貌,並且照片也具戲劇感。

7、蝴蝶光

蝴蝶光也叫派拉蒙光,由於鼻下所呈現出的影子為蝴蝶形,因此被稱為蝴蝶光。它是美國好萊塢電影廠早期在影片或劇照中拍美女、影星慣用的布光法。

蝴蝶光的光源設定在人臉的正斜上方,這樣會製造出面頰與下巴的陰影,因此會更突出兩頰顴骨,並且讓面孔看起來更瘦、下巴更尖,能提升對象的魅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時需要使用反光板在人臉底下補光,消除掉較重的陰影。

8、分割光

分割布光就是將光源以90度置於對象的左邊或右邊,使人臉表現出一面亮、一面暗的效果。這種布光會製造出較強烈的戲劇感,適合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或氣質。

例如藝術家、音樂家等,也常常被用來拍攝男性以表現出硬朗的感覺。同時,用黑白畫面來表現,明暗對比會顯得更強烈,能得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9、環形光

環形布光是在蝴蝶光基礎上稍加改動而成的,非常適合拍攝常見的橢圓形面孔。這種方法能夠讓鼻子在面頰上投下一些陰影,要得到這樣的效果,光源要稍稍高於眼睛和相機的平面30-40度。用環形採光布光法時,主要強調人物輪廓和立體感。

四.光比的含義

職業攝影師在拍攝時通常會考慮「 光比 」,尤其在棚拍時光比的控制非常重要。那到底什麼是光比呢?

1、什麼是光比?

專業一點來講,光比照明環境下被攝物暗面與亮面的受光比例。其實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明暗反差。大光比就是指畫面中的明暗反差比較大。而小光比就是指畫面中的明暗反差非常小。

光比越大,明暗反差就越大,畫面中的景物往往會更立體。比如午後的自然光,由於光質比較硬,會在人臉上形成明顯的陰影,這時的明暗反差就會比較大,也就是是所謂的大光比。

大光比畫面

通常來講,大光比的畫面一般出現在弱光場景中。因為弱光環境中想要表現主體,往往需要對主體進行補光,就會形成大光比的畫面。那麼如果您想學習弱光攝影的相關內容,建議您閱讀《慢門與弱光攝影技巧大全》,對多種題材的弱光攝影均進行了詳細講解。

光比越小,明暗反差就越小,畫面中的景物會顯得更柔和。比如陰天中的自然光,光質比較軟,在人臉上形成的陰影不是很明顯,這時的明暗反差就會很小,也就是所謂的小光比。

小光比畫面

但大光比、小光比只是一個大概的範圍,光比其實是可以通過儀器準確測量的,有經驗的攝影師在了解了確定的光比之後,不用拍攝,就能夠想像出畫面效果,這一點對於商業攝影來說非常重要。

2、確定光比的方法

如果想準確確定光比,就需要使用測光表。利用測光表分別在亮部和暗部進行測光,通過得到的曝光參數,就可以計算出像差幾檔曝光了。

比如在亮部進行測光,測光表上顯示的曝光參數是:ISO100,快門速度1/125s,光圈F11,而在暗部進行測光時,測光表上顯示的曝光參數是ISO100,快門速度1/125s,光圈F2.8。那麼F11和F2.8像差4擋曝光,光比也就是2的4次方,就是16。

當然,現在的數碼相機都內置測光系統,您也可以利用點測光進行測量光比,但使用起來會比較麻煩。再加上專業的棚內攝影,在進行到測光比階段時,相機往往已經用三腳架支好了,不方便移動。

但準確測量光比這種操作只會出現在商業攝影中,如果大家只是把攝影當作業餘愛好,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去準確確定該參數。

五.人像攝影用光技巧

1、利用早晚柔和的光線拍攝

光質如何選擇?顯然,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光質的特性。早晨不斷上升的晨光與傍晚不斷下沉的光線,顯然具有不同的光質,這取決於攝影師的愛好和實踐經驗。

