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過半士兵營養不良,抗日軍民一日兩餐吃什麼?

過半士兵營養不良,抗日軍民一日兩餐吃什麼?

文 | 諶旭彬

1943年2月20日,軍令部部長徐永昌在重慶曾家岩蔣介石官邸用餐,九人四菜,嚴重不夠吃。徐觸景生情,在當天的日記中感慨道:

「物價驟增。限價前豬肉十六元一斤,限價為十四元,結果未出三、五日即漲至二十餘元,有時二十五元也買不到,其他似之。而布與糖很難買到,現在除米、面較戰前為八十倍左右,(如戰前面三、四元一袋,今則二百五、六十元,尚系黑面,)其餘百倍至幾百倍(現在雞蛋三元左右一枚)。」

徐永昌所謂的八十倍、百倍、幾百倍,是對抗戰中後期大後方通貨膨脹的真實描述。

這種通脹,對普通公務員和知識分子的生活影響最大。

銓敘部次長王子壯這樣級別的公務員,早在1940年就開始哀嘆吃不上肉,也吃不起青菜。

在日記中,王子壯對比了自己與「商人之婦」的不同處境:

「日前在民眾防空洞得見一小商人之婦,一人而購二十元之豬肉排骨之類,煮於會飯之中,米飯殊少,但肉食耳。再看知識階級公務員及教育界,以收入日絀,面有菜色,是國家之菁英,竟不得充分之營養,食平價米既多粗劣,青菜已達一、二元一斤,遑論肉食。即青菜亦將無法購取足用也。余上月收入一千一百元,支出一千六百元,不敷達五百元,因余負擔全家十三人之飲食,此蓋最低數。」

商人之外,工人是重慶受通脹影響最小的群體。

但他們的生活也相當困頓。

1941年10月,國民政府社會部統計處在重慶調查了240戶工人家庭。

結果顯示:這些家庭平均每戶3.6人,食物支出佔到家庭總支出的74%,平均每戶每月食用大米6.9市斗(約110-130斤左右),另有少量紅薯為輔。蔬菜消費以白菜、蘿蔔為最多,平均每月各消費12斤左右,其餘如魔芋、萵苣、青菜、南瓜、榨菜等,每月消費也在2-4斤左右。但肉類消費極少,平均每戶每月僅消費豬肉2斤左右,蛋類平均每月消費不足3枚,牛肉、魚肉等則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距離前線較遠、且非政治中心的昆明,民眾的生活狀況要好一些。

1940年,昆明的「普通戶」,大多一日兩餐,偶而還能有晚間宵夜。這些「普通戶」多是五口之家,平均每月食用大米15升(約240-270斤左右),豬肉7.5斤,蠶豆60斤,萵筍60支,豆腐150塊,豬油、香油、醬油各7.5斤。其中,蠶豆、萵苣等,隨季節不同而由其他菜蔬替換。

圖:1941年,重慶民眾在修繕被日軍空襲後的家園,敞開的胸膛可見壯丁們普遍瘦骨嶙峋

農民的飲食狀況,可以參考張聞天1942年的「晉陝調查」。

張調查了陝甘寧邊區神府縣直屬鄉的八個自然村,他發現:

「中農家庭從陰曆正月初一到十五,和二十三日,能夠吃些米窩窩、糕、撈飯、高粱餃子,間或吃一兩頓麵條,幾斤羊肉或豬肉。其餘,除二月初二吃一頓撈飯或高粱餃子外,直到清明早晚都是黑豆糊糊和酸菜,隔上七天八天才能吃一頓撈飯。驚蟄後,農業勞動開始,早晚黑豆糊糊里放些炒麵,或帶些炒麵做點心吃。清明後開始吃三頓,早飯吃些散面谷壘,糠窩窩;午飯黑豆糊糊里加些炒麵;晚飯吃黑豆糊糊,菜仍是酸菜和蔓菁。三、四月有了苦菜,即把苦菜伴在黑豆糊糊里吃。六月以後吃南瓜。七月吃豆角子,一直吃到八月半,山芋下來時,還吃些山芋。秋收後,又只吃二頓,又是黑豆糊糊和酸菜,七天八天才吃一頓撈飯。

「貧農吃得比中農差,黑豆糊糊要稀,撈飯更少吃,吃瓜菜、洋芋更多。到青黃不接時,還要挨餓。富裕中農則吃的又比中農強些。黑豆糊糊要稠,散面、炒麵吃的多,撈飯三、四天吃一頓,瓜菜、洋芋吃的少,過年還能吃饃,平常還有炒「菜」,吃些油。」

