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愛跟家人說話。表面上看孩子蠻聽話,但心裡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久而久之,到了青春期,問題一下子爆發了出來,想彌補都不知道怎麼辦。

其實許多事情都是相互的,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學會和他聊天的正確方式,他可能一生和你無話不談。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高能預警!

孩子最討厭的聊天方式,

看你中了幾條!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1不喜歡孩子問太多,強制孩子「閉嘴」

4歲的蕊蕊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女生。一次跟媽媽在公園散步時,發現了一隻蚯蚓在泥地上爬行,她興奮地大叫:「媽媽,你看一隻小蚯蚓」,說著想去摸一下。

蕊蕊媽一臉嫌棄:「摸她幹嘛?臟死了,噁心死了。」

蕊蕊:「媽媽,蚯蚓吃什麼?」

蕊蕊媽:「吃泥土吧。」

蕊蕊:「吃泥土?為什麼吃泥土?吃泥土能活嗎?」

蕊蕊媽:「哎呀,你哪來那麼多問題,一路上讓你煩死了……」

居里夫人曾說過,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孩子是帶著一顆好奇的心來到世界上的,他們的小腦袋永遠裝著對這個世界的「疑問」,讓孩子「閉嘴」,別問問題,無異於扼殺孩子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2目的性太強,只想「管住」孩子

孩子:媽媽,我們校籃球隊要和別校比賽啦!

媽媽:比什麼賽,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不知道嗎?趕緊做作業去,不要廢話!

孩子:……

看吧,本來孩子有一肚子話要跟你分享,結果只能「沉默是金」,好像無論他們說什麼,家長都有一個學習的「圈套」在等著他們。

3問問題沒技巧,自動把天聊死

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家長會和孩子聊一些問題,其實這有很多技巧的,有的家長不懂,幾句話就把天聊沒了。

①問得問題範圍太大,孩子無法客觀回答。

「寶貝,你在學校過得怎樣?」

「挺好的。」

聊天結束,類似的問題還有「你在學校做了什麼」、「你老師怎麼樣」等等。

②問的問題比較封閉,孩子回答完畢對話就結束。

「寶貝,你今天在幼兒園乖不乖?」

「乖。」

聊天結束,類似的問題還有「你今天在幼兒園開不開心」、「今天幼兒園的飯好不好吃」等等。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在《奇葩說》中,被稱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曾說:人生的困擾,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困擾,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

親子關係也不例外,好的溝通不僅能夠讓我們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能使我們像孔子教學那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變得聰慧靈活。

那如何正確地跟孩子聊天對話呢?

以下四個方法,

家長可以參考哦!

一.學會傾聽,讓孩子願意表達

卡耐基說過這麼一句話:"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在我們與孩子的相處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忽略孩子感受的情況。我們認為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所以也不願意耐心聽他們講了些什麼。其實每個孩子都應當受到成人的尊重,他們在力量上雖然是弱小的,但在人格上卻是獨立的,是與大人平等的。

記住:真正關心孩子,就蹲下身來,好好傾聽他的話語。

二.不要「評論」要「同理」

跟孩子聊天,大人常常容易以自己的判斷直接評論是非,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不是真正理解孩子。比如,

孩子:「手工課無聊死了。」

如果家長說,手工課怎麼會無聊呀,做手工不是很有趣嗎?這就聊不下去了。很多時候,孩子當下需要的不是「否定」他感受的對話,而是「了解」以及「理解」他的對話。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把他的感受表達出來。

「手工課原來是無聊的哦。什麼讓你覺得手工課無聊呢?」

「去年父親節就是做賀卡,今年還做賀卡。」

那麼話聊到這兒,你就可以用下一個方法繼續跟孩子對話了。

三.多提引發思考的問題,引導孩子進行深度對話

孩子製作賀卡無聊,是因為以前做過。那麼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轉變這種觀念,將消極的問題轉變為積極的問題。我們可以接著跟孩子聊:

「媽媽也覺得每年做一樣的賀卡挺無聊的,那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做個不一樣的,或者我們想一想能不能用其他方式來表達祝福。」

你看,這就轉變了一個思路,將「壞事」變成了「好事」,又激發了孩子的創造力。

在這個原則下,我們平時接送孩子的路上,就可以這樣問孩子: 「今天幼兒園發生了很多事,哪件事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呢?」、「如果你們班有小朋友磕倒了,你會怎麼辦?你覺得小朋友怎麼避免磕著自己?」

當孩子讀完一本書,看完一部電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後,你都可以用啟發孩子思考的方式,和孩子交流,這對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想像力,大有裨益!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四.注意肢體語言

見到過很多次這樣的場景:

孩子興奮地喊:「媽媽,看,我做的…..」

有的媽媽連頭都不扭,簡單回應一句:看到了,看到了。繼續忙自己的事或者玩手機。有的扭頭看一下,不耐煩地回應:媽媽忙著呢,你自己玩。

我們覺得只要用語言回應孩子就行了,還要那麼多肢體語言幹嘛!

其實孩子對於肢體語言很敏感,如果你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敷衍孩子,這很打擊他跟你交流的積極性,他會覺得你根本沒有專心聽,繼而產生失落感。

跟孩子溝通不下去?這四個方法用起來,孩子就喜歡跟你聊!

小編建議,除非是在開車的時候,否則和孩子聊天時,都盡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如果孩子還小,那就蹲下來;如果是個大孩子,那就和他一起坐下談。

如果你真的有事情,無法回應孩子,也請你停下來幾秒鐘,對孩子說,「對不起,媽媽這會正在忙,等10分鐘媽媽再陪你。」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順順他的頭髮,拍拍他的背等等,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修鍊。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但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去學習和反思如何更好地孩子溝通對話,那麼,我們才有可能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親子成長 的精彩文章:

寶寶突然拉綠便?有可能是這5種原因導致的……
孩子最想要的9個精神需求,你給了幾個?

TAG:兒童親子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