就以不斷暗淡下去的傍晚光線來說,這種光線調子柔和,富於戲劇性,給人以平靜、深沉的感覺,是很多攝影師喜歡的光線。

一定要注意高光和陰影之間的過渡,不要在臉上留下邊緣銳利的陰影。如果你在寬廣的空間中拍攝,最好找個遮蔽直射光的地方拍攝。

2、利用不同方向的光線拍攝

通常應該順光(不一定是標準的正面順光,實際上常常要形成特定的角度)拍攝,嘗試變換角度獲得不同的效果,同時小心地控制陰影。

有時需要拍攝一些創造性的畫面,但不論如何,應該避免讓模特臉上出現「死黑色」——這隻能帶給觀看者不快。

拍攝逆光(包括側逆光)人像,盡量使用反光板來為面部補光。關鍵的問題在於,要嘗試各種角度,相機、光向與模特三者之間的距離和角度,通常會形成複雜的對比關係,只有勤於練習,才能找到合適的組合——組合當然是多種多樣的。

3、營造戲劇性

我們常常聽到「戲劇性」這種說法。人像攝影的戲劇性指什麼呢?我覺得在於畫面包含的動作性和電影鏡頭版的氣氛。動作性靠攝影師的鏡頭捕捉能力來實現,而氣氛來自光線控制。

自然光拍攝無法自由組合光線,同時你得意識到光線隨時在變換,這就需要對通常遇到的光線變化有一種經驗上的積累,要有預見性和預判能力。

有一些特定的光線效果是實現戲劇性氛圍的靈丹妙藥:逆光攝影,輪廓光的表現,以及極端化的剪影拍攝——這都具有營造氣氛的功能,但對於戲劇性而言還不夠。

必須輔助以動作性,才能讓戲劇性真正體現出來。場景設計,瞬間的抓取,角度的安排,以及對某些細節的敏感性,都是拍攝戲劇元素的關鍵。

常見的戲劇性光線元素包括:逆光、窗光帶來的戲劇效果,影子、輪廓、剪影等特殊元素產生的特殊視覺美感。請觀察下邊作品的戲劇性元素:

4、巧用窗戶光

幾個世紀以來,畫家們都喜歡利用從窗戶射進的陽光來畫人像,因為這種光造型能力強,又有很好的投影。之後,攝影家們在室內拍攝人像,經常使用的也是這種光線。

當你在窗戶光的對面置一反光板來減弱光源所產生的陰影時,出現的效果是柔和而優雅的,對人物的臉部能起到輕描淡寫的作用。這種用光對彩色膠片尤其適合,為許多人像攝影家所樂於採用。

Tips:

1.調整主體與窗戶的距離能夠解決這個人物照明不均勻的問題。

2.在我們利用窗戶光拍攝人像時,淺色色調的小房間比起大而陰暗的房間反射的光線多一些,因而背景也會更亮。

3.反射光的強弱和背景的色調,可以用拉開或關上窗帘的辦法來調節。攝影者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用不同狀態的窗帘模擬出不同味道的直射光的效果。

5、 善用陰影

正如英國攝影家弗蘭克?赫霍爾特所說:「生活中的一切,無非是光和影,當你看到一束光線從窗戶射進.你要立即想到其陰影,兩者不是獨立存在的。」

既然攝影是「用光作畫」,因而光線照射不到的陰影,必然也是作畫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雖然在攝影創作中人們往往忽視了陰影的作用,甚至有意地避開陰影,但它仍然是許多攝影作品中一個生動的要素,攝影者只要稍加思索,就能創造性地利用陰影;從而改進攝影作品。

Tips:

1.注意模特的位置,避免斑駁的陰影,特別是在眼睛和鼻子周圍。

2.對於拍攝陰影中的人,我們需要多加的構圖,這樣才能找到我們最想要的效果。

6、後期處理

自然光攝影的後期處理尤為關鍵,因為你需要修正的內容很多。專家建議盡量使用RAW原始數據文件來存儲數據,而不是JPG。

RAW保留的拍攝的原始數據,無論在曝光修正,色彩修正和寬容度調整方面,都有著這些是在處理JPG圖片時無法有效完成的。

在數據處理的初期,推薦使用Lightroom這樣的原始數據文件處理軟體進行曝光和色彩的設定,產生損失最小的圖像文件,之後,如果你有進一步的要求,再使用Photoshop等工具進行調整。