「黑豆糊糊」,是將黑豆磨成小塊,加水煮。

「撈飯」,是將小米加水煮至八九成熟,撈出再燜成乾飯。

張聞天說,黑豆糊糊「是這裡農家一種最普通的食品」;至於撈飯,「這裡的老百姓均認為是很貴重的食品。窮人每年只能吃幾次。每星期能吃幾次的,那只有富裕中農。」

在陝甘寧邊區,飲食條件最好者,當屬延安日本工農學校的學員。該校學員都是日軍俘虜或投誠者,為反戰需要,在伙食上對其相當優待。據該校「生活委員」中小路靜夫保留的一份1940年前後的「一周食譜」,其周一飲食如下:

「早飯:羊肉燉蘿蔔,燉牛肉·豆腐·白菜·粉條,西紅柿湯。午飯:麵條。晚飯:素炒青菜,燉白菜,豬肉丸子湯。」

其餘六天,水準大致相同,唯菜譜有異。

主食最初是小米,後升級為饅頭、麵條,一周還可以吃一次大米飯。因每天都供應肉,學員們受到感化,有些人過意不去,曾請求「最好早飯不吃肉菜」。

至於敵後根據地軍民和淪陷區民眾的飲食狀況,可參考戎子和1941年的一份報告。

戎在報告中提到:晉冀豫邊區的敵占區部分,日軍實施「餘糧歸公制度」,除最低食用額度外,農民所有糧食均被收繳,「親戚家人往來,還要(自己)帶糧,不然就要餓肚子」。根據地的軍隊,每人每日可吃油三錢、吃鹽二錢,並有少量菜蔬;政府與民眾團體的工作人員,可吃到少量菜蔬,但油、鹽無保障。至於民眾,「雖然也沒有油吃,但總還有蔬菜吃啊」。

圖:美軍觀察組在延安就餐

抗戰八年,原始小農經濟的崩潰是全面性的。一方面是軍費暴漲,一方面是壯丁大量被抽離農村送往前線,前者要求強化對農村的徵收,後者必然損害農業的產出。

這種矛盾激化,最終必然反映至士兵的飲食層面。

抗戰中後期,普通士兵的飲食水準,已跌至令人髮指的地步。

據統計,二戰期間,不論質,單論量,美國陸軍戰地口糧,每人每天約6磅;日本陸軍約為4磅;中國陸軍官兵最多時也僅約為1.6磅,這還只是文字層面的標準,並非實際獲得。

1940年後,國軍普遍改三餐製為兩餐制,菜品普遍退化為菜葉鹽水湯。該年7月7日,國民黨中宣部部長王世傑在日記中寫道:

「今日余漢謀司令自粵來,對蔣先生言,前線士兵只能日食一粥一飯,予聞之不甚震駭!」

1941年6月,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從重慶坐船去瀘州,親眼目睹了同船中國士兵窘迫至極的生活:

「房門外兵士坐卧滿地,出入幾無插足之處,且多顯病態瘦弱之外,十九有疥瘡,四肢頭頸皆可見到,坐立之時遍身搔抓,對此情景,殊覺國家待此輩亦太輕忽,故不敢有憎厭之心,轉為憐惜矣。……兵士早九點米飯一頓(自煮)後,至晚始再吃,下午門外有二兵以水沖辣椒末飲之,至天夕又各食萬金油少許,用水送下。」

1944年,美國專家曾隨機抽取1200名國軍士兵進行體檢,結果發現營養不良者高達57%。

一個令人心酸的對比是:1944年,駐昆明美軍,須由中國政府提供(墊付)每人每天6隻雞蛋和1磅牛肉;同期的駐滇遠征軍,號稱飲食標準最好之中國國內部隊,也不過「每人每月給肉類一斤」,且為了滿足駐昆明美軍,這「每人每月給肉類一斤」,還常常被挪用。

據國民政府的美籍財政顧問楊格(Arthur Young)的統計,當時1名駐華美軍的開支,約相當於500名中國士兵的費用。

1945年初,每一士兵每日副食費標準僅12元,而漢中的白菜一斤要30元,蘿蔔一斤要20元。

圖:普遍營養不良的國軍某部士兵

徐永昌日記,1943年2月20日。

王子壯日記,1940年8月5日。

社會部統計處編,《重慶工人家庭生活程度》,1945年出版。

孫蕙君,《昆明市家庭生活情形調查》(1939年秋至1940年夏),收錄於《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 城市(勞工)生活卷》(上),P138-142。原數據為「每日」,為便於對照,文中換算為「每月」。

張聞天選集傳記組/編,《張聞天晉陝調查文集》,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P70-71。

(日)香川孝志、前田光繁,《八路軍中的日本兵 延安日本工農學校紀實》,長征出版社,1985,P54-55。

戎子和:《晉冀豫邊區人民的負擔——在晉冀魯豫臨參會財政建設工作報告之》,1941年7月15日,收錄於《太行革命根據地史料之六:財政經濟建設》。

諶旭彬,《駐華美軍吃光了雲南的耕牛》,今日話題歷史版第130期。

張瑞德,《抗戰時期陸軍的人事管理》,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第二十一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大夢百年:中國科幻簡史 | 短史記
清朝滅亡了,人們不肯剪辮子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