如果您想學習更全面的人像用光技巧,建議您閱讀我司出版的《攝影輕鬆入門 人像與風光》,詳細講解了人像的拍攝技法。

六.風光攝影用光技巧

1、運用陰天光線條件

許多攝影師不喜歡陰天,因為光線不足,畫面容易偏色;此外,由於空氣中水分大,物體上的反射光在到達鏡頭的過程中,光量會出現顯著變化。

這似乎是很不利的因素,其實也不盡然。換個角度想,這種條件下其實更有利於表現景物的空間感和距離感——而這也是風光攝影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作品一般需要一個有趣的前景,否則空間感和距離感體現不出來,畫面反而可能會顯得很空很無趣。

如果沒有下方的船隻,畫面會顯得很空

陰天的另一個優勢是,空中堆積的大量雲層,不僅本身就是值得一拍的好景,而且還能起到「自然柔光箱」的效果,讓透過雲層的陽光變得均勻、柔和。

尤其是對一些色彩比較豐富的場景來說,陰天的柔光更有利於色彩的表達——而晴天的直射陽光,反而會帶來眩光和過多高光,讓色彩變黯淡。

2、 在陰影下拍攝

光線條件不理想時,尋找陰影拍攝小景是一種十分受歡迎的手法。「陰影」並不意味著「無光」「黑暗」,比如說在樹林里,光線只是被部分遮掩遮掩而減小了光量,但實際上,在這片陰影下所能提供的光線可能更富有層次。

其次,陰影更適合拍攝一些主題性較強或是更簡化的景物。陰影區域經常可以表現一些物體顏色的真實性,在後期渲染時也比直接照射的光線更準確。

3、不要太依賴色彩

許多人往往喜歡拍色彩絢麗的「大景」,如日出日落,火燒雲等,不過色彩只是攝影藝術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

當我們在戶外探索風光尋找場拍攝景時不應取決於顏色的鮮艷與否,應更注重於景物的形式,圖案,對比,紋理等因素。

而且,這些因素不會因為顏色的不艷麗而失去風光特有的氣質與光輝,反而會促使這幅畫面更加耐看,更有意義。

4、 尋找小景

更小的景緻,傾向於把自身最好的光線展示到極致。無論是展現柔光下的色彩和質感,還是尋找角度捕捉直射光下的光影,都別有一番韻味。

再來看一個例子:

當光線直射在雪地局部使其和陰影部分形成明暗,紋理的對比,畫面由此變得生動有趣。

5、玩轉白平衡

如果光線比較平淡,前期拍攝可能不會太出彩,沒有驚艷的色彩組合,也缺乏抓人眼球的「興趣點」;但如果你在後期調一下白平衡,讓色調偏冷些,照片可能就具有了某種情緒和態度。

除了調整白平衡讓色調變「冷」,還可以也根據被攝景物的特徵,增加或減少飽和度。這樣做也有助於簡化色彩而更多的關注其他因素,如對比度,紋理等。

6、根據物體的特徵選擇光線條件

光是有方向性的,光線如何照到景物會直接決定著映出什麼樣的景象。同一處景物在不同的光線作用下也不同。

順光適合映出的景物的真實景象與色調;逆光多表現出物體的輪廓感,側光會突出物體的結構與質感。使用什麼樣的光,要根據攝影師對場景的藝術表現需要和準確的判斷分析。

七.產品攝影用光技巧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室內產品攝影的布光方法,掌握之後,您也可以拍攝出高端的商業圖片了!

如果您想學習較全面的商品攝影拍攝方法,建議您選擇《電商攝影實戰 從入門到精通》這本書。用普通的器材,普通的場地,拍出商業大片。

這麼好的攝影學習公眾號,不給好友們推薦一波嗎?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以下關鍵詞均可直接點擊,並跳轉到指定文章中。

在線版,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即買即看,無需物流,有網就能觀看學習,碎片化學習方式讓您隨時隨地進入學習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Lightroom文章33——使用HSL優化照片色彩對比
別忙換鏡頭!檢查一下是否榨乾了鏡頭性能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